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卷入婚恋多年的女子,迟迟不能走出这个其实对她来说已经是苦远多于甜的关系。她说:“我忘不了那些他曾经给过我的浪漫、深刻的爱的感觉。”
另一个女人的男朋友感情出轨多次,尽管痛苦她却始终不愿分手,她说:“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要分手,我不甘心!”
当爱远走,放弃和放手都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无法忘却曾经有过的美好,无法相信现实,而让更多的痛苦压在自己的肩上、心上;让自己和对方一起痛苦,究竟是否惩罚了对方也许还是未知数,但是自己绝对是被惩罚最重的一个。因为你剥夺了自己重新享受快乐和幸福的权利。
放手,让爱的人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这却是唯一的良药。否则,我们就会处在无休止的痛苦、气愤和沮丧之中。
所谓放弃和放手的艺术,并不单只在爱情消逝的时候适用。事实上,当爱情还在的时候,就懂得放手的道理,往往是更积极的治本的方法。
从小到大,在每一段关系里,我们都是在寻找着一方面与人连结、一方面与自己连结的双向路线。也就是说尽管再亲密,我们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空间。亲子关系、家人关系、朋友关系都如此,爱情关系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失去了这样的空间,我们很快就会觉得被束缚,觉得窒息,觉得痛苦。
因此,当爱还在的时候,懂得适当放手,给爱一个空间,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实,如果仔细而深入地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在爱时仅仅要求双方粘在一起,往往是因为害怕、因为缺乏安全感、因为嫉妒、因为要把自己生命的责任和重量交在对方身上,而不是因为爱。
放手,给爱以空间,就像纪伯伦在《先知》中所说的:“在你们的密切结合之中保留些空间吧,好让天堂的风在你们之间舞蹈。彼此相爱,却不要使爱成为枷锁,让它就像在你们俩灵魂之间自由流动的海水。”
有一个词叫“全身进退”。大概意思是指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在付出的时候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在离开的时候毫无牵挂地抽身而去。古人都知道“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在真正的生活中,这种全身进退的理想状态,不知道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现实里的情况是,我们往往在付出的时候不够彻底,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担心别人的看法,担心自己的眼光,担心现实里的矛盾,甚至担心一个无足轻重的细节的完美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百分之百的热情似乎总没有像内心期待的那样出现过,它们都被消耗在了各种各样的顾虑里。所以到了最后,我们只能矜持地微笑,节制地用情,吝惜地计算。
我们也往往在离开的时候,不能够潇洒地掉头就走,而是一顾三叹,余情未了,在决定离开的第一秒钟里就开始痛恨或后悔。甚至是在以为自己早已全身而退的时候,却在一个似曾相识的地方和时刻不可阻挡地想起那个人、那件事,而后觉得像被杀伤性武器击中,痛心得泪流满面,心碎难当。
有人说爱的反面其实不是恨,而是淡漠。这真是一句真理。爱一个人的时候,情感都是激昂的。他关心你,你便想以十倍百倍的爱去关心他;他拥抱你,你便想以更多更有力的拥抱去回应他;哪怕是他犯了什么错有了什么失误,让你对他恨得牙痒痒时,你也会想用尽全力狠狠地去揍他,掐他,打他,反正无论如何,都绝不会无动于衷地不理他。
除非是爱到殚精竭虑,爱到心灰意冷,爱到彻底绝望,心中已经不再有灿烂的火花,甚至连那些燃烧过后的草木灰的温度也没有。这种时候,想不淡漠都难。从此对你形同陌路,对你的一切也不再有任何的回应。没有余恨,没有深情,更没有心思和气力再做哪怕多一点的纠缠,所有剩下的,都只是无谓。有一天当你发现对于过去的一切都不再在乎,它们对你都变得无所谓的时候,爱肯定也就消失了。
所以,你要知道,恨你,是因为爱你;淡漠你,是因为不再想记起你。
全身进退,意味着在爱的时候,你要用尽百分之百的感情,哪怕是争执,哪怕是吵闹,你也千万别不理我。因为不理不睬意味着淡漠,意味着你的心里不再有我的位置。千万别假装淡漠,在假装淡漠的时候,你一定更心痛,那是因为你依然爱着。
没烦恼的智慧:
全身进退,意味着在不爱的时候,你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放下,千万别回头,或是在夜深时分还想着留条短信安慰我。你要知道,任何一点不干脆的情结,都会让我像一个溺水的人一样拼命拉住你的衣襟,以为牵住了最后的希望,让你无法彻底离去,把曾经美好的感情都拖累成厌倦。
◎有时只有放弃才能前行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时时刻刻都在面临放弃和被放弃。但你必须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探索都能发现鲜为人知的奥秘,并不是所有的跋涉都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并不是每一滴汗水都会有收获,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美丽的结局。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明白这点,也许你就会在失败、迷茫、愁闷、面临“心苦”时,找到平衡点,找回自己的人生坐标。
从前有个孩子,手伸到一只装满榛的瓶里,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大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抽出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这时一个旁人告诉他:“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抽出来了。”
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只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就会为自己带来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放弃是一种智慧。尽管你的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不容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如把眼前的一大堆食物塞进嘴里,塞得太满,不仅肠胃消化不了,连嘴巴都要撑破了!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我们必须依据现实,有所放弃,有所选择。
一位精神病医生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在他退休后,撰写了一本医治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足有1000多页。书中有各种病情描述和药物、情绪治疗办法。
有一次,他受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1000多页,里面有治疗方法3000多种,药物10000多样,但所有的内容,只有
四个字。”
说完,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次。”
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消耗和折磨的全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进了大学”、“如果我当年不放弃她”、“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
医治方法有数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把“如果”改成“下次”,“下次我有机会再去进修”、“下次我不会放弃所爱的人”……
钱钟书在《围城》中讲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但两种人都感到不快乐。先吃最好的葡萄的人认为他拿的葡萄越来越差。把好的留在最后吃的人认为他吃的每一颗都是葡萄中最坏的。
原因在于,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他常用以前的东西来衡量现在,所以不快乐;第二种人刚好与之相反,同样不快乐。
为什么不这样想,我已经吃到了最好的葡萄,有什么好后悔的;我留下的葡萄和以前相比,都是最棒的,为什么要不开心呢?
这其实就是生活态度问题,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如果一生不懂得去选择也不懂得去放弃,那一辈子就永远也没有快乐。
漫漫人生路,只有学会放弃,才能轻装前进,才能不断有所收获。?一个人倘若将一生的所得都背负在身,那么纵使他有一副钢筋铁骨,也会被压倒在地。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懂得放弃小利益,不为小恩小惠所动,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当然,用自己的利益做赌注,即使再小,也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去做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敢于下注。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如果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本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