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忠告 > 第12课纠正别人的错误而不伤害他(第2页)

第12课纠正别人的错误而不伤害他(第2页)

(2)先引起对方的兴趣

查理是个自尊心很强的男孩子,每次老师布置论文他都很认真地去写,成绩也相当出色。但有一次老师发现查理的论文内容不好,没有写他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怎么办呢?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会使查理非常难堪。于是老师心生一计,他把查理找来,绝口不提论文的事。而是问查理对什么最有兴趣?查理说最喜欢狗。老师说:“很凑巧,我也是个狗迷。”接着,他们从各个角度谈起了狗,竟然谈了一个半小时。到最后,查理说:“我应该换个主题来写那篇论文,现在我差不多已经有了个新的构想,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关于‘宠物’的问题,我想这次我一定能把它写好。”果然,查理的这篇论文,从“宠物热”这一角度入手,分析了现代家庭问题,写得相当出色。

查理的老师没有简单地告诉查理论文需要重写,而采取了鼓励暗示的方法,从对方身上引出话题,让他自发地畅谈,最终达到其“自我否定、自我改善”的结果。这种指导方式既不致使对方不愉快,还会激起他新的兴趣,充满自信心地改正缺点和错误,这是批评人的一个良好模式。

(3)换个方法说

一位美国父亲的记述让我们佩服他说服儿子的技巧:

昨天晚上,我太太拿电话账单给我看:

“瞧瞧,儿子在我们去欧洲的时候,打了多少长途电话,”她指着其中一项,“单单这一天,这一通,就打了一小时四十分钟。”

“什么?这还得了!”我立刻准备上楼去说他。可是,才站起来,又坐下了,我想自己在气头上,还是不说的好。而且儿子这么大了,我要说,也得有点技巧。

我把话忍到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对儿子笑着说:“你马上回学校了,查一查资料,找一家长途费率最低的电话公司。”然后,又来个急转弯,“咳,其实你上博士班,恐怕也没有时间打,我是多操心了。”

“是啊,是啊,”他不好意思地说,“你是不是看到了我上个月的电话账单?那阵子因为要有一大堆事急着联络,所以确实打多了。”

吃完饭,我很得意,觉得自己把要说的“省钱、少打电话、别误了功课”这些话,全换个方法说了,却没一点不愉快。

(4)强调“如果纠正过来会更好”

有位公司主管慨叹纠正别人错误实在难,稍微提醒一下部属,部属不是猛然反抗,就是越变越坏。这位主管只是指出对方的缺点加以批评而已。

有位棒球教练在纠正选手动作时,不说“不对,不对”而说“大致上不错,但如果再纠正一下……结果会更好。”他并非否定选手,而是先加以肯定再修正。也就是说先满足对方的自尊心,然后再把目标提高。如果只是纠正、警告的话,只有引起选手的反感,不会有何效果可言。

(5)用类比的方法指出下属的错误

张震将军某日视察某部,召集将、校军官十余人座谈。某部领导发言时,将军突然插话问:“一个战士的津贴是多少?”

在座将、校军官皆沉默,竟无一人能答。

张震将军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把话锋一转,说道:“有个军阀叫张宗昌,人称三不知将军,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支枪,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小老婆。”在座将校听了都面红耳赤。

一次,张震将军视察某部“红一连”。连长、指导员汇报道:“连队四年达标,年年先进。”

张震将军问连长:“你们达的什么标?”

连长支吾。

又问指导员、教导员,也答不上来。再问团长、政委,结果也一样。

张震将军生气地说:“达的什么标都不知道,还达什么标?有个旧戏,叫《法门寺》,太后在上面一喊,下边的人,不管听懂还是没有听懂,也跟着‘嗯’地答应一声,然后一声声传下去,一声声往下‘嗯’。我们可不能搞法门寺作风。”

张震将军通过类比的方法,对军队中的错误作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既给官兵留了一定的面子,又把错误的性质点拨得入木三分,达到了很好的批评效果。

(6)用提问的办法进行批评

1989年底,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物理楼,李政道博士为120多名中国留学生作学术报告,可是坐在后排的学生有的不认真听讲,互相讲话,李政道非常生气,声色俱厉地说:“请各位听着,你们有这个机会再不听的话,你是没有前途的。你要自己尊重自己。你们考上中国——美国联合招考的物理学研究生算得了什么?你们考第一名又算得了什么?难道中国青年就是这样吗?你们谁学了东西?请举手。你们对得起自己吗?你们必须努力。两百年来中国人是受压迫的,炎黄子孙是要抬头的。你们是精华,你们必须尊重自己,你们是要负责的。”李政道对留学生的批评,连用了六个诘问,以引发大家的思考,使大家思之得之。

用提问的办法进行批评,适用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接受能力,对自己的过失,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我醒悟,把批评信息传给他们,他们就会加以注意并随之在思考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卡耐基箴言:

批评是让人改正错误的方式,但是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恰当的批评会对对方敲响警钟,改正错误。反之,则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卡耐基

3。把批评的话委婉暗示表达

委婉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其意,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许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遇到不便直言之事,只好用隐约闪烁之词来暗示。

一位顾客坐在一家高级餐馆的桌旁,把餐巾系在脖子上。这种不文雅的举动很是让其他顾客反感。经理叫来一位侍者说:“你让这位绅士懂得,在我们餐馆里,那样做是不允许的。但话要说得尽量含蓄。”

怎么办呢?既要不得罪顾客,又要提醒他。侍者想了想,走过去很有礼貌地问了那位顾客一句话,说:“先生,你是刮胡子呢,还是理发?”话音刚落,那位顾客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赶快取下了餐巾。

侍者没有直接指出客人有失体统之处,而是拐弯抹角地问了两件与餐馆毫不相干的事。表面看来,似乎是侍者问错,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这种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来提醒这位顾客,即使顾客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之处,又做到礼貌周到,不伤面子。这就是委婉的妙用。

说话直言不讳是许多人所推崇的,但是生活中,并非处处都能直说,有时非得含蓄、委婉一些,才能使表达效果更佳。直道跑好马,曲径可通幽,各有各的妙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