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二虎也提高声音说:“这是弟兄们在御路上做的一笔买卖,听说是增琪将军大人的家眷,刚押回来。”
张作霖假装愤怒说:“混帐东西!我早就跟你们说过,咱们在这里是保境安民,不要随便拦行人,我们也是万不得已才走绿林这条黑道的。今后如有为国效力的机会,我们还得求增大人照应!你们今天却做这样的蠢事,将来怎向增琪大人交待?你们今晚要好好款待他们,明天一早送他们回奉天。”
在屋里的增琪姨太太听得清清楚楚,当即传话要与张作霖面谈。张作霖立即先派人给增琪姨太太送来最好的鸦片,然后入内跪地参拜姨太太。
姨太太很感激地对张作霖说:“听罢刚才你的一番话,将来必有作为,今天只要你保证我平安到达奉天,我一定向将军保荐你这一部分力量为奉天地方效劳。”张作霖听后大喜。
次日清晨,张作霖侍候增琪姨太太吃好早点,然后亲自带领弟兄们护送姨太太归奉天。
姨太太回到奉天后,即把途中遇险和张作霖愿为朝廷效力的事向增琪将军讲了一遍。增琪十分高兴,立即奏请朝廷,把张作霖的部分收编为巡防营,张作霖从此正式告别了“胡匪”、“马贼”生活,成为真正的清廷管带。
没有人天生就能拥有比其他人更耀眼的光芒,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如何吸引他人关注的目光,特别是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应该让自己的名字和声誉附上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使自己超越于别人。这个形象可以是某种个人化的穿着打扮,或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生活逸事,或是由内到外折射出的性格气质。一旦建立起了自己的良好形象,就会在闪亮的星空中占据一席之地。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会有人虽也如惊鸿一般飘然而过,却让你久久回首,难以忘记;社交聚会中,每个人都明艳照人,使尽浑身解数博取注意力,而有人却独领风骚,让人以为他是一个大人物,急于结交。
社会变革的加快,加速了知识更新的步伐。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才能和精力都受时间的制约。错过了时机,知识就会贬值,精力就会衰退。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黄金时代抓住机会,大胆地、主动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若总是“藏而不露”,那就会贻误时机。等到有一天别人终于发现你时,也许早已错过了时机,你的知识和特长已经成为过时的东西。在知识骤增的今天,不管你怎样“学富五车”,也只能在短短时间内保持优势,能不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获得施展的舞台,将成为决定你成败的关键。现代社会是人才济济的社会,可供社会选的人才很多。你既然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么,有谁还愿意放着明摆的别的能人不用,而来花时间考察了解你呢。而且,既然存在着竞争,对于机会,别人就不会同你谦让,而会同你竞争。一旦你失去被选择的机会,别人就会捷足先登,而你只好自叹弗如了。
社会热切需要不同凡响的人物能够挺身而出,他们最好超越一般平常大众之上。因此,永远不要害怕让自己拥有与众不同且吸引目光的特点。惹是生非、受人攻击都好过无人问津、碌碌无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遵循这一法则,实际上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应该带点演员的气质,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导演出一场神秘的戏剧,或正面,或反面。
莎士比亚认为,只有在我们展现出自己的风采、运用自己的天赋"光照世界"的时候,天赋才会成为天赋。那么,你为什么要掩藏自己的才能呢?就让才华的火炬熠熠生辉,用熊熊的火焰照亮这个世界吧!
5.创造出自己的“不可被替代性”
近几年来,“核心竞争力”一词已经成为职场人士经常谈论的热点概念,企业管理者强调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员工也认为拥有核心竞争力是才有生存的本钱。一时间,核心竞争力成为了所有人观注的焦点。竞争力是成功的原因,核心竞争力则是持续成功的原因。
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是职业持续性发展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有的职场人士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态,有的却越来越落伍,竞争力越来越弱。技术层面上,长江后浪推前浪,?管理能力上,又没能适时进行进修,因此警惕职场核心竞争力危机,是职场人士需要适时反省的问题。
通常上班族们总是感觉自己的能力的增长速度在减慢甚至停止,往往是职业危机的一个首要信号,对于30岁以下的职业人来说,这就显得尤为严重。因为在35岁前,职业核心竞争能力必须靠自己主动拼搏才能获得。对于如何摆脱这个发生概率极高的问题,还是要通过职业规划来客观科学地解决,了解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就可以尽快走出这个职业冬天。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各有长,人各有短。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要求自己和别人一样,如果大家所掌握的知识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处于停滞状态。同时我们也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在所有领域都能精通,事实上,个人精力的有限也决定了这是不可能的。真正聪明的人,会根据自身的特点,挖掘自己身上具有而别人不具有或者很少人具有的能力。独一无二的人往往就是最成功的人,那些所谓的天才,就是把自己的某种独特性甚至是某种缺点发挥到极致的人。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寻找核心竞争力就是寻找差异,寻找自己身上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寻找自己身上的个性。美国MIT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说:“我们在招聘时,如果有人大学毕业时考试成绩全部是A,我对他不感兴趣;如果有人在大学考试中有很多A,但间有两个D,我们才感兴趣。因为往往在大学里表现得很好的学生,与我们一起工作时,表现得并不那么好。我们就是要找由于个性与众不同,在大学学习时并不是很用功的那些人。这些人往往很有创造性,对事物很警觉,反应非常机敏。人才更多的是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没有或缺乏知识,就如同失去了应战的本钱。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越多,才能便愈丰富,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强。
小沈和小陆同时被一家软件公司录用为程序员,小沈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学的是软件开发专业,她才华横溢,设计的程序简洁明了,而且很少会出现漏洞,一开始就赢得了老板的青睐。而小陆却是一所普通高校毕业的,甚至她的本科学历也是后考的,有人传言说,小陆之所以能够被录取,完全是因为上层主管当中有她的亲戚。
平常的工作量对小沈而言十分轻松,所以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逛商场购物上,而小陆却只能起早贪黑,才能勉强完成工作任务。为此,小沈总是瞧不起小陆,她甚至说:“和这样的傻瓜在一起工作,简直是我的耻辱。”
一年之后,老板给小陆涨了薪水,对此,小沈愤愤不平:“只要高层有亲戚就可以加薪,完全不考虑工作能力,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前途!”
这时,主管给小沈拿来了一份小陆的设计程序,小沈看后大吃一惊,小陆的程序和原来的相比竟然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简直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
原来,在小沈自鸣得意于自己的才能的同时,小陆却在勤奋学习。而此时,小陆设计出来的程序已经比小沈的好得多了!
小陆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取得了绝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得到了加薪,而小沈却自己的沾沾自喜而裹足不前。这就看出了一个人能否真正在职场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能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尽管我们的社会和企业中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方面,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对管理的理解的深入和制度的逐渐规范,决定员工成功的因素越来越回归到个人的素质、工作能力等因素。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公司,无论你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能为企业和公司正确解决问题的人,能为企业和公司带来效益的人,一定会得到企业和公司的重用。
西班牙著名作家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让别人离了你就无法正常运转,这样你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工作能力。重要的不是你具有哪种能力,重要的是你所具有的能力是否是你的老板和你的企业所不能缺少的。
打造一种核心竞争力,不管是一种情感也好,一种精神也好,或者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也好,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你才能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远离危机。
6.借别人名气抬高自己
俗话说得好:“好风凭借力。”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外,有时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事半功倍。应用这种方法获得成功的手腕称为“借梯上楼”法。
对于想获得成功的人来说,这里的“梯”指的是他人的能力,如名人、亲戚、朋友、同学等的地位、名望、财富或权力,而“楼”则是指你要获得的某种较为理想的目标。
一般来说,无论引荐者的名望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对你的成功有所帮助,他就是你登上高山的好梯子,他的威信和影响对你都有用处。一般人对权威和名望有一种可靠、信赖的感觉,因而他们常常会从推荐者身上来估量被推荐者的能力和人格。这种透视现象可以帮助你走向成功。
引荐者的名度越高,你就越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上司的赏识。惟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你的事业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否则,你就会被埋没,而枉有一身能耐。
1929年的一天,时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去参观在北京举办的一个画展。
宽敞的大厅里,尽是一幅幅装裱精致的画,令人眼花缭乱。由于不少作画者墨守陈规、闭门造车,致使画面陈旧,毫无新意。徐悲鸿看了一会儿,感到很不痛快。忽然,一幅挂在角落里的画引起了徐悲鸿的注意。他仔细端详品味着画面上那对虾,只见它体态透明,须尾舒展,生动逼真,笔法娴熟。这位观赏过许多艺术珍品的画坛大师立刻意识到,他发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当他得知此画的作者竟是一位年愈六十、木匠出身的老头儿时,不由得感叹一声:“我为这个怀才不遇的人感到惋惜,真没想到在角落里还藏着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啊!”这位国画大师就是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