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8我们不要看远方模糊的事情,要着手身边清晰的事物。
——卡耐基
1。明确的目标可以让你快速成功
有明确目标的人生活更有激情,行动起来更有力量,成功的希望也更大。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叶就忽略了整片森林。辛勤的工作和一颗善良的心,尚不足以使一个人获得成功,因为,如果一个人并未在他心中确定他所希望的明确目标,那么,他又怎能知道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呢?
在一个人选好工作上的一项明确目标之前,他会把他的精力和思想浪费在很多项目上,这不但使他无法获得任何能力,反而会使他变得优柔寡断。当他把所有能力组合起来,向着生命中一项明确目标前进时,那么他就充分利用了合作或凝聚的方法,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大事者也有绝对的必要。如果没有空气,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人能够成功。
罗马纳·巴纽埃洛斯是一位年轻的墨西哥姑娘,16岁就结婚了。在两年当中她生了两个儿子,丈夫不久后离家出走,罗马纳只好独自支撑家庭。但是,她决心谋求一种令她自己及两个儿子感到体面和自豪的生活。
她带着一块普通披巾包起的全部财产,跨过里奥兰德河,在得克萨斯州的埃尔帕索安顿下来,并在一家洗衣店工作,一天仅赚一美元。但她从没忘记自己的梦想,即要在贫困的阴影中创建一种受人尊敬的生活。于是,口袋里只有7美元的她,带着两个儿子乘公共汽车来到洛杉矶寻求更好的发展。
她开始做洗碗的工作,后来找到什么活就做什么。拼命攒钱,便和她的姨母共同买下一家拥有一台烙饼机及一台烙小玉米饼机的店铺。
她与姨母共同制作的玉米饼非常成功,后来还开了几家分店。直到最后,姨母感觉到工作太辛苦了,这位年轻妇女便买下了她的股份:
不久,她成为全国最大的墨西哥食品批发商,拥有员工300多人。
她和两个儿子经济上有了保障之后,这位勇敢的年轻妇女便将精力转移到提高她美籍墨西哥同胞的地位上。
“我们需要自己的银行”,她想。后来她便和许多朋友在东洛杉矶创建了“泛美国民银行”,这家银行主要是为美籍墨西哥人所居住的社区服务。
她与伙伴们在一个小拖车里创办起他们的银行。可是,到社区销售股票时却遇到另外一个麻烦,因为人们对他们毫无信心,于是她向人们兜售股票时遭到拒绝。
他们问道:“你怎么可能办得起银行呢?”“我们已经努力了10多年,总是失败,你知道吗?墨西哥人不是银行家呀!”
但是,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努力不懈,如今,银行资产已增长到2200多万美元,她取得伟大成功的故事在东洛杉矶已经传为佳话。后来她的签名出现在无数的美国货币上,她由此成为美国第三十四任财政部长。
这位年轻妇女的成功确实得之不易。
你能想像到这一切吗?一名默默无闻的墨西哥移民,却胸怀大志,后来竟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实体的财政部长。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不仅没有内涵,还没有成功的欲望和动力,一辈子都碌碌无为,糊糊涂涂。
所以,人要想发展自己,取得成功,就要有自己的目标,目标是你前进时的动力,爱迪生曾说过:“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古今中外,无一例外,那些名留青史、成就大业的人都是有目标的人,目标会给人带来希望,带来成功。
事实上,世间万物都在轮回中寻求目标,也正因为有了目标,世界才能多彩多姿,即便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目标是不会变的,目标永存才会有走向成功、达到目标的动力。
卡耐基箴言:
我们应该计划十年以后的事情,如果你希望十年后变成怎样,现在就必须变成怎样。没有生活目标的人会变成另一个人,因为没有了目标,我们根本没法成长。
——卡耐基
2。先实现“小目标”,再完成“大目标”
有一个看似很难回答的问题:“怎样吃掉一只大象?”而实现一个大目标就像吃掉一只大象般有很大的难度。
这里可以告诉你,吃掉一只大象的方法就是“一口一口地去吃”。同样,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从第一个目标开始做!世界上没有任何捷径能够一步登天,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的稳,走的高。
也就是说,结合你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把这一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会使你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你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严格按计划执行。正如建造房子一样,先由建筑设计师绘出一幅蓝图,再由建筑队建造。在蓝图上,家中的各个摆设都要清楚地画出,一切都要设计得井然有序。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分段实现大目标,确实有发聋振聩的启迪。受英国作家科贝特的影响,格拉顿渴望成为一名大作家,断然辞掉报社的工作要一门心思从事创作。由于没有工薪交不起房租,他白天不敢露面,只好在大街上徘徊。至于何时能写出自己的大部头,他感到有些渺茫,不由得丧失了坚持到底的信心。
格拉顿当记者的时候,曾采访过俄国著名歌星夏里宾。一天,两个人在42号街不期而遇,格拉顿忍不住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夏里宾没有对此发表意见,而是转移话题说:“我住的旅馆在103号街,咱们一块走过去,你看怎么样?”
格拉顿不胜惊讶地说:“103号街,我哪能一下子走这么远的路?”夏里宾随声附和说:“是呀,从这到103号街要过60个街门,少说也要步行2小时。那就别去我住的旅馆了。你看再往前走6条街,到贝里射击游戏场玩玩怎么样?”
格拉顿接受了夏里宾的建议,两人很快来到游戏场,站在那早看了一会热闹,又接着往前走。到了长纳奇大戏院,夏里宾热情不减地说:“现在距离中央公园只有5条街了,我们到那去行看好玩的猩猩吧。”就这样走走停停,一路上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地就到了103号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