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职场为人处事之道 > 第十一章 多个心眼别掉入职场陷阱中(第3页)

第十一章 多个心眼别掉入职场陷阱中(第3页)

某人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自找麻烦。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若无其事。

某人有阴谋诡计,你却参与其事,代为决策,帮他执行,从乐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而从悲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你虽然谨守秘密,从来不提及这件事,不料另有人识破机关,对外宣告,那么你也无法逃掉泄露的嫌疑。你只有多亲近他,表示自己并无二心,同时设法侦察泄露这个秘密的人。万一对方对你并不十分信任,你却极力讨好他,为其出谋划策,假如他采用你的方案,而试行的结果并不好,一定会疑心你在有意捉弄他,使他上当;即使试行结果很好,他对你也未必增加好感,认为你只是偶然发现,不能算你的功劳,所以你在这个时候还是沉默为好。

一言可以兴邦,也可以乱邦。所以有“心眼”的人,对人总是唯唯诺诺,尽可能做到三绒其口,以防被人当枪使。

朋友间不要“哥们儿义气”

中国人向来都把“义气”看得很重,许多人喜欢互相之间称兄道弟,醉心于哥们儿义气式的友谊,喜欢依照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侠客”们“拜把子”式的朋友关系,并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其实,真正的朋友并非是这种讲哥们儿义气的朋友。

什么是义气呢?从字面上讲,就是主持公道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则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朋友之间要不要讲点“义气”呢?要!能不能讲“哥们儿义气”呢?不能。

从历史角度看,历史上对于讲义气、杀富济贫等英雄行为,也给予了热情的赞扬。朋友间的友谊也是同讲义气紧密联系的。大家都熟悉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部“义气传”。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也是历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毋庸讳言,“义气”作为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道德观念,曾经成为劳动人民团结互助,反抗封建统治的重要精神纽带,在历史上是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作为哥们儿义气来讲,它却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行为。

哥们儿义气往往也是以维护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为了报恩或复仇,不惜牺牲和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对不是自己的“哥们儿”则不讲感情、不讲友谊,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害人、害己、害社会。

所谓“哥们儿义气”,就是为了朋友私情而抛弃原则的一种狭隘义气,说到底,是建立在利己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你对我有恩,我对你有义,你给我好处,我给你报答,就是这么一种交换关系而已。因此,给有“哥们儿义气”的同志送上陈毅元帅的一句诗以劝勉:“难得是净友,当面敢批评。”

曹某某,男,51岁,原北京市门头沟区某镇财政所所长、小康办主任。2002年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提起曹某某,在门头沟区有很多人都知道。他担任镇财政所所长多年,又负责该镇招商引资工作,手中着实有点权力。为人又喜欢交朋友,愿意给朋友帮忙,因此,他在社会上交了许多“朋友”。“朋友”们提起曹某某也都竖起大拇指,认为这个人“够义气”。

2000年8月的一天,曹某某的一个朋友找到他,提出借一笔钱,为朋友帮忙注册一个公司,并许诺,该款用不了几天就还。曹某某虽然心里为难,但为了给朋友帮忙,还是从镇财政所提取了一张50万元的支票交给了朋友,朋友用此款为他人注册了个人公司后将款归还给他,2002年此事被揭发。

在检察人员对其进行讯问时,曹某某说出了心里活。他本人从事财务工作多年,明知将公款借给个人违反财经纪律。但出于哥们儿义气,为朋友帮忙,丧失了原则,做了糊涂事。此时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干部,为什么会沦为犯罪分子呢?曹某某从一个农民到国家干部,靠的是自己的积极努力和群众的信任。刚当上财政所所长的那段时间,他也确实是兢兢业业工作的,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肯定。他的变化是从负责该镇招商引资工作开始的。

工作性质决定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经常需要请客送礼吃饭,也经常被别人请。在迎来送往之中,曹某某找到了被追捧的感觉,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时间长了,有些人就成了“朋友”。但这些朋友其实看中的是他手中的权力,图的是能帮忙办事。可曹某某当时哪里会想这些的,他倒是真的拿这些人当起了哥们儿,反把纪律和原则放到了脑后,哥们儿有事哪能不帮忙?为了给哥们儿帮忙,他不惜违反制度、纪律甚至法律。他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将公款借给他人使用,在赢得了面子和“朋友”赞誉的同时也把自己送进了牢房。

虽然此时此刻曹某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法律的威严,甚至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但法律是无情的,他不得不咽下自己酿造的苦酒。曹某某一案再次向世人敲响了警钟,要慎用手中的权力,哥们儿义气要不得,违法犯罪的事干不得。

真正的朋友不是讲哥们儿义气,而是患难与共。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在你受伤时,会在第一时间找到你,然后什么都不说,就静静地陪在你的身边。等你哭完,他会告诉你,让你擦干眼泪,然后坚强面对。真正的朋友会给你足够的空间,他不需要你在他面前像张白纸。但他却会努力地了解你,直达你内心深处。在你愿意把秘密跟他分享时,他会静静地听,并且为你守口如瓶。真正的朋友会在你骄傲自满时,毫不留情地泼你冷水;会在你沉溺于美好的幻想中不能自拔时,残忍地将你拉回现实;会在你功成名就时,默默地替你祝福。真正的朋友在彼此的面前,是不需要隐藏什么的。开心时,你们会夸张地大笑;悲伤时,你们会毫不掩饰地大哭;受了委屈时,你们会生气地破口大骂那些人。因为你们知道,在彼此的面前,你们不需要矜持,不需要坚强,不需要忍气吞声。你们知道,在彼此的面前,只要做自己就好。

真正的友谊,好似一杯醇酒,越久越浓;好似一杯淡水,越淡越真。真正的友谊不需要频繁的接触来维持,即使不见面,彼此心中牵挂祝福,不也很美吗?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华丽的点缀,正所谓“礼轻情意重”,即使只是互赠一片落叶,彼此心中也已能深刻体会到友谊的可贵。最真的友谊莫过于彼此坦诚相待,倾诉心中的喜忧;真正的朋友是互相帮助,患难与共。请记住:朋友之间需要真正的友谊,但不需要哥们儿义气。

做人不能太单纯

一般来讲,做人单纯本身没有错,而关键是面对社会关系复杂的今天,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要学会懂得伪装自己,以防被人欺诈被人骗。做人表面天真可以,但内心一定要留点心机。

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性质如果看来是善的,那是他努力装扮成这样的,人性本来就是恶的。这就是著名的性恶论,它也告诉人们做人要有心机,必须适度地伪装自己,以防被恶人所害。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时的确要谨慎小心,要考虑一些防范对策,预防万一,否则事情发展到非常糟糕的程度时就为时晚矣。

生活中,人们都不喜欢谋略意识强烈的人,也就是心眼儿太多的人。然而,在现实社会里,欺骗、狡诈的人大有人在。大到国家之间的争端,小到个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这种欺诈无处不在。因此,与其说欺瞒他人的行为太卑鄙,倒不如说吃亏上当的人太单纯、太大意。

人的一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当然,为人并不需要自己去欺骗别人,但是,社会上鱼龙混杂,到处都是陷阱、圈套,必须小心提防。此即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知你是否见到过乌龟在遇到天敌时如何保护自己?当人开始抓乌龟头,这个家伙便将头和爪子全缩进了壳内,这样它装死足足几分钟后才慢慢将头伸出来张望,等敌人走了,它才敢爬动起来。也许,你也听说过兔子蹬鹰的故事,鹰的眼睛锐利,在高空中便能看清地面上的兔子,而此时兔子并不慌忙,它就顺势打个滚,装作死去,鹰一个俯冲下来,本想这下可抓住兔子了,可是奇迹发生了,当鹰到达地面伸开双爪时,兔子却一跃而起双爪猛抓鹰的胸肚部位,鹰悲鸣几声,带着伤痕逃离了地面。

以上两例都是发生在自然界里的普通事。也是两类不同的以欺诈对手而求生存的实例。在人性的丛林中,人人都想战胜对手,当敌我力量悬殊较大或势均力敌时,用反间计或欺诈对方,会使对方上你的当,处于你的摆布之中,而你此时,就成了狩猎的猎人了。当你的力量处于优势时,也不妨采用一下欺诈的战术,这样会使你事半功倍,达到目的。总之,欺诈是一种计谋。

欺诈并不是什么违背伦理的罪恶。凡是有利于自己的生存,有利于个人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都是正当的,合理的。西方哲人曾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话不无道理,既然我们存在,我们就有理由去生存、求发展,而一切对自我的压抑和对存在的摧残则应当被看成为罪恶。

另外,竞争的特性也决定了欺诈的必然性,竞争使得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竞争也使得我们每个人必须以自我为中心,必须永远走在同伴的前面,否则优胜劣汰的法则便不会饶恕我们。欺诈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1。利用人性的弱点,以利诱人

人是逐利的动物,无论大利小利他都不会放弃的,当然他也会考虑自己的成本和风险。但更多的情况下他还是不怕风险而敢于铤而走险的。而这时,你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其利而诱之。世上任何给予都不是白给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利诱人,比较常见而且也易成功。

2。声东击西,制造假象

这种方法就是要在对方对现有信息颇为迷惑之时,故意发布的一些让对方上当的信息,当然这些信息对敌人来说可能得之不易或认为准确可靠而极其有用,所以才使用它。要做到假做真时真亦假的境界,这样假象也便被认为是真的了。

3。诈死和装败

若诈得像,装得真,则可以认清对方的判断,制造对方判断的负担,并使其做出错误的判断而踏人陷阱。此法可助长对方的气焰,使其松弛警戒,而你则趁此寻求生的契机;另外还可以解除对方对你的压力,因为他巴不得解下心头的重担,你的诈死装败也正好制造了他们心理上的借口。

《庄子》中指出:“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就是说,因利害关系相结合的人,在遭遇困难逆境时,很容易背弃对方。与此相反,“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以天属者”是指彼此结合的关系是建立在极为信赖的基础上,这种朋友关系即使在逆境中,也会经得起考验,彼此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