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
这是送别秋季的最后一场雨,又冷、又烈。
不甘离去的夏季风与急功近利的北风在这片毫无遮蔽的大地上推攘。
老屋木窗不堪重负,呻吟地挤压着蠹虫抛弃的穴居。
裸露的吊线下挂着崭新的白炽灯,随着房梁不断摇摆着,整蛊着那世代织丝盘踞其上的蜘蛛。
嬴熄盘腿坐在板床上,脚边堆满了他从学校顶楼带回来的那些宝贝。
昨天才把这些家伙搬来,结果屋里的老钨丝灯实在是太暗了,从它下面飞过去个蛾子,都能让屋里暗个三度。
唉,田以薇还总是夸我心细。
他自言自语着,明明一个多月了,他却没注意到家里的灯早就该换了。
也不怪他,除了他需要灯以外,家里就剩下一个看不见的田以薇和天刚暗下就要睡觉的老太太。
好,既然扫清了一切障碍,那就趁着这雨夜认真研究吧。
他掀开几乎要翻烂的手稿,里面满是对古文字和临摹画的注解。
“这个字是通,后面那个像是不。。。”
正当他潜心钻研之时,一阵大风将窗扇撞开,居然把嬴熄给吓到了。
他起身关窗,顺便摸了摸门口熟睡的小麦。
唉,那天也是这样的一个雨夜。
。。。。。。
记忆里,阿房宫的雨夜,要比山外大得多。
是因为雨点打在高啄的檐牙而显得更吵闹?还是因为那镂空的歌台舞殿挡不住夜的冷?
我喜欢一个人躲在主殿外的柱子后看书,多么令人怀念,那时候我还算是个文绉绉的小孩,一点也不像个小学生。
说实话,晚上的宫殿本来就足够阴森了,改建成博物馆之后,虽然全天亮着白灯,却更加让人脊背发凉。
而我,这个特立独行的小大人,居然会认为这种氛围能让我更加专注地投身书本之间。
也就是那个雨夜,我照常躲在柱后读书,宫里那些百年老树一个个随着风号而呻吟着,我听不懂它们在说什么,但那悲凉的沙沙声,只会是在发泄这千百年来见证的萧条兴衰吧。
“果然像*杂音*说得那样,黄帝陵三号墓里出土了一批*杂音*,可笑,吾怎会如此疏忽,险些让*杂音*得逞。”
“嗯,幸好有*杂音*,要是*杂音*被那些究古发现了,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多劳驾你几次,但我不想再等了。”
那两个声音,不知为何,我怎么也无法想起他的音色来,整个对话都像是被后期处理过一样虚幻飘渺,怎么可能啊?这明明是我的回忆啊。。。。。。
而且,他们说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重要的部分会是杂音啊?
“直接销毁,还是带走?”
“拿回去吧,虽然只有厌恶,但总归是有些思乡之情在里面的。。。。。。这里有个小孩子。”
我被抓住了,瘫坐在柱子后面,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什么都不怕的我,尿裤子了。。。。。。明明平时也有入夜之后还来参观的游客,为什么听到这两人说话的瞬间,我都会害怕到不能自理?
那不是一般的恐惧,不是猎物畏惧猛兽那样强烈;也不是敬畏鬼神那种飘渺,而是,来自于最深层次,对黑暗与未知的根源恐惧。
“馆长的儿子,嬴熄,带吾去文物保护室。”
他为什么会知道我的名字?他们是谁?我眼中映出两人的身影,可记忆里的他们,就连长相都被处理过了。那两张模糊的脸就像是梦里出现的陌生人,无论我怎么去仰视,那两副面孔都始终在我的视野之外。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