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策等人则留在了灵武,防止意外事情的出现。
赵广汉等人入城之后,立即按照与杨国忠拟定的计划开始行动。
崔光远得儿子此时已经从潼关返回,正在向崔光远禀报这次去与安禄山叛军联络之事。
“大人,陛下(安禄山)已经答应,只要能取了杨国忠的首级来献,就可拜大人为尚书仆射!”
“好好好,我儿辛苦了!”
崔光远闻言大喜。
“大人,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取了那杨钊的首级!”
“我儿有何计划!”
“大人,不如以商议长安守备的事宜的名义邀杨国忠过府!”
崔光远摇了摇头,“那杨钊是个谨慎之人,怕是不会来此……”
就在这时,屋外响起了杨钊的声音。
“我这不是已经来了吗!”
崔光远父子俩大惊失色,当即跳了起来。
就在这时大门被人一脚踹开,一队兵士涌了进来。
“杨相,这是何故!”
崔光远故作镇定的询问。
杨钊微微一笑,“何故,崔公莫非忘记了一句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杨相,这其中怕是有什么误会,圣人命我俩留守长安……”
“啪!”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杨钊一耳光抽倒在他。
“给我把这两人拖下去!”
“诺!”
“杨相!饶命啊,杨相!”
崔光远父子俩同时哭喊起来。
杨钊没有理会二人的哭喊,带着两人一直到了朱雀大街。
随后派人通知长安官吏士民前来朱雀门。
于此同时,赵广汉也已经控制了崔光远手下兵卒,并控制了皇城已经长安诸门。
自从安禄山攻破潼关,李隆基出逃之后,整个长安士民都处于惶恐不安之中。
如今见杨钊主动站出来召集众人,虽然不知道是何事,不过也感觉有了主心骨。
尤其是仍然留在长安的贵族、官吏接到通知,几乎是立即赶往朱雀门。
正午时分,该到的人也都到齐了。
这时杨钊走到了朱雀门的城门楼上。
“带上来!”
一声令下,崔光远父子,以及其亲信、家人共计三百余人全部被押了上来。
“杨相饶命啊!”
“杨相饶命啊!”
崔家之人一个个嚎哭起来。
杨钊完全不为所动,当众宣读崔光远父子的罪状,随后下令当众处决,崔光远三族以及亲信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