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清平乐的意思 > 晴雯为什么撕不过袭人(第1页)

晴雯为什么撕不过袭人(第1页)

u0010洗碗的时候,听《红楼梦》,第31回,听到晴雯和袭人斗嘴。不由一笑,这晴雯,真不是袭人的对手。

晴雯原是和宝玉拌嘴。袭人赶过来劝解,不料话里有刺,句句扎在了晴雯的心坎上。两人你来我往,醋翻酱倒,煞是好看。

袭人赶过来劝慰的第一句话是:好好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

“好好的,又怎么了?”

这宝玉房里好好的么?

第30回,宝玉“因宝钗多了心,自己没趣。又见林黛玉来问着他,越发没好气起来”。他忍着气无精打采到了王夫人屋里,好不容易和金钏儿闹着玩解解闷,不料惊恼了王夫人,金钏儿被赶了出去。回到大观园,又被关在门外,淋得雨打鸡一般。因此第一次在怡红院里发了回少爷脾气,不巧又一脚把袭人踢伤了。种种不安,到了第二天这会子,正在为昨日诸事“心中闷闷不乐,长吁短叹”。这不一早起来,又无故对晴雯数落了两句。

所以,这“好好的”三个字,是不合常理的。

但也由此可见袭人的心理素质。

在她看来,那些事情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即便是当中挨了“窝心脚”,她也即可以自己化解了,“我是个起头儿的人,不论事大事小事好事歹,自然也该从我起。”

“我是个起头儿的人”,这就是袭人的定心丸。

后半句“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这句话避重就轻,于宝玉、晴雯都无益,只强调了她的重要性:怡红院里有她就无事。袭人说话做事都是站在怡红院当家丫头的位置上的。说她拿大,也非虚名。

其次,实际上,这一天在宝玉身边当差的大小丫头都蛮紧张的。你想,连袭人都挨了窝心脚,其他人还敢随便言笑吗?

晴雯就不同了。

宝玉生闷气,她心里也不好受。袭人挨了窝心脚,其他丫头都惴惴不安,这会没人敢凑到跟前来卖乖了。你看前面,有哪些端茶送水亲近伺候的活是晴雯做的?就这火山当口,晴雯站出来了。比如后面的“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她不怕宝玉,但是她也不会劝解宝玉。宝玉生气,她也生气。两个人心里都不顺,碰在一起,自然就要拌嘴。袭人插进来,对晴雯来讲是多余的。何况她一上来就“我们,我们的”,把晴雯撇开了。

晴雯是个直脾气,她哪里受得了这个。

“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伏侍爷的,我们原没伏侍过。”

这话直挑袭人的刺。袭人平时有意无意的拿大,媚上令下的各种做派,晴雯冷眼旁观,颇有不屑之意,这会子也算给她逮着机会出口气了。

按说这句话袭人是很难反驳的。可惜晴雯后半句没说好:“因为你伏侍的好,昨日才挨窝心脚。”这可触到宝玉的痛处了。他心里正悔得很,这会当面又挑出来,如同伤口上撒盐,他自然就要护着袭人了。

晴雯的爽辣本来是有利的,可惜说话不过脑子,这下节节败退。

晴雯是个什么东西,袭人心里有数,她犯不着跟她计较。可是她看到宝玉气得脸黄了,知道他是恼自己了。本来为此事他心里就不安,此刻再被提起更加愧疚,宝玉也是个实诚人,真急了又犯呆病,事闹大了谁都不安生。因此只能劝晴雯:“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

谁知晴雯一听“我们”两字,又气炸了。她也是一颗心都在宝玉身上,此情何以堪。

她索性指着袭人骂道:“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晴雯这话相当厉害,袭人那么镇定的人,羞得脸紫胀起来。

要说袭人不避嫌疑当众称“我们”,倒也不专为气晴雯。宝玉初试云雨情,袭人就把自己认定是宝玉的人了。随口带出也是情有可原。晴雯哪里知道其中的厉害,且这话也相当愚蠢。

一是袭人若一击不倒,晴雯便是污言秽语,淫乱生事了。二是不该当众揭皮,那么私密的事,骂的是袭人,伤的是宝玉,连带坏了怡红院的名声。这是谁都不会允许的。

而宝玉心里更坦荡,他和姑娘们玩笑惯了,心思却并不龌龊,他和袭人之事,在他也是天性使然,并没有羞耻之感。他这会不含糊了,一句“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把晴雯的言外之意全掸去了。而且他用的是“你们”,就是明摆着告诉这屋子里听墙角的、看好戏的所有人,都一并告知了。

袭人呢,话挑到这地步,她也正式应战了。

“姑娘倒是和我拌嘴呢,是和二爷拌嘴呢?要是心里恼我,你只和我说,不犯着当着二爷吵,要是恼二爷,不该这么吵的万人知道。我才也不过为了事,进来劝开了,大家保重。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象是恼我,又不象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我就不多说,让你说去。”说着便往外走。

袭人这一段话,真是无懈可击。

你仔细听“姑娘”两字,字字回击晴雯,言外之意:你也不过是为了宝玉,也不过是为了挣上“姑娘”的身份。我也给你点明了吧。

一迭声的“姑娘”喊着,不多说一个字,也足以让晴雯脸红了。

接着她点明拌嘴是因为恼她,瞬间堵住了晴雯的利嘴。又提醒晴雯即便心里恼,不该当着万人面,整个怡红院都在看笑话呢。第三说晴雯“夹枪带棒”,是女孩子小家子气,说话不上台面。最后故意走开,一下子冷场,让晴雯彻底没了台阶下。

袭人一撤,房里只剩晴雯和宝玉两个,那就是两个小孩子。一个光会恼,一个只会哭,毫无回转之力。最后的场景是,宝玉执意要赶晴雯走,晴雯死活不肯出去。袭人稍稍用力,她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袭人躲在一边听消息,让他俩闹够了是时候了,再走出来带着众人跪下来央求小祖宗,平息了这场风波。

整个事件果然应验了袭人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前有豪言,后有实干。不仅再次在众人前赢得面子和尊重,也彻底打压了晴雯。袭人的心机思量,跟晴雯都不在一个级别上。

这场怡红院第一和第二丫头之争,袭人完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