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想在辩论桌上说服他人时,除了要使自己的语言信号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对方,分析对方的性格,因人而异采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进行说服外,最重要的还是先造成良好的形势,使对方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我们的提议,这样幽默的说服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就很可能因基本条件不充分而导致辩论失败。大智若愚,巧避锋芒。
辩论中也可以通过运用“装傻”的幽默技巧巧避对方锋芒。在辩论过程中,可以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清楚对方的话,或者装作没弄懂对方的意思,以便巧避锋芒,避免尴尬。它的特点是:辩论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装傻来打击、转移对方的辩论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帛,并能够寓反击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辩论中,这种方式往往被一些辩论高手使用。例如:
195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赫鲁晓夫在与尼克松的会谈中激烈地抨击了这个决议,并且怒容满面地嚷道:“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玩意更臭的了!”
尼克松曾认真地看过赫鲁晓夫的背景材料,得知他年轻时曾当过猪倌,于是他盯着赫鲁晓夫说:“恐怕主席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屎更臭,那就是猪粪。”
ピ诒冉险式的辩论场合,作为国家元首,赫鲁晓夫肆无忌惮,出言不逊,有失体面,他明显是想为尼克松设置窘迫局面。好在尼克松幽默诙谐,暗藏机锋,装作没弄懂对方的意思,实际上却进行了巧妙的还击,打击了对方的气焰,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也避免了辩论成为市井中的吵架撒泼。
尽管假装糊涂法有很多的妙处,但有时也很难在复杂的场合取胜,这就要求在这些场合对自己的“糊涂”来一个聪明的注脚。看下面的这则小幽默:
オケB拚在路上走着,忽然窜出一强盗,用手枪对着他说:“要钱还是要命?”
“你最好还是要命吧!”保罗说道,“因为我比你更需要钱!”
フ饫铮保罗的上半句回答显得很糊涂,遇上歹徒,恐怕谁也会保命的,其后一句才点出真意。
装傻实际上是大智若愚。辩论中,装傻可以使人自找台阶,化解尴尬局面;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傻得可爱,“疯”得恰到好处。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大智若愚的幽默力量取得辩论的成功。
6.环顾左右,迂回入题
“顾左右而言他”,是大家都熟悉的谚语,也是一种幽默的辩论技巧。一般人在辩论刚开始时都懂得运用这种“环顾左右、迂回入题”的幽默辩论策略,一般不会一碰面就急急忙忙地进入实质性谈话。双方人员也都表现得彬彬有礼,言语轻松。因此,双方有足够的时间协调一致。
在辩论过程中,随着辩论的深入,双方内心都会越来越忐忑不安,尤其是当辩论陷入僵局时。这时,可以运用“顾左右而言他”的幽默辩论技巧消除双方尴尬状况,稳定自己的情绪,使辩论气氛变得轻松、活泼,从而打破僵局,掌握主动权,为辩论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它将是你获得成功的一种重要策略手段。
オナ澜绲谝晃慌大使柯伦泰曾被任命为苏联驻挪威全权贸易代表。一次,她和挪威商人辩论购买挪威鲱鱼。挪威商人出价高得惊人,她的出价也低得让人意外。双方开始讨价还价,在激烈的争辩中,双方都试图削弱对方的信心,互不让步,辩论陷入僵局,最后柯伦泰笑着说:“好吧,我同意你们的价格。如果我们政府不批准的话,我愿意用自己的工资来支付这个差额。但是,这自然要分期付款,可能要支付一辈子了。”
挪威商人在这个辩论对手面前无计可施,只好同意将价格降到柯伦泰认可的水准。
タ侣滋┰擞糜哪巧妙破解了辩论的僵局,最终使对方接受了己方的条件。
婉转提问也是“顾左右而言他”幽默技巧的一种。这种提问是用婉转的方法和语气,在适宜的场合向对方发问。这种提问是在没有摸清对方虚实的情况下,先虚设一问,探出对方的虚实,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出色的辩论大师总是工于心计,巧于言辞,在辩论桌上运用自己的口才和幽默与辩论对手展开智慧谋略的较量。
在辩论中,要想顺利使用“顾左右而言他”的幽默辩论技巧,还必须密切观察对方态度的变化。身体动作、手势、眼神、脸部表情和咳嗽等,都能成为合用的幽默素材。有时辩论者有意识地用这些形体动作代替有声语言,特别是在不允许或不宜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如咳嗽,有时表示紧张不安,有时用来掩饰谎话,有时表示怀疑或惊讶。但是,在某一时刻,一个举动又不仅仅表示一个意思。这就要求辩论者善于联系对方的态度和言谈举止加以辨别。
7.适时自嘲,活跃气氛
幽默,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之一。由此可见,能自嘲者必须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
自嘲是一种高级的幽默技法,更是一种胸怀宽广的体现。周国平说过:“自嘲就是居高临下地看待自己的弱点,从而加以宽容。自嘲把自嘲者和他的弱点分离开来了,这时他仿佛站到了神的地位上,俯视那个有弱点的凡胎肉身,用笑声表达自己凌驾其上的优越感。”可以说,一个能够自嘲的人必须具有非常广阔的胸怀,一种超然于物外的豁达,一种不甘平庸的境界。
自嘲这种手法是缺乏自信者所不敢使用的,因为你需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博得他人一笑,从而化解尴尬或者博得大家的喜爱。
自嘲,不仅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更是一种悲悯的情怀,它是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缺失和过错而求得和谐的高贵品质。
自嘲,随着它运用场合的不同、认知的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辩论中,恰当使用自嘲的方法,能够使自己在辩论中掩饰失态和尴尬,显示自己极深的生
活修养,能够活跃辩论场面气氛,愉悦人心,赢得听众,同时又兼具嘲笑对方的作用。
“娶个好女人,你会很快乐;娶个坏女人,你会成为哲学家”,是人们关于苏格拉底的笑谈。事实就是这样,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个泼妇,常对他发脾气,而苏格拉底总是对旁人自嘲道:“讨这样的老婆好处很多,可以锻炼我的忍耐力,加深我的修养。”一次,苏格拉底的老婆又发起脾气来,大吵大闹不肯罢休,苏格拉底只好退避三舍。他刚走出家门,那位怒气难平的夫人突然从楼上倒下一大盆水,把他浇得像只落汤鸡。这时,被围观的苏格拉底仍然不慌不忙地说:“响雷过后必有大雨,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在辩论中,慷慨陈词、情绪激昂,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令其手足无措,这固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是,如果对方也激情饱满,侃侃而谈时,双方势均力敌,容易使辩论成为争吵。这时,你若采取“钝”的战术——调侃术。将会收到更好的说辩效果。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有幽默感的一位,而且,他常常通过自嘲来达到雄辩的目的。
一次,林肯为了黑奴的解放与美国作家废奴运动领袖道格拉斯发生了争执。进行辩论时,道格拉斯说他是两面派。人们都知道林肯的相貌很难看,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于是林肯幽默地说:“现在,请听众来评评看,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你认为我会戴这副面孔吗?”
听众和道格拉斯,都被林肯的话逗笑了。
作为总统,一国之元首,位于政治旋涡的中心,经常遇到非礼的语言、难缠的对手、棘手的问题、突发的事件等,如果处理不当,轻者会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重者会使对方大造舆论使自己威信扫地。而林肯在复杂的情况下,以机智幽默的语言、从容大度的姿态,应付着各种难堪的局面,对付各种难缠的对手,使他在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林肯调侃自己的幽默说辩术,是一种高妙的应变技巧。他用闪烁着智慧的目光看社会、看人生、看自己。他把自己作为调侃对象。并不是自轻自贱,更不是“展览”缺陷,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豁达开朗,显示出他深刻地洞察生活,客观地理解生活的敏锐和聪颖。
自我调侃和通常人所追求的自我尊重的心理惯性恰恰相反,因而显得怪异。但是,自我调侃的本意,并非自我嘲弄,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具有“表里相悖”“言此意彼”的特点。这是因为,这种调侃并不是全真的,而是半真半假,有时甚至是虚构的。但是,自我调侃其中也有些真的成分,你却把它看得很轻松,很不当一回事,不管是你的优点还是你的缺点,这就显得你有特别的胸襟。
嘲笑自己的缺点比嘲笑他人的缺点高明之处在于把对自己的珍爱和对自己的贬抑结合起来,以主动贬抑体现自己心灵的纯净。而对别人的调笑却不能表现这么强的珍爱和贬抑的反差,这么复杂的情感结构。当你当着众人调侃自己时.通过调侃表现了你有高人一筹的智慧和广阔的胸襟,从而对自己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
19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台湾电视节目主持人凌峰先生运用调侃术“幽默自己”,创造了极佳的幽默效果,把晚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凌峰先生有这样一段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话:“在我的人生观看来,我认为每个人都在扮演许多次小丑,有的时候是在孩子面前;有的时候是在父亲面前:有的时候是在爱人面前;有的时候是在领导面前。我呢,是在观众面前。”
像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自我幽默,在显示凌峰先生特别宽广的胸怀方面.他获得了更大的自尊。
自我调侃在说辩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自我幽默而对自己产生一种超然的情感,更为直接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你瞬息摆脱令人尴尬的窘境。尤其是当你莫名其妙地被别人当做取笑对象时,惶恐狼狈、恼羞成怒都不足取。你可以敏捷地接过对方打趣的话头,让它对准自己,来个以退为进,“自我调侃、幽默自己”。这样,当幽默的主体与客体融合在一起时,你略胜一筹的调侃术,就会使你变被动为主动,你也就成为幽默的创造者,从而进入愉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