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苏武牧羊的寓意是什么 > 三(第1页)

三(第1页)

柳树、杨树、榆树等植物都好像和人一样,似乎听到了皇命的召唤,仅在一个时辰里就彻底伸展开了叶片。风虽然没有再出现狰狞的可怕之相,但一吹起来,还是浮尘漫天,落在行人的头上身上,灰白一片。只有树木蓬勃起伏的旺绿,在路畔上、田野间为人擎起一派生机,令出征的人心旌飘荡,热血沸腾。

苏武带领着副使张胜以及年轻的随员常惠等百余人,并携带着一批绸缎织造等丰厚财物,与一群匈奴使节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去匈奴地域——漠北的征程。

队伍经过田园村落时,总要腾起一股黄尘。无论是在田间劳作的人们,还是正在赶路的行人,都被苏武这一庞大的队伍所吸引。田间地头的农人,个个直起腰身,抹一把汗,注目好一阵,眼里放射出惊奇和疑惑。

偶有几条在庄稼地里打闹戏耍的狗,看见长长的人马队伍也觉得好奇,前前后后撵呀追呀,一会儿在左面汪汪汪地叫嚷,一会儿又跳到右面跟着狂吠,一直叫嚣到队伍过了那片地界,它们才倍感无聊地顺着来时的土路,悻悻地往回返去。

将皇上亲赐的节杖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珍贵的苏武,一路上不论是在人困马乏歇息的时间,还是队伍喝水吃饭的间隙,从不会让节杖离开自己的视线半步。被他紧紧攥在掌心的这杆节杖,已经在他的心目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升华,他深知节杖维系着浩荡皇恩,视它为无上的光荣。节杖虽没有树木般的高大身躯,但在苏武的眼里,它上能通天,下可入地,是苍穹之下最为神圣的宝物。有了这杆节杖,苏武倍感肩上的使命重大。这节杖,不仅承载着大汉的尊严,还凝聚着先祖的圣德。

辘辘车轮,一圈一圈转动;人马队伍,一步一步前行。踏着春天的足迹,踩着季节的节拍,将皇恩遍洒在每一条官道上,布满每一座村落间。

当苏武的大队人马将走出关中时,队伍在古道边的一棵大榆树下歇息下来。

随行的人里,负责吃喝的,立刻架火煮食;饮马喂牛的,赶紧扯草料找水。没事做的,或仰面或侧卧,摆着不同的姿势,倒在大树底下,打起了呼噜。

这时的苏武,一转身,来到一处绿茵茵的高台土岗上,面向南方的汉朝长安,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将红艳似火的节杖高高地举过头顶,一字一顿地说:“苏武一定不辜负我大汉的神圣使命,保证圆满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持节返回长安,向皇上复命!”

太阳西斜,人影、马影都被阳光不断地在拉长。正是春日好时光,土地上的所有生命都抓紧时间伸展腰身,抽叶生长,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以及泥土特有的腥气。

苏武深情地向走过的路途凝望了一阵,之后将目光落在匈奴首领于靬王的身上,扭头对随员下令道:

“拿酒来!”

“是!”随员立刻从马背上的货物兜里取出了酒,递给苏武。

“往前行,马上就要离开长安了。于靬王,咱俩把酒对饮,也算是关中故地为咱们饯行吧。”

于靬王得到苏武的诚恳邀请,英俊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一对有神的大眼仿佛灵动着草原的精气。

“好!”于靬王从苏武手里接过酒樽,豪气冲天,一仰脖,咕咚一声,一饮而尽。苏武跟着也一口饮了。

甘醇的美酒像雨露同时滋润着两个人的心。香甜的味道由两个人的口中散发出来,醉了南来的风,醉了鸟儿的歌喉,醉了关中平原淳厚的大地。

阳光是那种橘红色的,如同流水一样,斜斜地由天边泼洒下来,给大地抹上一层格外亲切的气色。

几樽酒下肚,微醺之中,苏武的心里越加清晰纯粹起来,像有了特异功效,一下子洗清了凡尘俗事,让他变得神清气爽。这时的于靬王,也似乎超凡脱俗了,豪爽的性情越发澄明了。

“我在这里要感谢苏正使在圣上面前替我求了情,不然,哪还有我于靬王今天与您对饮畅谈的好事!”

苏武听罢,哈哈大笑起来。

“您要谢,还是先谢我大汉君主的英明吧,那是我汉朝皇上胸怀宽广、心地仁慈的结果。”

于靬王一双深陷在眼眶内的眸子灼灼闪光,被美酒晕红的脸膛透着匈奴人生动的英气。

“也是!也是!”于靬王一边赞同地连连点头,一边对苏武说,“但愿苏正使此次之行能如愿地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然后顺畅地返回中原大地。”

“借将军吉言,苏武定会遂愿,遂大汉之愿,遂两地边民百姓之愿,完成此行的使命!”苏武说完,再一次举起酒樽和于靬王碰了碰,二人同时仰面一饮而下。

“大地之神会保佑您和您的部下平安吉顺!”于靬王情绪激昂地对苏武说道。

“祝愿咱们一路顺风顺水!”苏武咂了咂美酒的余香味,同于靬王相互祝福。

风跟着渐渐变淡变弱的阳光到处飞舞,仿佛怕错过了每一秒的好时光。风吹在树的枝丫上,树叶儿就摇身一变,嫩绿鲜活地伸展开水一样的生命;风拂在阳面的土地上,花呀草呀都睁开了眼打量着这个世界,它们把惊喜给了舞动的风,把企望留在了成长的过程中。

夕阳如血一般,泼在南面的关中平原上。在晴朗的天际下,犹如闪闪发光的宽阔河流,梦幻似的,让人心生眷恋之情;余晖涂抹在北面嶙峋的黄土高原上,仿佛在平地里燃起了一堆一堆的火,在沟沟岔岔间旺旺地烧着。

当夜色平铺到大地上时,苏武的队伍已经走出关中平原很远了。南边的原野被傍晚时分特异的暮色遮盖住了白天所有的希冀,疲惫的牛马骡羊跟着辛苦劳作了一天的农人,吃了晚饭后,就安静地歇息下来。牛还在反刍着犁铧给予的羁绊,一堆白沫在嘴角久久停留,生命的万般苦焦和甜美都在这一夜夜的咀嚼中,化为春天播种的喜悦,在梦里,在天涯,走过一程又一程的轮回。北边那参差不齐的高岭沟岔,此刻也都被夜色填平了,像无忧无虑人家的生活,静谧起无尽的安康。

苏武的队伍在夜晚休息下来,一堆堆篝火燃亮了每一个人的心,张张脸膛映现出种种不同的心情。

苏武立在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坡的分界线上,感受着不一样的人文气息。天空清明,不见月光,星星却很晶亮。一声声高亢且如泣如诉的秦人唱腔隐隐地顺着来路传了过来。在这即将远离故土的时刻,听到这唱腔,感到更加亲近,又夹杂些许的遥远。这高亢的秦声唱腔,那么厚重又悠远,仿佛能撼动山河、摇落星辰一样,使人有种对人生中的无常和苦累的过往爱得既深又恨之感。

另一边的高原,虽是隆起的黄土,却和关中平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腔调。这里的唱腔一出口就缠缠绵绵、柔情如丝,撩拨得羊群咩咩地跟着发情寻偶;沟沟壑壑、峁峁梁梁上的花花草草摇曳生姿,就连在草叶尖上的露珠也纵身一跃,到尘世殉了情。在白天,穿羊皮袄的牧羊汉子,唱着唱着就忘记了山坡上的羊群,瞅着对面山梁上的女子,一路连滚带爬地跑了过去,拉起了脸颊通红但又希冀来者永不放弃的女子的手……这是一方纯净昂扬的土地,细面面一样的土质,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温柔多情的男女。在柴草炊烟人家的窑洞和茅草屋中,生命生生不息,繁衍绵长。

这是一处多么令人神往的高原之地啊!

走出黄土高原,又走过了一段大漠,苏武的队伍行至一片空旷地带。

天近傍晚时分,天空呈现出一种即将送走白昼迎来黑夜的庄重又神秘的气象格局。这里的大鸟似乎比中原多了许多,鹮鸟、鹤类以及大枭等都是成群结队飞行的。有时它们一来,简直就是遮天蔽日,嘎嘎嘎、呱呱呱,叫声响彻云天,让站立在地上的人,看不清天空是晴朗的,还是阴暗的,甚或使人感到身处白天却如同夜晚来临一样。

汉朝将士们还对这里的大小怪兽很惊奇。这些动物千奇百怪,不但长相奇异,而且它们都有一副不怕人的胆大样子。看到浩浩荡荡的队伍,动物们不仅不躲避,反而还驻足凝视,时不时还会站立在队伍的偏旁,定定地出神。人们在思考,觉得这里的野生动物胆子大,是因为大漠的圹埌之地养育了它们的大气魄,培育了这种不拘一格的心性。动物们却没有这样的思维考量,它们只是感到新奇,这么庞大的一支队伍,进入大漠腹地,到底想要干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