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门会谈正式开始的日子是三月十五,最开始写成三月十一了,已更改)
。。。。。。
。。。。。。
新历三十九年三月十四,大雨。
在天山背后有一片桑树林,是天山门掌教很小时候种下的,到现在已经长成了很大一片,桑树其实和美丽扯不上什么关系,生长在路边就算有人走过都未必会多看一眼。
只是这片桑树林生的很有意境,每一棵的生长排列组合在一起,竟有一种让人静心,怡然自得的意境在里面。
树林最中央有一座小亭,小亭里没有酒,没有茶,只是焚着一炉香。
画圣和罚恶菩萨就坐在小亭里,看着大雨浇在桑树林里,听着雨水落入地面和泥土融为一体的声音,香烛燃烧带起的烟雾缭绕在小亭里。
没什么风。
所以始终都没散去。
“这香不错。”
画圣闭着眼睛,从坐在小亭里,阴沉的天空朝着地面落下第一滴雨水的时候,他就已经闭上了眼睛。
赏雨是一件雅事,如果能够闭上眼睛,用双耳去听雨,那就是更雅的事情,但画圣不需要去看,甚至不需要去听,他在用心的感受着。
对于一位意之极境的大修行者来讲,再凌厉的目光,再机敏的双耳,都比不上内心的平静。
他可以轻而易举的看见一滴雨从云层中坠下,穿过天与地的漫长距离,然后又落在一片桑树叶上,又或者融入脚下的泥土里。
如果愿意,他甚至可以去追溯那滴雨,去看它凝入天空积云之前,从某一处湖泊飘起。
这是一种享受,去看由来,去看归宿。
和世间的无数势力,无数人比较起来,一滴雨的一生是再简单不过的,画圣很喜欢这种简单。
尤其是现在闻着这炉香,罚恶菩萨从普陀山带下来的香。
很不一般,毕竟能被罚恶菩萨亲自携带的东西,本身就绝对不是一般的东西,何况这炉香竟然还能对画圣产生些影响。
让他感觉更放松,念头更通透。
罚恶菩萨在看着这场雨,看着雨淋的桑树,和画圣不同,他对这场雨并没有半点欣赏的念头:“这是佛主的香。”
他说道。
画圣倒也并不觉得惊讶,因为他一早就已经猜到了,也只有佛主的香才能对他这位踏足了意之极的三极境强者产生些许影响。
“很安静。”
他忽然又道。
安静并非意味着没有任何声音,如这场有节奏的雨声,听的时间久了也会觉得安静,尤其这整座天山,几乎都没什么吵闹。
聚集在这里的数百个势力,好像修了佛门的闭口禅。
罚恶菩萨道:“他们的心里多少都有了计较,只不过最关键的,永远不是他们。”
这位佛门的四方菩萨,还是很罕见的将某些话说的如此直白。
没错,纵然抵达这天山门的都是世上最顶尖的修行势力,可真正重要永远不是他们,他们在等待中沉默,在不安中沉默。
他们不得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