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达亚拉镇时,街道上已经空寂无人。这个镇,就是索县县城所在地。城镇不大,只有一条街道,吸一根烟就能从这头走到那头。元朝时,索县共有索巴、军巴、荣布三个部落,后来西藏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设置了索宗,1960年成立索县。索县位于藏北羌塘草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接合部,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本曲、索曲、连曲和益曲四条河流贯穿全境,然后汇入怒江。
街道上有一家藏餐馆还亮着灯。但他们跑了一天,不想吃饭,只想躺倒睡觉。他们在县招待所住下,两人泡了四包方便面,吃过之后,周波却来了精神,说要去藏餐馆买桶青稞酒,喝点睡觉解乏。刘铁说,你累了一天,洗洗歇着吧,我去买。周波说,你比我当兵早两年,我理应孝敬老兵。不一会儿,周波用塑料桶提回来五斤青稞酒,又买了一些牛肉干。两个人盘腿坐在咯吱乱响的钢丝床上,一边嚼着牛肉干,一边喝着青稞酒。周波兴致很高,问刘铁:
“这青稞酒,藏语叫啥你知道吗?”
刘铁看着周波:“咋,考老兵?叫羌呗。”
“算你见多识广,但你肯定不知道是咋酿出来的!”
刘铁摇摇头:“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是文成公主当年从我们老家长安,把酿酒技术带到西藏来的。”
周波一口喝掉半缸子酒,不无得意地说:“告诉你刘排长,我不光知道咋酿酒,我还在牧民那里亲自酿过呢。”
刘铁显然不相信:“你就吹吧。”
周波说:“真的,我不骗你!你听我说:先把青稞洗净,然后倒进锅里煮,火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上下翻,等到八成熟,把锅端下来,凉上一会儿,等锅里的水被青稞吸干了,趁青稞温热摊在铺好的麻布上,在上面撒上酒曲,再把青稞酒倒进锅里,盖好,两天两夜后,就能闻到酒香了……”
“说得跟真的一样。”刘铁笑眯眯地喝着酒。
周波急了:“啥叫跟真的一样?本来就是真的嘛!”
“来,真的就走一个!”
两人干了一缸子酒。周波说他佩服刘铁敢作敢为,是条汉子。这话听上去多少有点讨好刘铁的意思,刘铁知道为什么,却不说破。他也知道周波不容易,这次该给周波转干,他也够格。
青稞酒度数不高,但喝多了后劲儿很大。一会儿工夫,塑料桶便空了。
周波倒头就睡,呼噜震天响。刘铁喝了酒,浑身燥热,加之高原反应,头昏昏沉沉的,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涌现的全是父亲当年平叛时的幻影,分不清哪些是小时候父亲讲给他听的故事,哪些是他这些年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史实……
父亲说,他和大姨是在拉萨认识的。当时,父亲是班长,大姨王丽云是医疗队的卫生员,他们一起在藏语训练班学习,渐渐产生了感情,报请组织同意,很快就结了婚。他们的婚礼很简单。大姨晚上在医疗队值完班回来,领导和同事抱着被子,把她送到父亲所在部队的一间临时收拾出来的破旧屋子里。屋里摆放着一张双人床,床上是他俩拼凑起来的被子;一张破旧的木桌,上面摆了一盘果丹皮和糖果,一盘切成小块的酱牛肉,一盘红糖窝窝头。屋里没有凳子,所有参加婚礼的人都站着。父亲的连长讲了几句话,让他们俩相互学习,共同为革命事业献身终生。两人互赠了军用日记本,然后大家笑闹了一会儿,婚礼就算完了。
半年后,拉萨发生了武装叛乱。
解放军1951年进藏后,一直严守“十七条协议”,不干涉西藏内部事务。藏军仍然保持原有武装和制度,一直未接受改编,西藏各寺庙和农奴主庄园也都保留有武器,没有收缴。1956年3月,四川理塘的一些农奴主纠集人员开始叛乱,围攻十几座县城,残忍杀害两千多名地方干部,解放军调集附近的兵力,迅速平息了叛乱,但仍有几千名叛乱分子窜入西藏地区。1958年,甘肃和青海藏区也相继发生大规模叛乱,但很快就被平息,叛匪骨干分子也逃到了西藏,被一些寺庙和藏军收容藏匿。国外反华势力借机在藏区点燃篝火,向叛乱分子空投金钱、物资和武器弹药,甚至还在美国本土的落基山海拔三千多米的一处营地,建立了“康巴游击队员训练基地”,极力策动和支持西藏叛乱。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贵族集团,在拉萨故意散布谣言,制造事端,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武装叛乱。当时,拉萨城内解放军只有十三个步兵连、一个炮兵团和部分后勤人员,兵力不足三千人。但解放军以少胜多,十二天就平息了叛乱,稳定了拉萨局势。毛主席在后来的一次高级别会议上说:这些野蛮透顶的叛乱分子完全能够灭掉!灭掉不是都杀掉,而是要把他们捉起来教育改造,包括反动派。随后,中央决定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采取“边平边改”的方针,一边在军事上平息叛乱,一边开展民主改革,把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分给农奴,铲除叛乱的根基。
1959年8月,父亲所在的部队奉命进入藏北地区,对盘踞在这一带的数千名叛乱分子进行最后围剿。当时大姨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但她穿着棉袄,外面还裹着厚厚的大衣,很难看出来。父亲后来说,她之所以隐瞒怀孕的事实,是不想与他分开。当时小分队里除了母亲,还有一个女卫生员,名叫李小琳。为了行军方便,他们七十多人的小分队,只带了一只小帆布桶,大家洗脸洗脚、给马喂水都用它,谁也没有嫌弃过谁。有一天,李小琳在前面走,跟在她后面的一个小战士发现地上有一滴一滴的血,吓得惊叫起来:“李小琳,你负伤了!”李小琳扭头瞪了那小战士一眼,脸“腾”地红了。父亲走到那个小战士跟前,低声说:“女人家的事你不懂,别咋咋呼呼的!”
那时,部队给女同志发的草纸又粗又硬,走路时间长了就会磨破皮肤,李小琳便一路上从被子里掏棉花用,结果被子被她掏得越来越薄,夜里只能和大姨挤在一个被窝。藏北高原人烟稀少,很难找到房子和帐篷,小分队夜里只能睡在雪地里。他们搭起简易帐篷,把马围成一圈,用以挡住风雪。他们出发时一共带了七顶帐篷,先后有六顶夜里被大风刮走了,只剩下了最后一顶。这种简易帐篷不大,只能拥挤着睡五六个人。男兵们把最后这顶帐篷让给了两个女人,他们夜里裹着大衣,跟马挤在一起睡。
一天半夜,两个女人觉得被什么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拼命想睁开眼睛,但由于高原反应,她们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天亮后她们才发现,夜里的一场大雪把帐篷压塌了,她们被帐篷压着睡了一夜。
小分队在雪山上跋涉了半个月后,怀孕的大姨倒还能坚持,李小琳却渐渐支撑不住了,走着走着,人就开始踉跄,一屁股坐在雪地上。雪山上坐久了,想再起来就困难了。两个男兵把她搀扶起来,轮换着背着她,继续往前走。后来,她的胸部剧烈起伏,呼吸越来越艰难,脸色煞白,很快就在战友的背上停止了呼吸……
父亲说,李小琳牺牲后,他们小分队在冰天雪地里追剿了四个多月,先后经历了十余次战斗,战斗中牺牲了七名队员,还有五名队员被严寒和高原疾病夺去了生命。但怀孕的大姨王丽云,却跟随部队一路坚持了下来。
当时,一些不明真相的牧民受到部落头人的胁迫,也参加了叛乱。对于这些牧民,部队以政治争取为主,尽量减少伤亡。所以战役初期,抓到俘虏教育后,又很快释放了,让他们回去宣传解放军的宽大政策。对主动投降的人,实行“四不政策”:不杀、不关、不判、不斗。而且要求战斗中,尽量避免误伤牛羊,不拿牧民一根牛绳,不吃牧民一块羊肉。部队甚至在断粮多日的情况下,还将收集到的失散牛羊交还给牧民,使得当地牧民十分感动。
这样一来,很快就有上千参加叛乱的牧民主动投降,叛乱队伍逐渐瓦解。
1960年2月,大部队开始对昌都以西“一号地区”和青藏交界牧区“二号地区”发动围剿。父亲的小分队由于在这一地区侦察追剿了好几个月,地形比较熟悉,上级将他们作为机动部队,与大部队时分时合,迂回穿插。藏北聚集着拉萨、青海、康巴、昌都逃窜来的上万叛匪,其中包括经过境外训练后空降下来的特务,他们显然把这里当作了“最后的根据地”。父亲他们很快掌握了叛匪的行动特点:他们离不开羊群,逃窜时一直驱赶着羊群,以此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剿匪部队在空军的协同下,很容易就找到了叛匪的下落。但是到了围剿后期,狡猾的叛匪开始分散行动,部队也跟着随机应变,分散围剿。父亲的小分队在围剿途中遭遇暴风雪,队长和三名队员被暴雪夺去了生命,后来又与叛匪发生遭遇战,由于敌众我寡,分队被打散,父亲和大姨王丽云突围出来,在茫茫雪原上迷失了方向,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