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深蓝是哪个品牌的车 > 美在情真诗歌赏读(第1页)

美在情真诗歌赏读(第1页)

叶松铖

胡坪是个诗人,胡坪也是我的兄弟。

在红尘俗世中,诗人很廉价,但兄弟却弥足珍贵。与胡坪相知相识二十余载,读他的诗,欣赏他的才华,但更多的是感动于他的情真。胡坪的诗是性情之作,是生活蕴藉中绽放的朴素之花,是没有丝毫做作而随风舞动的飘逸。诗人胡坪与兄弟胡坪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如果具象化,那一定是有骨肉、有气血、有灵性的。胡坪站在那里,好多年都是那样一个姿态:一副谦谦君子的表情,他永远是那种欣慰的笑,永远把别人推在前面,他把发乎于心的赞赏送给别人,那是春风一样的暖意。

因此,胡坪的情盖过了他的诗,然而,一读到他的诗,自然就想到了胡坪,想到一位兄弟的絮叨……

好多年前,胡坪就编撰好了自己的集子。在风起云涌的出书时代,胡坪也免不了眼热心跳,但他又十分纠结,总觉得还没写出过得去的作品,于是,反复打磨,久久摩挲,时间一晃又是几年过去,那些优美的句子,在时光的磨砺中,愈加温润明亮了……读胡坪的诗,不是读技巧、读营构与布局,这些语言之外的东西,完全依附在灵魂之上,它是承载灵魂跃动的翅膀。读胡坪的诗,是读他的“情”,这些黏性的语言,都是被情所浸泡、润泽、涂抹的鲜活蠕动,它具有原始的粗朴,也有田园的细柔与烂漫。胡坪的诗是畅达的,这些生活中自然酝酿的甜美,常常是在情感的催动中,伸枝展叶,籽实壮硕。胡坪不是刻意要做一个诗人,自然内心就少了一份浮躁、少了一份虚幻的渲染,他笔下的情与人性中所张扬的情,实现了很好的统一。因此,他的诗是性情之诗,是静谧深潭中缓缓涌动的潜流。我们说,生活的痛苦与欢乐、坎坷与磨难,是诗的给养,同时也是培育和升华诗人情感的有效途径。胡坪生于乡村,一路走来,他沐浴着山风和花雨,头顶着的是故乡的明月和晨辉,他骨子里始终不变的是素朴的秉性,是一个本分的读书人的厚道。一位学者说:“情感逻辑总是在现实生活中生成与展开的,形象运动的动力是情感,情感的根源是社会生活,这个逻辑关系必须理顺,才能正确地展开形象思维。”胡坪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有着苦难的体验和经历,情感的火苗在他身上总能随时蹿动,这一簇焰火,虽不炽烈,但却跳跃着暖心暖肺的温度。“母亲用手掌揉搓爆裂的豆角几粒黑仁聚首,紧紧簇拥圆润而闪耀着太阳的光泽母亲出神地默读这尘世和自然的杰作她用能握住整个乡村的双手抚着我的眼睛和额头那浓烈的泥土和青草气息仿佛是我永世的归途。”(《乡村的母亲》)这是写自己母亲的,情感无须解读的,或者说任何解读都是多余的。这个乡村母亲其实已经从诗中走出,她站在我们的面前,伟大而又慈祥。“汽笛尖厉地呼啸陌生的人们用方言温暖着远方隧道壁灯,宛如老家的窗纸直达我的乡村小站吧我是一株萝卜我要回到我湿润的低洼处……”

(《在回来的火车上》)诗人写回乡的心情,语言直观而又很有意味。

“一株萝卜”与“湿润的低洼处”,构成了一种血肉联结,让人瞬间产生一种莫名的牵挂……“诗的根本语言是意象语言。意象是具象化的感觉与情思。”(段建军、李伟著:《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我想意象的生动与否,与情感的真实有极大的关系。情感的自然喷发,往往是在不经意中,带来了意象的美,而这种美比起那些生造的意象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有人说,好的语言决定诗歌的成败。这话过于笼统,事实上好的语言,或者说具有创造性的诗歌语言,首先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的,而情感的归宿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胡坪的诗歌语言,是从归宿地起程,它散发着情感的馥郁和生活的芳香。“树里藏着一群星宿在天空洒下虫鸣和朝露枝头上的月亮在窗口成为梦境成为一片伞状的清凉。”

(《古井边的那棵柳树》)这些语言很美、很熨帖,也很自然,它符合诗人的主观感觉活动与情感活动规律,它所展开的想象,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乡村难以割舍的眷恋的情怀。胡坪的诗多是性情之作,这就少了时尚和华丽的因子,他不追风、不跟撵,情到则意到,他用心用情呵护语言,绝不扭曲语言,更不施以语言暴力来获取别人的青睐。“想念一个人时,要在冬天的山坡向上时盘旋,向下时滑行或者坐在漂着冰凌和桃花的河流上用冬天大地清晨的霜花想念想念一个人,就是透过她苍茫的眼睛分担孤独,制造体温。”(《在冬天想念一个人》)在苦寒的冬天想念一个人,这一份情必须承载两个人的重量,他不但要吞咽自己的孤独,还要分担对方的孤独,于是,想念在飞雪中燃烧,它融化了寒冬,渐渐温润了内心。“诗人用想象去捕捉和创造新想象,目的还是为了表现主体人的生命情感,诗中的想象始终是人的生命情感的象征。”(段建军、李伟著:《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这个夜晚过于漫长一个意念雏形被悬空一滴水珠被无限地拉长好久都不能落下这个夜晚木鱼自己不紧不慢地敲打。”(《长与短》)一丝空明的禅意,像水墨一样铺开,这是看不见的,它在生命的意识里淡淡着色,也许你明白过来,天其实已经亮了……读胡坪的诗,就是听他诉说,一种惠风和畅般的诉说,也许,听着听着,你就会侧耳,继而入迷。我前面说过,胡坪的诗多是性情之作,而恰恰就是这种性情的自然凸显,让我们走近了诗人的胡坪,在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生发于烟火的清纯,这是胡坪的底色,同时,也是胡坪诗歌中最可贵的元素。

(叶松铖,真名叶松成,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荣获陕西省第三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安康市第二届、第五届文艺精品奖(文学类)三等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