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希尔说过:“一旦思维插上想像和自信的翅膀,它就会无所不能。”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你主动打开思考问题的阀门,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善于创新,另辟蹊径。便会突破逆境的桎梏,化腐朽为神奇。把独木桥走成阳关道。从而会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有一位学者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能拯救自己,始终陷入一种痛苦的挣扎中呢?就是因为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却无健康的大脑,没有认真思考的能力,就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和时机寻找一条有创意的道路。创新思考是你在万般无奈时、沉思默想时意外的发现,是一种精细的观察,是一种才智的爆发!”
名人视线
人手一支的圆珠笔
1914年,马赛尔·毕奇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古城都灵。因为他父亲是一个工程师,喜欢旅游,毕奇就在旅行中度过了童年,这使他变得富有探索和创造精神。18岁时,毕奇兼职推销手电筒,积累了丰富的推销经验。
毕业后,毕奇到了法国最大的制笔公司——斯蒂芬公司,担任生产经理。毕奇在那里熟悉了制笔的技术和业务流程,他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生产物美价廉的一次性圆珠笔呢?”
当时,市场上流行的是多次性圆珠笔,质量好的在10美元左右。毕奇发现,因为这种笔价格贵,人们用坏后也不舍得扔掉,总是想方设法把它们修好。能不能生产一种不用修理,用一次就扔掉的笔呢?毕奇认为关键就是要把成本降下去。
1944年下半年,毕奇与他的朋友埃沃德·巴福等筹集1000美元,在巴黎郊区买下一间破旧的房子,开始研究和改善一次性圆珠笔。毕奇的目标是发明既便宜又可靠的一次性圆珠笔,使它在用完之前一直性能良好,而用完后可毫不可惜地扔掉。
经过4年的努力,毕奇发明了第一支毕奇圆珠笔。1950年,毕奇制作了第一个一次性圆珠笔模型,试图把他的技术卖给一些制笔公司。
威特曼公司是美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公司,毕奇提出,只要他们付给他一笔费用,就可以转让他的发明。但是,制笔公司根本就不考虑,他们对毕奇的发明不屑一顾。毕奇一气之下,决定自己生产一次性圆珠笔。为了降低成本,毕奇购买了一流的加工设备,用生产流水线来生产一次性圆珠笔。就这样,毕奇发明的一次性圆珠笔,售价仅每支29美分。1953年,毕奇在巴黎介绍他的一次性圆珠笔时,引起了轰动。产品推向市场后,因为物美价廉,方便实用,很快成为了畅销品。
在3年内,毕奇的圆珠笔日销量达到25万支,这使其他制笔公司一夜之间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市场,叫苦不迭。很快,毕奇又把眼光对准了国外市场。他通过英国的比罗·斯尼公司,迅速占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的市场。1958年,毕奇收购了美国的华特曼钢笔公司。10年内,毕奇的圆珠笔在美国的销量达到3亿支,每个美国人平均拥有一支半。
只有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而正确、新奇的思考,正好为你提供这种本领,能引领你扩展自己的事业。毕奇因为正确的思考,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一切科学发明、技术革新、文艺创造,都离不开创造想像。而创造想像的产生,需要下列条件:
首先是原型启发。原型启发的事例在各种创造发明中屡见不鲜;通过联想可以把旧有表象结合起来,或把旧有表象典型化而产生新形象,这往往得从其他事物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其次是灵感出现。灵感是人的全部精神力量和高度积极性的集中表现,它同人的创新动机和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寻觅和探求新知识直接联系着。在灵感状态下,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创造活动对象上,意识十分清晰而敏锐,工作效率达到意想不到的高水平。
只有经过积极、正确的思维,想像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超前想像力、科学的想像,应具有对未来事物进行正确预见的能力。要具有这种能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ピ诙阅壳白纯鼋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见到将要出现的某种变化。要知道,一种事物的静止总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在预见到将要出现的变化时,要真切地在大脑中浮现某种场景,并同时看见自己正在干什么。在迈向成功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预见性想像让我们捷足先登。
我们要善于通过大量信息,及时、科学、准确地把握机遇到来的各种征兆,并加以利用,获得事业的成功。预见性想像力就我们的大脑而言,越用方能越灵敏。预见性想像力具有使人一夜之间功成名就的魔力。
创造构想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有大量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创造构想的思维就越活跃。就像有丰富经验的医学家对疾病的判断能力就强,有经验的飞行员能根据发动机微小的变化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创造构想需要以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为基础,但并不是说只有等知识经验积累到自认为非常丰富的地步才能开始创造。比如,过河需要桥或船,如果发现了桥,何必还要去造船呢?为了准备“攀登”,必要的基础知识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总是怕东西不够用,样样东西都去学,那什么时候才算学到头呢?知识无限,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在短暂的一生中,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只有早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有针对性地去补充自己所缺的知识,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创造性思维构想的产物有时如同火花闪现一样,稍纵即逝。这种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就是灵感。所以说所有的灵感都源于直觉。物理学家普朗克说:“每一种假说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而想象力又是通过直觉发挥作用的,但直觉常常变成一个很不可靠的同盟者,不管它在假说时是如何不可缺少。”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随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时,可能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善于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产物,把它迅速而准确地记录下来,进行思维加工与实践检验,可能收到很有价值的成果。
只要你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认识并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你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并且在所进行的创造中获得无穷的乐趣!要成大事,首先要做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充分利用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你就会在拼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创新能“救活”自己的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投石问路者,或难或易,或明或暗,或悲或喜,仿佛不停地挣扎在一个个“陷阱”之中,因此我们要用有效的创新点击人生火花。谁抓住创新的思想,谁就会成为赢家;谁拒绝创新的习惯,谁就会平庸!这就是说,一个有着思考创新习惯的人,绝对拥有闪亮的人生!
生活需要信仰,一个有信仰的人,跟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截然不同,后者浑浑噩噩;前者有追求,有理想。在众多信仰当中,思考创新是最独特的,也是最有效的。这种生活信仰,能帮助你找到一份理想的事业。
生活中的思考创新对于人才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以求职为例,职业的多样性,给每个求职创意的人提供了可能。假如你认为只有一种职业适合自己,你的这种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它本来就缺少创意,仅仅是一种不愿努力改变自身被动状态的懒惰心理而已。
工作唯有改变才能创新人生。这就是说,现代人试图改变人生的方法就是把智慧用在工作的创新中,力戒一种工作适合于己的观点。用不同的工作挑战自我,就是最大的创新!而这些,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我们应该开动大脑,思考自己的未来,才会有所突破,你的职业人生才会多姿多彩。
要善于思考,要敢于否定前人,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勇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也是创造的萌芽。创造的机制是:由于知识的继承性,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而当某一些经验与这一概念发生冲突时,惊奇就会开始产生,问题也开始出现。而人们摆脱“惊奇”和消除疑问的愿望,便构成了创新的最初冲动,因此“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重要前提。
许多敢于向前人挑战,提出质疑的人,虽然当时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挠和陷害,但他们的精神,他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却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人们。我们应把“创新”作为治学精神,不仅仅是要成为创新的代表,而且更应该用创新思考的习惯,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功维他命
想像力如何培养
想像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人缺乏创造性想像力,他就不可能全面地进行学习和工作,也不可能深入地欣赏文学和艺术;如果缺乏创造想像力,他就不可能从事任何创造性的活动,也不可能在任何工作上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如果缺乏幻想,他就不可能看到未来的远景,而成为一个鼠目寸光的失败者。所以应充分重视对想像力的培养。ピ诩忧肯胂窳Φ呐嘌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扩大知识领域,丰富表象储备
想像是在已有的表象上展开的,任何想像都不能离开已有的知识基础。一个人的感性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产生丰富生动的想像。对已储备的知识,要善于在实践中运用,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印象,并在运用中提高想像的积极性。
2。拓宽视野,博览群书
阅读是培养想像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提出不同的要求。文学艺术作品要按作品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同时努力提高阅读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科技读物,应在读懂文字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了解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努力领会所讲述的科学原理、原则,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阅读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类读物,不能死记硬背,要理清头绪,展开想像,做到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尽收腹中。
3。养成想像习惯,参加创造活动
我们的每一个人对周围的一切都应当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特别对周围的事物应当富于幻想。这种好奇心与探求欲望,是值得特别珍惜与爱护。我们应当在他人的帮助下,努力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力争使想像有健康的内容、正确的方向,并且符合客观实际。
换个思路走向成功
灵活的思路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见人所不见,善于突破常规,这就是创造。当一条路走不通并不意味着失败.很多时候仅仅换个思路就能让你走向成功。
名人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