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世界商道智慧 任学明 > 第5章 行动是金天道酬勤(第4页)

第5章 行动是金天道酬勤(第4页)

就是这样一个玩具业巨人,它的诞生却完全凭着一个已经45岁的女人的一种美好的愿望。罗兰,在她45岁创办快乐公司之前,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电视台记者、教科书的撰稿人以及一本小杂志的出版商。1984年她和丈夫参加了一个在殖民地威廉斯堡举行的传统活动,在那里,她沉浸在当年殖民地的氛围中。圣诞节前,她想给自己两个8岁和10岁的侄女买个既漂亮又有内涵的玩具娃娃作为礼物,但是她没有找到,市场上的娃娃都不是她想要的那种。

突然一天,她脑海里诞生了一种奇妙美好的令人心动的梦想。她立刻给最亲密的朋友写了一张明信片它至今仍保存在快乐公司的档案室。“你觉得怎么样,为9岁的女孩制作一套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书,同时配备穿着不同时代服装的娃娃,以及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演出的附属玩意儿?我并不做新的玩具,只是把殖民地威廉斯堡的美好回忆微缩到让孩子一直喜欢的书和娃娃身上。”

罗兰立刻用一周的时间制作了一份包括系列图书、娃娃服装样式、生产线规划等内容详尽的商业计划书,并以最快的速度开始实施。

最初的时间,罗兰只能小打小闹,用最节约的办法推销,凭借邮寄广告目录和口口相传。4年以后,“美国女孩”的品牌价值上升到7700万美元。有了基础,罗兰开始扩大品牌,推出面向更年轻女孩的婴儿娃娃和配套的《美国女孩杂志》等图书。在随后的5年里,“美国女孩”的营业额以每年5000万美元的速度增长,最终达到了3亿美元。

相信很多人在买不到合适的东西时,都有过和罗兰一样的苦恼。买不到,就说明是个市场空白,就是商机所在。但遗憾的是,商机当前,却很少有人能抓住它。

有时是因为感觉迟钝,视而不见。但更多的时候是,看见了,也想到了,却没有行动。

行动才有结果,行动是梦想的开始,成功需用实际行动来换取。如果你想有所收获,那么最起码要先付出行动,问题就是如此简单。

爱尔兰女作家玛丽·埃奇沃斯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重要,不仅如此,没有‘现在’这一刻,任何时间都不会存在。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能量不是在现在这一刻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趁着热情高涨的时候采取果断的行动,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实现这些愿望的可能了。所有的希望都会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忙碌中,或者会在慵懒闲散中耗掉。”

生活中,有美丽的愿望当然是好事,但一味地空想、观望,非但不会有所收获,而且会耽误了你的进取。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人或事,你也不要在这上面存有幻想。

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们却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很多人甚至连一丁点儿的行动都不愿意付出,只是盼望着天上能够掉下馅饼,多么愚蠢而可悲的事情啊!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赶快启动你的机器,马上行动,不断行动,开始人生的航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将理想与现实画上等号。萤火虫不断地飞舞才会让人发现其光芒,而人就是由于不断行动,才展现出自身的生命力及活力。

人生没有机会让你等待观望。你要选定目标,作出决定,然后不断行动!不断行动才会产生结果,不断行动是一切成功的保证。你只要一步步地去做,你也会惊叹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6.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

每个人都期望幸福,对于成功者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劳有所获。

梅贻琦的父亲梅臣(字伯忱)只中过秀才,后来沦为盐店职员。梅臣生子女各五人,贻琦为长子,1900年(贻琦十一岁)随父母至保定避庚子之乱。秋后返津,家当又被洗劫一空,父亲失业,生活困难。1904年,梅贻琦以世交关系人天津南开学堂读书,成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得意门生。在校期间一直是高材生,1908年毕业时名列榜首,他的名字一直被铭刻在南开校门前的纪念碑上。毕业后,被保送至保定“直隶高等学堂”。

1909年夏,清政府“游美学务处”招考第一批留学生。梅贻琦以优异成绩考取。十月赴美,成为清华“史前期”的第一批学生。抵美后,进入吴士脱工业大学学习电机专业。在校期间勤攻苦读,且省吃俭用,常把节省下来的余钱积少成多寄回贴补家用。1914年夏,梅贻琦毕业,获工学士学位并被选人“SigmaXi”(美国一种专为奖励优秀大学生的组织)。在美期间,他曾担任过留美学生会书记、吴士脱世界会会长、《留美学生月报》经理等职。1915年春回国,于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服务半年,九月,即应母校清华之聘来校任教。1921年,他利用休假机会再度赴美,人芝加哥大学研究物理一年,1922年秋,“遍游欧洲大陆”后返国,继续在清华任教。

1925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梅贻琦担任物理系的“首席教授”。翌年春,教务长张彭春辞职,师生群起挽留,发展成一场“校务改进运动”,成果之一是从这以后教务长一职不再由校长指定,而是由全体教授公选。四月,梅贻琦被公选为改制后的第一任教务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杰出成就都必然与好逸恶劳的懒惰品行无缘。正是辛勤的双手和大脑才使得人们富裕起来。事实上,任何事业追求中的优秀成就都只能通过辛勤的实干才能取得。没有辛勤的汗水,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真正的幸福决不会光顾那些精神麻木、四体不勤的人们,幸福只在辛勤的劳动和晶莹的汗水中。”懒惰,只有懒惰才会使人们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劳动,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任何人只要劳动,就必然要耗费体力和精力,劳动也可能会使人们精疲力竭,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精神空虚、精神沮丧、万念俱灰。因此,一位智者认为劳动是治疗人们身心病症的最好药物。“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更为有害的了。”“一个人的身心就像磨盘一样,如果把麦子放进去,它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如果你不把麦子放进去,磨盘虽然也在照常运转,却不可能磨出面粉来。”只有汗水的结晶,只有辛勤的劳动才会创造出未来。

有些懒惰的人总想干点轻松的、简单的事情,但大自然是公平的,这些“轻松的”、“简单的”事情对于懒惰者而言也会变得很困难、很艰难。那些一心只想逃避责任的懦夫也迟早会受到应得的惩罚,因为这种人总是对高尚的、有利于公众的事情不感兴趣,于是他的私欲、各种卑劣、庸俗的念头就会在他的头脑中膨胀起来,这种人的心思本来可以用在有益的、健康的事业上,结果却由于私心杂念过于膨胀,自己的心智脑力被各种各样琐屑、卑鄙、甚至是幻想出来的烦恼和痛苦白白地耗费了,许多无所用心的人的脑力也是这样白白地浪费了。

青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将来的生活才会有充满快乐、幸福,才是成功的,而获得快乐与幸福的方法之一就是劳动。经常从事一些适宜的劳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一旦离开这种经常性的、有益于身心的劳动,人们就会百无聊赖、无精打采,就会无所事事,精神萎靡不振,进而会头昏眼花,神经系统也会紊乱不堪,久而久之,身体自然会莫名其妙地垮下来,精神也会一蹶不振。千万不要陷入这种状态之中。战胜无聊和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地工作,满怀信心地劳动。一个人一旦参加了劳动,快乐自然就会来到你身边,无聊和单调的感觉就会逃之天天。工作,勤奋地工作;劳动,愉快地劳动,总是去干这样或那样有益的事情。

沈从文曾经长时间从事辛苦的文学创作工作。他自己在回忆这段时光时说,这种辛勤工作使我养成了勤奋、专注、有规律生活等良好习性,这些良好习性使我终身受益无尽。

那些勤劳的人们总是很快就会投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中去,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寻找、挖掘出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青年人要享受成功的幸福,首先得要有勤劳的习惯来付出你的辛劳汗水,只有这样,你才会收获耕耘的快乐。

7.敢想更要敢做

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试一试,就是尝试、体验,对愿望有所行动。“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这是一句简单的谚语,却也揭示了一个道理:迈向成功需要冥思,更需要行动。

有个笑话。一个醉鬼深更半夜跌跌撞撞地往家里走,可连方向都弄错了,竟走到一片墓地里。有一家人明天要给亲人送葬,提前挖了个大深坑。醉汉一不留神掉进了坑里。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爬不上来。正当他准备稍事休息再往上爬时,突然有人冷不妨地在他肩上拍了一下,阴阳怪气地说:“别费劲了,我试过了,你爬不上去的……”这一惊吓非同小可,他以为遇到了鬼,噌!一下子跃出坑外,撒腿跑了个无影无踪。原来拍他的人也是个掉到坑里的醉鬼。

你之所以还仅仅只是在想成功,是因为现状还没有把你逼上绝路,你还得混下去。所以你必须让自己强烈地恐惧你现在的样子,否则,长此以往,你就会像—只放在一锅冷水中的青蛙一样,终有一天难逃苦海,而变成一锅“青蛙汤”的。

决心,强烈的决心,只有你决定改变的心才能帮助你迎向成功。试一试不同于想一想。小马过河的故事众所周知,未踏进河你将永远不知河水的深浅,做任何事都应有试一试的干劲,别因一点困难而退却,人最难得的就是能够迎难而上。鲁迅先生说过,人最可贵的是跨出第一步,坐而等待平安,等着前进,如果能够可以的话,那自然是很好的,但有些人却等到头发花白什么也没有等到,那又如何呢?有个人很懒,看着别人地里今年又是大丰收了,他美滋滋地想:要是我地里种的玉米今年是大丰收,那该多好呀!留一些吃,拿一些去卖,换来钱可以买回一条狗,买新衣,还买……可是在别人忙于耕种施肥时,他在睡觉;别人忙于锄杂草,料理地里种的庄稼时,他还是在睡觉。结果可想而知,当别人获得大丰收,他还是望着地里杂草丛生做美梦。那句话说得好,愿望只是美丽的彩虹,行动才是浇灌果实的雨水。

试一试又要有想一想作为指导的前提。不加思索埋头苦干,那是盲目的举动;漫不经心地蜻蜓点水般地干事,那将事倍功半。俗话说,说到不如做到,但做到首先要想到,必要时还需三思而后行。成功不是拱手可得的,不是努力一次即可迈向终点的。有的同学临近考试时挑灯夜读,结果没考好,愤愤然地说:“太不公平了,我都苦战几个日日夜夜了,结果才得这点分。”可是你扪心自问,平时不努力,几天的努力就能弥补以前的懈怠吗,爱迪生发明电灯,他试了多少次?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记住了:“云彩有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人生的本质在于创造,而创造就是改变人生的行动。由此可见,行动即是人生目标。

内斯美是一位出色的高尔夫球选手,他通常能打出90多杆。后来他有7年时间完全停止玩球。令人惊异的是,当他再回到比赛场时,又打出了漂亮的74杆。内斯美的故事说明,如果我们期望实现目标,就必须首先看到目标完成。内斯美没有玩球的7年是在与世隔绝的俘虏收容所里度过的,见不到任何人,无法做正常的体能活动。头几个月他几乎什么也没干,后来他意识到要保持清醒头脑并活下去,就得采取特别积极的措施。于是,他选择了心爱的高尔夫课程。在其心里他每天都坚持玩整整18个洞。他在心中打球,所花时间跟他在高尔夫球场上玩球一样长。在7年里,他一直在心里玩那完美的高尔夫球,从来没有一次漏打了球。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人要想达到目标,在达到之前,心中就要“看见目标完成”。

行动会增强自信心,犹豫只会带来恐惧。克服恐惧的惟一办法就是立即行动。

跳伞的人拖得越久越害怕,就越没有信心。“等待”甚至会折磨各种专家,并使他们变得神经质。有经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长时间不开口也会紧张得不行。著名播音员爱德华·慕罗在面对麦克风之前总是满头大汗,一开始播音以后,所有的恐惧立即“烟消云散”了。行动可以治疗恐惧,许多老演员也有这种经验,立即进入状态,可以解除全部的紧张,恐怖与不安。一般人则不了解这个道理,他们应付恐惧的常用办法就是“不做”或回避。多数推销员就经常这样,他们经常怯场,结果是越来越糟。克服恐惧的最佳办法,就是立刻就做。不管干什么事,一经决定,就立刻进入状态。

写作、绘画都需要创意、创造力。很多人都是强调还没来灵感。其实,灵感必须在进入状态之后才能产生。不写、不画,不进入创作状态,哪来的灵感。

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雷德里克·波洛常被问到,该如何克服在写作上所遇到的种种障碍与瓶颈?他说:“当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时,就先写些粗糙的草稿。先不管它有多么粗糙、缺点多么多。之后,再回头来慢慢改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