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所知,天才再是孤独,也是有朋友的!让天才们有基本的社交能力,我觉得比给予他们特殊待遇更加的重要。”
陈元庆对周楚欣的说法表示同意。
“我们的教育,历来都是在打磨孩子的棱角,让孩子从小听话,活成父母老师想要的样子。”
周楚欣轻蹙眉头,没有是说话。
陈元庆:“孩子得要管,但是不能够管得太死。有好些孩子,小时候很机灵,长大后反而是木楞了。”
“学校的老师,在教学当中,得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即使孩子的想法显得错误、幼稚以及不成熟。在这个时候,老师得要引导和鼓励,而不是一味的否定,然后强行让孩子接受大人的想法和观点。”
“这个世界是动态变化的世界,今天觉得对的东西,明天就可能是错的。”
周楚欣:“开会的时候,我会重点给老师们说这个事情。”
“填鸭式教学能够快速的提升学生成绩,但是,这也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本能。人不思考枉为人,别教出来一群不会思考的傻子。”
“这样的人,即使以后入职到我们旗下的公司,也只不过就做点最基本的事情。这些事情,是个人就能做。”
“我需要脑子灵活,有想法,能够开拓事业的人。”
周楚欣揉了下额头,要求还真的是多。
学校不是教学生读书识字么?
可很显然,只是教学生读书识字,已经不能够满足于需求了。
需求端对生产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个时候,生产端自然得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行。
说句实话,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响应,是属于比较的慢。
“不是,你要人,不应该是去大学里面找么?”
陈元庆:“投了这么多钱在这,总是得要有点效果才行。”
大学……
人才在大学。
这光是把钱投到春井中学了,该是捐上些钱给大学,那在大学里面招人,学校必然会大开方便之门。
北辰工业是和渝州大学在研究上面进行合作。
陈元庆决定了,向各所大学捐楼。
楼的名字,陈元庆想好了,就叫北辰楼!
只要学生们在这楼里上课,就是能够想到北辰工业。
到时候,天下英才尽到吾碗里来。
有了众多的人才,北辰工业如何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