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阁的仪式上已确定了喜娘,人们称为“扶淑女”。另外还寻下了压轿的小男孩。
喜娘是本家族的小媳妇,名叫丹丹,她十八岁过门,竟在五年的时间内连续生了两个男娃和一个女娃,人们夸她是“好命之人”,请她做喜娘,寓意多子多福。
压轿娃也是本族匡廪生的孙子,名叫匡林生。他长得又健壮又聪明,活泼可爱。因他祖父有功名在身,用他压轿,寓意功名富贵。
山路无车行,一切嫁妆都是人抬的,其中包括三个食摞,数起来共有七抬,看起来也很风光,都摆在门前,等候出发。
将近巳时,所有送亲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党家的迎亲人来。
忽听城外鼓乐阵阵,他们知道迎亲的人来了。待迎亲的队伍进城后,“砰、砰、砰”,匡家放了三眼枪。因枪上有三个相连的短枪管,点燃后连响三声表示庆贺,乡村耍社火或婚庆常用。
几杆三眼枪先后点燃,鞭炮齐鸣,烟气飘上蓝天。迎亲的人马和送亲的人马在此交逢。巷道里欢声笑语,热火朝天。
党进下了马,人们立即把他围了起来。还是那位本族的老婶子高着嗓门喊:“哟!好女婿,脸蛋长得多白皙!你看,浓眉大眼,唇红齿白,比他爹长得更好看,咱春秀真有福气。”这老婆子已八十有一,说话还是这样有力气。
还是那个本族的大伯拼着力气说道:“咱这女婿是新选的乙酉科拔贡,马上就要封官,他父子俩都当了咱匡家的女婿,荣幸呀,荣幸!”
大门被堵住了,简直有点儿拥挤,井良和党迅尽力扛走故意捣乱的青年男女,保护着党进。
朱管家不知撒了多少红包,也就是“封子”,才攉开一条路,让党进进了门。
党进好容易才来到闺房门前。他知道这是第二关,心爱的表姐就在里边,她肯定穿金戴银,打扮得如天仙一般,高高兴兴地等着他来,她不会闹那个哭嫁的形式,因为姐姐说过:“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打死我我也不哭。”想到这里,他真想破门而入。
喜事不耍不热闹。里边的人嚷嚷着要钱,喜娘要钱,守亲的要钱,贴身丫鬟柳叶也要钱。要了给,给了还要,要个没完。党进急得直摇门,把门摇得哐哐响,里面的人哈哈笑。
这时,祖母匡艾氏走了过来,她手拄拐杖,有气无力地劝道:“娃娃们,谢谢你们的助兴。但时间不早了,不要耽误了良辰吉时,快开门,让春秀上轿去。”
听了祖母的一席话,门打开了,党进忽地跨了进去,只见姐姐盘腿坐在炕上,守亲的人坐了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逗党进。他想看姐姐的笑脸,但已盖上了红盖头。
大家把春秀扶下炕,由喜娘搀着,走出了房门。
这时,母亲文氏走了过来,虽努力地挤出笑脸,可眼睛里还是闪着泪花,眼圈似乎还有些红,一看就知道她刚哭过一场。
她拍着春秀的肩膀说:“娃呀,从今天起,你就成了党家的媳妇,没有爹娘再惯着你了。到了党家,一定要顺事,和家中老小和睦相处,孝敬老人,不要叫娘为你操心……”话还没说完,她就哽咽得流下了眼泪。
父亲匡琼也走了过来,劝妻子不要难过,说道:“今天是娃的喜庆日子,你哭什么,应高兴才是!”他又对身旁的儿子说:“春山,你长高了,有力气了,快背着你姐上轿去。”
春山听言,勇敢地走过去说:“姐,小时候你保护着我,给我梳头,给我洗脚,生活上一切都让着我,现在我长大了,是个大小伙子了,有力气背你了,让我背你走过这一段路。祝你和我进哥的婚姻幸福美满!”说着他毫不费力地把春秀背了起来,但他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真是亲情难舍。
他虽然才十六岁,但长得快,长得高,长得很壮实,所以也走得快,喜娘和母亲想在一旁护着也跟不上,春山把她俩远远地抛在后头。
祖母匡艾氏是个很讲究的细心人,她提前来到轿子跟前,一手拿着点燃的蜡烛,一手拿着小镜子,随后伸进轿里去,在里边绕了一圈,说道:“一路平安,大吉大利!”听说这是照妖驱鬼,只怕接亲来的路上有不祥之物钻了进去。
压轿娃在他娘的护送下也憨笑着走了过来,他娘说道:“小乖乖,跟你姑母坐轿去,一路听姑母的话,不可在轿内乱动。记住了没有?”小家伙懂事地点了点头,走了进去。
他娘还叮咛春秀说:“你把林生抱好,翌日再见。”
鼓乐奏起,花轿启动。
春山和本族一位堂兄,一人一边,手把轿杆,名曰“把轿”,意为护送,不使轿子摇动。若在平路上,这只是表示亲情的一种形式,但走在山路上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迎亲和送亲的人马走远了,匡琼还在门口呆呆地望着,口中还念诵着:“唉!我养了二十多年的女儿,今天再不是我家的人了。”妻子文氏也在一边站着,说道:“回吧,别看了,女大当嫁,谁能拦得住她?不过,咱有一个好女婿,应该高兴才是。”匡琼笑了。
的确,抬轿走山路是个苦差事,路不平,一脚高,一脚低,遇到陡坡路,简直就要折断腰,遇到路窄处,就得踏在草地上,一不小心,石头顶得脚尖疼。
正月的气温还很凉,但轿夫们都累得头上冒汗,走不到半里路就有人叫苦:“不行了,撑不住了,快来换我!”
党进看了有点儿同情,虽是花钱雇用的,但不是平川路,而是在山上呀,因此喊道:“轿夫大哥们,你们辛苦了!到家后,每人再赠两个大洋。”
钱虽不多,但他们知道主人在疼他们,在关怀着他们这些下苦人,大家心中也得到了安慰。
把轿的春山弟弟尽力护着轿子,以减少摇晃,也累得喘着粗气,还给轿内的姐姐说:“姐,你坐稳,抱好小林生。晃点儿没事,一会儿就到了。”
好不容易抬到山庄前的沟底,时已正午,前来贺喜的亲友基本到齐。
人们黑压压地站在沟沿上观看,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人们向沟下看着花轿,笑声、吆喝声响成一片。
几个青壮的小伙子跑下沟去,帮着把轿抬了上来。
城门前,三眼枪声震耳欲聋,红鞭炮噼啪作响,鼓乐队也使劲地吹,使劲地打。在人们的欢笑声中,花轿被抬进了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