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渴望做好自己的事,从而取得人生的成功。相反,好果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则意味着痛苦。因此,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我到底适合干什么?
人有所长有所短,人人都可以成功。成功之道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控制弱点,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克服弱点上。
有人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你的优势之上,这样你就会成功。
成功需要扬长避短。传统上我们强调纠正缺点,弥补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事实上,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不足时,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了,更何况人的欠缺都比优势多,大部分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
谚语说:“骏马行千里,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是兔子就去跑步,是鸭子就去游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在选择事业的方向上,要遵循扬长避短这个原则。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诚请他去当以色列总统。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犹太国的总统,在一般人看来,自是荣幸之至了。但爱因斯坦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重任。”
人生的诀窍就是发现自己的优势,经营自己的长处,把自己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你所做的不是你擅长的,成功就很困难。我们要将自己宝贵的青春与精力用在自己特长的地方,选择自己最适合做的去发展。
马克·吐温早年做过一段时间的商人,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后来他看到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告终,作家也陷入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遂绝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到1898年,马克·吐温还清了所有债务。
美国著名的演说家,职业顾问戴安·萨克尼克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最好就是成功。”你在规划自己的人生时,一定要选择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
美国广告界巨擘乔安娜自小就喜爱文学,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而且她在很小的时候便立下了志向,做一名出色的作家。高中毕业以后,她便报考了文学系。
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去找寻工作,而是开始埋首文学创作。她在一年之中写了两部长篇小说,但均未被采用。乔安娜并未灰心,她认为是自己的视野太狭窄所致,于是借了一笔钱到各地旅游,增长见闻。每次旅游后她都会写下散文和札记,但被报社采用的机率仍然不高。
这时,由于她的长期入不敷出,亲友便开始反对她的追求,劝她将创作当成业余爱好,去找一份工作做。乔安娜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同意了。她有很好的文字基础,很快就在报社找到了一份记者工作。但她对文学创作仍念念不忘,对记者工作极不用心,没多久就被解雇了。
一年中她数次失业,情绪也因此而低落,她的作品质量更是每况愈下。这时,她开始静下心来分析当作家所需要的多种因素。终于她认识到,要成为作家除了努力以外,还要有机会、阅历、思想等许多条件,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天赋。
乔安娜决定放弃当作家的念头,开始从事广告文案创作。由于她的文学底子很强,很快地就在广告界崭露头角,最后成为有名的广告策划人。
她曾对记者说:“人都有擅长与不擅长的东西,看你如何去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人能否有特别的专长则取决于个人的自觉,这就要靠你自己去发现并将它发展,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从她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成功绝非仅是靠拼命努力就能获得,它需要与专长结合起来,这至少让你少走弯路。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优点。若是我们违背自己的本质,不尊重自己的独特性,那么不论我们怎样努力,我们永远和成功绝缘。该做老师的人却去创业做老板,该做管理员的人却去做推销员,该做律师的人却去做医生。假如你不清楚自己的本质,不明白自己的特长,那么你很可能做出不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时,一定要认真、慎重地问自己:“我到底能干什么?”想好自己适合干什么,不要盲目行事。
经营自己的长处,就会给生命增值。世界上的事业千万种,总能找到自己的发展天地。一个人能够认识自己,找准人生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走向成功。
确定人生目标
人生最可怕的敌人,
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
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成功只属于少数人。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成功呢?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这种弱点使他们被永远地拒绝在成功的大门外。
古罗马哲学家小塞涅卡说:“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颗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一个人只有先有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哈佛大学曾经对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调查报告,他们询问在应届毕业生中有多少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结果只有3%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写在了日记本上,他们把这些人列为第一组。另外有13%的人在脑子里有人生目标但没有写在纸上,他们把这些人列为第二组。其余84%的人都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的想法是完成毕业典礼后先去度假放松一下,这些人被列为第三组。
10年后,哈佛大学又把当初的毕业生全部召回来做一次新的调查,结果发现:第二组的人,即那些有人生目标但没有写在纸上的毕业生,他们每个人的年收入平均是那些84%没有人生目标毕业生的两倍;第一组的人,即那些3%的把明确人生目标写在日记本上的人,他们的年收入是第二组和第三组人的收入相加后的十倍。也就是说,果那97%的人加起来一年挣一千万美元,那么这3%的人加起来的年收入是一个亿。
这个调查很清楚的表明,确定明确人生目标并写在纸上的重要性。那些97%的毕业生看到这个结果后都大为吃惊,他们很后悔当初没能花点时间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很清楚的写在笔记本上。
这个调查揭示了什么?成功的秘密就是设定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功能,使一个人的成功超过平常人十倍,百倍。请你多看一些成功人物的传记和人生故事,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成功者的成功,首先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好像一条船在海里漂荡。因为没有它的目标港,那么不管这条船漂了多久,有多少经历风浪的经验,它始终不会到达目的地。一个人不论有多么聪明,有多高的学历,人生阅历多么丰富,只要缺乏人生目标,他一生肯定难成大事。
想成功,就必须确定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去做。没有明确的目标是人生一大悲哀和痛苦。人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生活这条船往哪里去,可能要浪费你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光。等你离开这个世界时才醒悟出这个道理,那就太晚了。
目标是人生的起点,推动你向着人生的最高点前进;目标是一盏明灯,照亮你的生命;目标是一方罗盘,给你导引人生的航向。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一个人无论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是在绕圈子。
很多人感叹:“如果能够重新再来一次,我将做……”,“如果我再年轻几年,就能做更多的事……”因为当初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错过了许多人生的乐趣,生命里有了很多的遗憾。
设定目标是成功的开始。无论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你都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坚持着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你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憧憬和希望,能够时刻以一种乐观向上的姿势迎接挑战,就算跌倒也会很快找到爬起的支点,一步一步地向成功迈进。
只要你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整个世界都给你让路。
不断修正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