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子答道:“余姚县城以南九十里的地方。”
她们去哪里干什么?那里是一大片山区,陈浪一头黑线。
“公子!”探子继续道:“属下认为没事,公子大可不必担心,祝小姐肯定有自己的安排。”
陈浪这才宽心了些。
那对讲机毕竟不是手机,隔的稍远点就联系不上了。
于是陈浪便让探子回去继续探查。
自己则坐了好一会儿,以消化这个消息。
陈浪苦笑了一下,心道,可能是不习惯古代生活的原因。
古代人动辄就几个月不联系的,这才几天没消息,自己也太大惊小怪了点。
祝女侠是高手,不会有事的。
这样安慰了自己之后,心情终于好了点。
。。。
根据发烧友们编纂的小册子。
陈浪又购置了一批制造玻璃用的基本器具和物品。
如耐高温坩埚,纯碱,鼓风机等。
又建造了两座玻璃炉。
第一座用于烧结材料,用于把玻璃的材料烧结成玻璃熔块。
烧结玻璃的材料很简单,石英砂,生石灰和纯碱。
纯碱陈浪只能从原时空购买。当然也有代替方案,那就是海草的草木灰。
暂时纯碱能够方便获得,陈浪还是打算偷懒,先把大流程跑通再说。
生石灰和石英砂也很好获得,当地的土着就知道哪里的山上产石英矿和石灰矿。
第二座炉子是用来二次煅烧的。
第一波烧结之后的材料放入高温坩埚,再转移到二次煅烧炉来深层次煅烧。
全部烧制过程长达10小时。
前后用了五六天的时间,陈浪终于看到了第一波黏糊糊的玻璃溶液。
陈浪心头一阵兴奋。
这可比直接去买玻璃有成就感多了。
只是目前玻璃溶液内还有颜色和气泡,以及少量杂质。
根据手册,气泡可以用搅拌法解决。
去颜色嘛,加入硝酸钾就可以。
这东西就是硝石,本是空土着就能搞到,不过产量不多。
但陈浪自信硝石这东西,往后一定能大批量生产。
又折腾了一两天,无色晶莹剔透的玻璃溶液终于做出来了。
按照手册,接下来,还有个澄清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