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方君寿为人相当上道,既没有追问何大为什么早先不去慈幼局,也没有问姚韫真如何劝动的她。
看看人家的觉悟,无怪乎她不排斥跟他一起来。
“劝好了,她收拾一下东西,我就带着她回慈幼局去,方公子回程后自可去忙,多谢你出手相助了,改日请你去甘棠试一试新品。”姚韫真礼节性地客套了一句,随即紧锣密鼓地旁敲侧击起慈幼局的未来,“方公子,说到慈幼局,我有一事不明,可否请你为我解惑?”
方君寿:“姚姑娘但说无妨,我定不藏私。”
姚韫真点点头,“我知道慈幼局养大的孩子,男子呢会给他们安排差事,女子呢往往成为人家的养女或者养媳,有没有先例是给女子安排差事的?譬如绣庄的绣娘、饭馆的厨娘之类。。。。。。”
方君寿瞅了瞅她,眸中掠过一丝迟疑,“姚姑娘,绣娘需要刺绣技艺,慈幼局应当只教最基础的女工吧,至于厨娘,也是一样的道理。”
姚韫真颔首思索,“方公子说得有道理,而且,若教得深了,慈幼局的名额少不得又炽手可热起来。。。。。。”
到时,慈幼局里又将重演关系户才能进的戏码,她费一番心里整肃起来的局面白干。
毕竟,如今不像现代,网络平台上搜一搜教程,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大多数技艺,宸朝的人都会作为不外传的秘密,仅传给家中的子孙,免得教出了徒弟饿死师父。
她一开始想得简单了。
方君寿无意识地将目光投向远山,轻声道:“姚姑娘,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慈幼局里的很多女子,她们本身真的想出来做工吗?纵然有,不会超过一手之数。你若帮帮谁,作为钱谷幕僚,还能找不到机会吗?”
姚韫真心中不由得叹惋,是了是了,成婚生子、抚育后代、操持家务,这是绝大多数宸朝女子的一生。她们接受到的教育、所处的社会氛围都指向这条路,哪怕有何大这样的例外,想来也并不多。
她不是救世主,只是县令的钱谷幕僚之一罢了,只能在方县令的任期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去为她们周旋一二,旁的实在力有未逮。
何大今年十三岁,还有两年及笄,算算刚好能帮她周旋一下。
姚韫真心中有了计较,偷偷摸摸把消息告诉了何大,叮嘱她及笄前得知会自己一声,方便运作。
何大胸中大石落了地,眼神亮晶晶地看着她,“多谢姚老板!我一定记得!”
姚韫真点点头,“嗯,你在慈幼局好好学,能学到什么就学什么。”
何大兴高采烈地连连应声,姚韫真送她进了慈幼局,和管事交代后,便回县衙了。
她今天的活计全干完了,为免有突发事件,还是去县衙走一趟比较好。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今天从方君寿那儿得了点消息,姚韫真总得对他爹的事情上点心。
姚韫真还真没白回县衙,她甫一踏进幕僚房,姚士弘就急吼吼地走到她面前,“你怎么才回来啊?方才县令大人派人来找你。。。。。。找我过去,你不在如何使得?”
姚韫真瞥了一眼他背后的两个代书幕僚,梅伟诚和魏丰表面上在忙忙碌碌,实际上四只耳朵竖得老高,认真地留意着他们这边的动静。
姚韫真扬起一道温和的笑容,“还不是您那药的事儿?大夫新开的药有点贵,头一次我得带着寒梅她们煎,否则怕做得不好,损害了药力。”
姚士弘微微瞪眼,死妮子,又在诋毁他!
姚韫真丝毫不受他影响,“不是说县令大人找您?走吧,我陪您去,免得您身体不适,没人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