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红楼梦里的人物 > 肆凤姐一名失败的精算师抗争直到涅槃她的悲伤无人能懂(第1页)

肆凤姐一名失败的精算师抗争直到涅槃她的悲伤无人能懂(第1页)

凤姐,全名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贾赦与邢夫人之儿媳,宝玉之舅表姐兼堂嫂,王夫人之内侄女。她是四大家族中王家与贾家联姻的第二代,在荣国府代王夫人行使职权,诙谐风趣、工于心计、能谋善断。宁国府秦可卿大丧期间,一度执掌两府“对牌”,风头无两。

陕西“八大怪”中有一句“辣子是道菜”,指陕西人爱吃辣,油泼辣子被视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道美味,而非其他人眼中的调味品。《红楼梦》中,凤姐外号“凤辣子”,是贾府中最离不开的一道美味,也是贯穿整个红楼故事的核心人物。

曹雪芹对凤姐形象的精心刻画,丝毫不逊于宝、黛、钗三人,很多红学研究者将她与宝玉、黛玉、宝钗并称为红楼故事的四大主角,有红学家甚至认为,《红楼梦》中的两大主角是贾宝玉和王熙凤。凤姐的角色如此重要,影视版《红楼梦》如果选不好王熙凤一角的演员,作品注定得失败。

那么,凤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作为一个封建大家族中的旷世女强人,凤姐性格特征鲜明:妒忌心强、争强好胜、狡诈狠毒、贪婪霸道,这是其遭人诟病之处,而其聪明精干、懂管理之道和沟通艺术,也不得不说是令人佩服和赞叹的。现代管理者、学界都在反复研究王熙凤的管理思想和技巧,管理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首席教授苏东水先生甚至将王熙凤戏称为“管理学之母”。

曹雪芹在王熙凤的判词和人物曲演中,将她的精明强干视为其最大的性格特征。判词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凡鸟,即“凤”的繁体字“鳳”,曹雪芹给凤姐的判词高度评价了她的精明强干,只可叹处于贾府将倾的末世。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给孩儿取名,是十分考究的。今人给女孩子取名含“凤”不是什么大事,一般只为图个吉祥;但在古代,凤姓者不得入朝,给女孩取名含“凤”的更为鲜有。龙、凤象征皇权,代表天子及皇后。曹公给笔下的人物所取之名都颇有深意,这个名字一方面突显了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另一方面又在暗示她在贾家的权势。

凤姐可不是一只凡鸟,而是一只富贵鸟!

人物曲《聪明累》开头两句增添了王熙凤“偏从末世来”的悲剧色彩。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指的是凤姐虽精于算计,最终却竹篮打水,还因算计丢了性命。

《红楼梦》中,涉及王熙凤的回目和故事情节非常多,十处打锣,九处有她。凤姐对于宁荣二府的管理、家族事务的处理、大观园女儿国乐土的建设及宝、黛、钗的感情、姻缘、矛盾的方方面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她全方位见证了贾府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生活的变迁。

不论是争强好胜,还是抽身示弱,不论是幽默诙谐,还是严肃苛刻,都不是无心之举,处处透露出凤姐的精心打算。凤姐在这些故事中的每一处都尽情展露着其精明能干的人物形象。

与很多人认为的凤姐为一己权势、一己私利精打细算不一样,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凤姐所有的辛苦操劳、精心算计,都是在以一己之力为贾府大家族的苟延残喘强撑。脂砚斋评第五十四回说:“是作者酬我阿凤之劳,特贬贾珍、琏辈之无能耳。”从侧面印证了凤姐在曹雪芹心中的正面形象。

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除了凤姐,在贾府中还有两人具备:秦可卿和探春,无奈可卿资历尚浅且早逝,探春庶出,难抒壮志又远嫁,最终历史的重担落在了凤姐一个人肩上。

外表光鲜的贾府,实际早已风雨飘摇。贾府极盛的标志性事件是元春省亲,为省亲建的大观园极大损伤了这个家族的元气。从元春省亲开始,贾府盛极而衰,一路下滑。基建需要金钱、实力做支撑,连贾珍、贾蓉这对不堪的父子都发现了贾府的财务问题及大观园工程的后遗症,更何况聪明的凤姐。

乌进孝笑道:“那府里如今虽添了事,有去有来,娘娘和万岁爷岂不赏的!”贾珍听了,笑向贾蓉等道:“你们听,他这话可笑不可笑?”贾蓉等忙笑道:“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这道理。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他心里纵有这心,他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

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凤姐的职业,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精算师,是为现代企业分析风险并量化其财务影响的专职人员。王熙凤就像贾府集团的精算师,利用各种手段来分析并防御未来的风险。

王熙凤与有远见和洞察力的秦可卿惺惺相惜,这是其结成同志的根本动因。秦可卿临殁托梦给王熙凤,讲的就是贾府防御风险的事情。梦境之虚幻,并未让凤姐牢记并听从,否则贾府也不至于没落到一败涂地。掌控着荣国府“对牌”的凤姐日夜操劳,随时关注着哪种支出合理、哪种支出需要控制成本,及时对不合理成本进行“驳回”。必要时还得应付官中的各种盘剥敲诈。

除了节流,凤姐还十分注重开源。她冒天下之大不韪挪用公款“放利钱”,试图通过金融手段盘活贾府资本,让钱生钱。粮仓渐空,当家的凤姐是真的想先挣它一个亿啊!

很多人只看到凤姐表面的贪婪,却不知她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盘大棋或许真的不是为她自己而谋。所谓“意悬悬半世心”,为的是“家富人宁”!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出身于大富大贵金陵王家的凤姐,个人生活本就无虞,对娘家王熙凤多次流露出满足和自豪:贾蓉来借玻璃炕屏,她说“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然后欣然借出;赵嬷嬷提到贾府昔年接驾,王熙凤忙接话回忆自家的盛事,赵嬷嬷也很配合地抛出“那是谁不知道的”来恭维。

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贾琏因开销捉襟见肘和凤姐拌嘴,戳到凤姐痛处,凤姐立即进行了有力回击,有理有据,把贾琏说得马上赔上笑脸道歉。

凤姐听了,翻身起来说:“……我们王家可那里来的钱,都是你们贾家赚的。别叫我恶心了。你们看着你家什么石崇邓通。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

生活无虞的富贵鸟凤姐,她的积极钻营和劳心劳力,也只能用理想抱负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解释了。

凤姐这一代已处于贾府没落之时,董事长贾母已深知潜在的各种危机,只是这位前当家人无力回天,便选择当了一只鸵鸟,一天天开心快乐;对于这个烂摊子,王夫人也不愿意管,只说自己修行,就甩给了王熙凤;偏这凤姐有理想有抱负,又盼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满足,就一直兢兢业业辛苦操劳。

可即便这样,也难以扭转贾府的颓势。

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是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

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小太监道:“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因叫旺儿媳妇来,“出去不管那里先支二百两来。”旺儿媳妇会意,因笑道:“我才因别处支不动,才来和奶奶支的。”凤姐道:“你们只会里头来要钱,叫你们外头弄去就不能了。”说着叫平儿,“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

从周太监、夏太监接连勒索钱财,而贾府疲于应付,渐渐有些捉襟见肘的情况可以看出,贾府架子空存、宫中之事应付不迭、入不敷出的状况已经为其政治上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就像后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言其不是因为军事羸弱、政治腐败,而是因为经济破产一样,贾府的危机从根本上说也是经济危机。

刘姥姥说贾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却不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且“大有大的艰难”,行之将死的瘦骆驼还真羡慕一匹健康的马。

这是凤姐最有苦难言的地方。

出去的多,进来的少。书中多处提到贾府的财务状况是典型的入不敷出,赤字逐年增大。连不关心世事的林黛玉都意识到情况不妙,贾府的那些人精们就更各怀鬼胎,在大厦将倾之际做个蛀虫,侵吞公产。

有人说,凤姐胆儿肥,中饱私囊,从弄权铁槛寺,到私收史家被抄后转移的家产,并隐瞒不报。我宁愿相信这是凤姐乾纲独断政策的延续,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一以贯之的贾府政治生态,才能让经济命门不至于被外界扼杀。

凤姐这么淡定地处理史家被抄后转移过来的家产,并不让人觉得其胆大妄为,而是让人深深佩服其心忧贾府的担当。这从她背后听到污蔑她私吞家财时的万分委屈、难过可以得到证实。

这黑锅我背了,还要咋样?可怜凤姐独木难支、心劳力拙。她宛如一只火凤凰,坚持抗争,直到涅槃,哭向金陵。

争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设计陷害贾瑞、为贾芸谋差、为彩霞强说媒等故事都十分精彩,这些故事把王熙凤刻画成了贾府的“教父”,体现了王熙凤非凡的能力和对权力的欲望。我们常常忽视一点,在“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贾府,这是她在男权社会中向当权男性发起的权力角逐,大唐那位与男性角逐权力、精明而毒辣的女皇帝武则天,应该是凤姐的偶像吧!

成也凤姐,败也凤姐。再精打细算,也独木难支,她撑得了一时,而无法撑一世。

悲哉凤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