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党家山游玩攻略 > 第六回 兄弟秀才公 披红夸功名(第1页)

第六回 兄弟秀才公 披红夸功名(第1页)

匡茜生完孩子满月后,按惯例要走娘家一趟,人们称之为“邀满月”。这样,小党进的首次舅家之行就要随他娘起程了。

小党进胸前挂着长命锁,手上戴着金银镯,躺在华丽舒适的襁褓中,由祖母抱着出了前门。

工头杨力赶着马车,载着党泷和匡茜母子前往匡家。

天刚下过雨,空气清新。太阳露出了圆圆的笑脸,在白云中穿来穿去,好像在观望着美好的关中大地。时令已是五月天,车篷内的温度还算适宜。

匡茜娘家早有准备,府门前挂着一对红灯笼,还派了人到城外迎接。

他们一下马车就被人群围定,有人噼里啪啦地放了一串鞭炮;有人拿了一把干谷秆,人称干草,点着了火,让匡茜一家三口从上面跨过去,说是为了驱邪趋吉;本族的几位老祖母、老祖父们都来凑热闹,要看看小党进这可爱的小家伙。

来者都不空手,有的投以铜板,有人赠与银圆,这就是所谓的见面礼、压岁钱。

大家争着来看小党进,都夸他长得亲,既赳茁,又俊美,赞声不绝于耳。

党泷与岳父在中堂歇息用茶,岳父问道:“山里的城墙可曾修好?”

党泷回岳父:“城墙早已修好,现正在修建城楼,估计可在三五天内完工。”岳父拍案说:“那好!有山城的风水做后盾,你这次院试必能高中。你回家告诉你哥哥党淳,让他一定要加倍用功,做好应试的准备,与你一同马到成功。”

党泷考试在即,不敢在此久留,次日便乘车回府。

六月,党淳、党泷的科考征程开始了。书童挑着行李和书箱随行,管家跟在马后护送。他们来到州城客店住下,当即办了入场证照,温习功课,等待着开考的那一天。

六月初八,院试开始,程序和府试一样。兄弟二人严格遵守考场制度,顺利答完了考卷,轻松地走出考场。

因为以往的榜单都会发往各县,没有必要在州城等候发榜,他们一行便回家等消息。

中午,骄阳似火。党泷抱着儿子小进在门前的大槐树下乘凉。党淳也引着刚会走路的儿子小迅走了过来。党淳对儿子说:“你看弟弟小进漂亮不漂亮?”小迅摇摇晃晃地向小进走来,伸手摸了一下弟弟的脸蛋。小进瞪着大眼睛,盯着小迅笑了,笑得那么天真可爱。党泷风趣地说:“叫,叫哥哥。”大家一阵欢笑。

他们正玩得高兴时,忽听到一阵马蹄声,抬头一看,两个骑马的人员已经进了城门。很明显,那是报喜的差人来了。党淳向院内人大喊:“快出来呀!报喜的人来了!”人们纷纷出来迎接。

报喜的人告知,党淳、党泷二人同时得中秀才,并双手递过了院试的榜单。一看,呀!党泷高中第一名,党淳也名列前茅,排在第三,都成了响当当的廪生。

党淳兄弟热情地招待了差人,差人口中“秀才公!秀才公”地叫个不停,还讨要喜银。二爷殿杰早给他们准备好了,每人铜板五十枚,差人兴冲冲离去。

本家的胡子大伯闻声赶来,他与太爷同辈,因胡须长达一尺多,所以孩子们都叫他胡子爷爷、胡子伯伯的。他扔掉手中的拐杖,两手拉着两个侄孙的手说:“咱家一下就出了两个优行生员,这下可以扬眉吐气了!”

本家的远门堂兄党老八,也兴致勃勃地赶来说:“两侄儿已有了初级的功名,可进府学读书了。像这样聪明的娃娃,一定能步步高升,考个举人、进士的不成问题。”他还拍了一下殿杰的肩膀说,“按照常规,中了秀才就要披红戴花,骑大马上街夸耀一番,必须马上游街。”

还没等老八说完,殿臣就把红绸子拿出来了,说道:“不用你提醒,我早有这个准备。”说着就把红绸子披在他俩的身上,并叫下人牵来两匹好马,搭好鞍鞯。

他俩骑上大马,由两名家丁牵着,走出了城门。

城门外的道路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排练社火的刘老汉还叫人敲起了欢快的锣鼓;同辈的一伙青年大喊着他俩的名字,小孩们也跟着大喊大叫。场面热闹得像耍社火时一样。

主仆四人在马蹄的嗒嗒声中,穿焦镇,过敷水,享受着功名的荣耀,直跑得人困马乏,日临西山,才打道回府。

兄弟同科得中秀才,这在华阴极为少见,一时成为新闻,在乡间很快流传开来。党家的亲戚朋友都免不了前来祝贺一番。老太爷决定,凡是来贺喜的,不管礼品轻重,都必须盛情接待。这样,党家就像过红白喜事一般,大摆筵席,从早上一直闹到傍晚。

殿臣既高兴,又心烦,高兴的是儿子中了秀才,还是名列第一;心烦的是自己快四十岁了,功名还未成就。今年若再落第,实在有失颜面。

但殿臣为了鼓励儿子,还是恳切地说道:“你现在还只是个学生,刚有资格参加考举人的乡试,千万不可骄傲自满,不然就会像你爹一样,到现在还是个秀才。”他又向儿子表了决心,“我今年再拼一次命,争取赛过明朝的范进,因为他五十多岁才中举人。”

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年近四十的党殿臣还在苦练武功,精读诗书,备考武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