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改变人生的几次机会 > 第8章 工作在普通平凡与优秀杰出中抉择(第6页)

第8章 工作在普通平凡与优秀杰出中抉择(第6页)

如果仅仅凭借想象而不去做的话,根本就做不成任何事。想想看,世界上每一件东西,从人造卫星到摩天大楼以至婴儿食品,哪个不是把想法付诸实施所得的结果?

当我们研究“人”(包括成功人士、平庸之辈)时,会发现他们分别属于两种类型。成功的人都很生动,我们叫他“积极主动的人”;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都很被动,我们叫他“被动的人”。

仔细研究这两种人的行为,可以找出一个普遍原理:积极主动的人都是不断做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为止。被动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人,他会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证明这件事“不应该做”、“没有能力去做”或“已经来不及了”为止。

我们一定要学会服从,学会向老板学习,学习老板那种执行精神,不断去完善自己的执行能力。服从是执行力的表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不论是一支部队,一个团队,还是一名战士或员工,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做出了承诺,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诺是不应该找任何借口的。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态度。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一个绝对服从的员工,也肯定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员工。

在职场中,一名好的员工在接到老板的指令后,会努力将任务完成,而不会有任何怀疑。

在一次众多企业老总举办的管理沙龙上,主持人做了这么一个测验,要求参与人员在20分钟内,将一份紧急材料送给《羊城晚报》社社长,并请他在回条上签字。主持人特别申明:不得拆看信中材料。

在这次测验中,有一名会员大胆地打开了资料袋,发现是个空信封,然后提出了若干批评意见。主持人问各位受邀嘉宾:“作为一名执行者,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

在场的老总回答的内容虽然五花八门,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回答:“打开信封是不对的,绝对不能看。”

在企业里,老板必须坚决的下达命令。一名执行人员可以在执行任务之前尽量了解事实的背景,但一旦接受任务后就必须坚决地执行。领导层的命令,有的可以与执行者沟通,讲清理由;有的不行,有一定的机密性,有时就需要做而不需要知道。

对于执行,我们需要激情,如果一接到任务就想着怎么样去完成它,而不去考虑这个任务的可行性,这就是很多老板要找的员工。如果首先是充满怀疑,不管怀疑大小,团体的目标都是无法实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管老板决策对不对,执行首先是第一位。第二,要问清楚要你做事,可以提供的支持是什么?第三是不管做成怎么样,必须把结果反馈回来。这点很重要,因为一个领导层,他的决策对不对,是经过实践来检验的。所以不管完不完得成,你也得行动。

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1999年宝洁公司把中国的销售渠道做了巨大的调整:取消销售部,代之以客户生意发展部(CBD),打破四个大区的运作组织结构,改为按照渠道建立的销售组织。宝洁公司提出了全新的分销覆盖服务的概念,全国的分销商数目由原来的300多个减少到100多个。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分销商都接受渠道新政,分销商拒绝去异地开办分公司,在当地的销售也不那么积极了,宝洁产品在很多市场局部地区出现空白,分销商的铺货、陈列等工作也变得马马虎虎起来,宝洁的渠道新政在执行时已经严重变形,无法将产品在规定区域内有效地分销,有效地渗透到应该到达的受众和终端。

分销商对渠道政策理解和执行的不到位、不配合,使渠道运作偏离了原来设定的轨迹,宝洁公司当年应收账款迅速上升,但死账近亿元;生意也迅速下降。

其实,这种渠道政策变形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总部制定的政策区域执行、中间商不配合厂家的政策、零售商不配合厂家的政策等,所引起的渠道管理问题也比比皆是:总部与区域之间的矛盾,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矛盾,渠道管理人员与一线业务人员之间的矛盾。

甚至连中国最优秀的企业联想集团,也经常面临执行力的难题。联想在1999年实施ERP改造时,业务部门不积极执行,使流程设计的优化根本无法深入。最后柳传志不得不施以铁腕手段,才让ERP计划得以执行到位。

戴尔曾把他的快速定制的直销模式写成书,广为传播,不少企业争相模仿,但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超过戴尔集团,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缺乏对这一模式的执行力!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新奇的想法,而是因为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一项最有效的活动——执行。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懂得服从,拥有完美执行力的人。对我们而言,要想自己有所作为,就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81、积极主动,每天多做一点

《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老子在《道德经》中又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说明一个道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所以,不要幻想自己能突然脱胎换骨,要知道,从平凡到优秀再到卓越,并不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你需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每天多做一点。

作为员工,仅仅做到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是不够的,还应该比自己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你只是从事你报酬分内的工作,将无法争取到人们对你的有利的评价。但是,当你愿意从事超过你报酬价值的工作时,你的行动将会促使与你的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对你做出良好的评价,将增加人们对你的服务的要求。

你当然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驱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有一位名叫亚兰的推销员。在一个寒冬的傍晚,亚兰在威斯康里州一个城市的街区中推销保险单,却没有做成一笔生意。他万分沮丧,非常失落。刚开始的热度此刻已荡然无存,于是他就索性在附近的咖啡屋坐了下来,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应该放弃这份工作,去寻找另外一份安逸的、不遭顾客冷眼的工作。就在这时,服务员热情地递上热气腾腾的咖啡。他猛然醒悟过来,不再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了!他想起了热情服务是积极心态的最佳表现,“积极心态”这四个字是他在励志书籍中看到的最重要的词汇。于是他在品咖啡的过程中,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第二天,当他从办事处出发时,他向同事们讲述了前天所遭遇的失败,接着他说:“等着瞧吧!今天我将再次拜访那些顾客,我将售出比你们小组售出的总和还要多的保险单。”

晚上回到公司,亚兰果然做到了这一点。他回到那个街区,又拜访了前一天同他谈过话的每一个人,结果售出了66张新的事故保险单。

啊!这的确是一个不平常的成就,而这个成就是亚兰在风雪交加、寒风刺骨的天气下,穿街过巷,跋涉了八个小时,创造的奇迹。创造这种奇迹的根源在于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积极心态的力量!就是这种力量的支撑使亚兰成为这个公司的销售冠军,并被提升为销售经理。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积极心态可以使一个人在万念俱灰的时候,及时找回自信,恢复斗志,激发活力,创造传奇。

在阿尔伯特·哈伯德的《每天多做一点》中举了一个例子:

卡洛·道尼斯是世界知名的投资顾问专家,他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干一点”。

“在为杜兰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工作时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招呼我的习惯……”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召唤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呢?因为道尼斯自动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并且诚心诚意为他服务。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没有。但是,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使自己赢得老板的关注,最终获得了提升。

不要以为这些只是细枝末叶的问题,要知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就是这些点点滴滴。有人说过:“我总是忽略那些尽忠尽职完成本职工作的员工,因为这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所有合格的员工都会做到。在众多的员工之中,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总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帮助别人的人,即使是只为同事倒一杯水。”

不要以为每天多做的事没有人知道,就觉得自己吃亏,同样早到的老板往往就站在办公室门口,注视着公司的一切(包括你的所作所为)。每天多做一点吧,在人生征途上永不停步,比别人踏前一步,不背着手跟在后头。

坚持每天多学一点,就是进步的开始;坚持每天多想一点,就是成功的开始;坚持每天多做一点,就是卓越的开始;坚持每天进步一点,就是辉煌的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