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痛苦让我感觉我还活着 > 文化部报到 王蒙约谈(第1页)

文化部报到 王蒙约谈(第1页)

新时期十年文学讨论会”圆满结束后的9月,我到中国文化报社任职。

《中国文化报》主编方杰、副主编焦永福分别调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群众文化司司长,在本来就没有社长现在又走了总编的情况下,任命我做创办不久的《中国文化报》的第一副总编。

从今往后,从文学到文化,从办刊到办报,要进行角色的转换了。

1950年,我十八岁,筹建礼泉县文化馆、县文联;三十六年后的今天,调文化部,也算是一种回归、一个轮回。

接下来的,是先于我五个月到任的部长王蒙和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约谈。

王蒙,早有接触。我1956年10月到文艺报社,年底就去东四区团区委拜访王蒙。他十九岁动笔创作的长篇《青春万岁》已经脱稿,准备出版,可是我面前这位二十二岁的王蒙却像个老革命,言语谨慎,很不“青春”。按说,这时候,他的恋情已经恢复,而且去太原看了崔瑞芳,《青春万岁》业已定稿,应该高兴才好啊!

粉碎“四人帮”以后,同王蒙接触不少。来文化部前,他一直被看作文艺界自由化的代表人物。其实,他的心思在创作。他喜欢想象、变形、灵动、散文化与诗化,很自负,个性张扬,有独立的见解,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未能言,出人意料地执着,甚至有点“犯神经”,绝不随波逐流。他主张文学多元化,要作家学者化,敢于翻鲁迅“费厄泼赖”必须缓行的案。他的处世哲学是“理解比爱高”“适度的宽容是必要的”“我相信正常情势下的和为贵”。他来文化部以后甚至说:“我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但是,对王蒙,千万不能忽略他金刚怒目的一面,他爱憎分明,逼急了也大叫,犀利的讽刺挖苦一齐上,痛快淋漓,不无得意。

我首先声明说,挑这副担子,自觉沉重。办报,我存在三大弱点:一、政治上不强;二、新闻方面外行;三、文学和文化相通,但同文化部管辖的文化毕竟不同,是个半瓶醋吧。

王蒙说:“我还是作家,今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当作家,让自己海阔天空、自由想象。”说:“我跟国务院领导言定,只干三年,期满下台,希望中央早些物色高明。”

王蒙很勤奋。我同他几次外出,一下飞机,打发走接机的,立马回房,关上门,趴到桌子上就写开了。他心中有几条流不尽的河,不能停下来不流动。当部长期间,戎马倥偬,他比谁写得少啊!

王蒙交代工作说:“《中国文化报》‘不求大,要求实,要有主导性、开放性、群众性、可读性’。”“主导性、开放性、群众性、可读性”,鲜明,准确,一针见血。

王蒙说到如何办《中国文化报》时,有这样两句话也很重要:一、既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又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二、要创新,有棱角,开展讨论,不妨先讨论这样一个题目,就叫“假若我是文化部部长”吧,先帮我一把!

(这个讨论我们进行了好多期,倒是开了报纸的新风。)这就意味着,作为总编空缺情况下的第一副总编,这张报纸如果出问题,我和另一副总编李中岳就得兜着。须知,这是一张政府部门的机关报啊!我眼前立刻出现“书生办报”的邓拓。

它不是《文论报》,也不是《文艺报》,而是《中国文化报》!什么是文化?文化和文艺有什么区别?中西文化有何差异?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什么是文化部所管辖的文化?到底“先破后立”还是“先立后破”?文化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又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用区别于办文艺报刊的办法办好文化报纸?

按我的理解,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不论是物质创造还是精神创造)都可以叫作“文化”,《周礼》曰:“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也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翦伯赞在《秦汉史》中写道:“文化是历史的幽灵,是社会的魂魄;它存在于典籍,也存在于人民的生活之中;它有它的物质性,也有它的精神性。能够用火烧掉的人是它的物质的形象,至于文化的精神则不是人间任何暴力所能消灭的。所以秦代虽曾普遍地焚烧秦以前的典籍,而至今我们尚能得秦以前的典籍而读之。秦代虽曾大规模地坑儒,而汉初还是有许多传经的大师出现。”

文化部原先管电影,现在不管了,电影一块,已从文化部剥离归入国家广电部门,地方省区文化厅却仍然管着电影。(部党组会上,多次讨论现在的归属结构不尽合理,三番五次给国务院打报告请求把电影一门收回。)下属还有艺术院团、艺术院校、出版局、外文出版社等。

文化部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艺术团体的演出和新剧目的推荐。至于文学方面,因为有老牌的文学专业报纸《文艺报》,所以,《中国文化报》只能敲敲边鼓。我们借王蒙主事文化部之便,抢先发表了他的一些讲话和论文,例如他在“新时期十年文学讨论会”的讲话《小说家言》和《先破后立还是先立后破?》,以及国内外的答记者问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