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大家普遍喜欢与幽默风趣的人接触,幽默风趣的人本身也快乐自在,少忧少虑,所以,培养幽默感对人对己都有好处。要培养幽默感,首先是欣赏优秀的幽默作品,在会心的笑的同时,应该去分析、总结幽默的技巧,探索幽默的心理基础。
生活不能缺少幽默,而幽默的人生则是生活的一种极致。尤其在现代社会中,无人不喜欢幽默、向往幽默和追求幽默。据说,欧美的女子选择爱人,条件可能多种多样,但不变的一条就是幽默。不管怎么说,和一个幽默的人生活在一起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幸福。
幽默不单单是引人发笑,而且带给人们心理上一种轻松和快慰。幽默是对他人一切过失的原谅,是对周围环境的喜剧式调侃,也是对自我困境的一种自嘲和解脱。幽默绝对是善意的,绝不夹杂半点恶意,相反,它是对恶意的一种消解和抹平。
幽默的基础是宽容和理解,宽容和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包括你自己,才能幽默,才有幽默。所以,幽默首先需要具备很高的修养和健康的心态。人要活得不低俗、不粗野、不偏激、不苛刻,幽默才能称得上幽默,否则就很容易走向讽刺。讽刺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它不是幽默。
幽默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反应。婴儿在发现新奇的事物时,就会开心的笑。然而,孩子在成长中,如果没有得到适度的爱,没有被适当的引导,那么很可能就会失去天生的幽默感了。
有一篇写小丑的诗文,内容是这样的:
“当我在人生道路上艰难前行之际,要我制造更多的欢笑,而不是眼泪。永远别使我变得淡漠,以致看不到儿童眼中好奇之神色。永远别使我忘记我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振奋别人,让他们忘掉——至少暂时忘掉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毕竟,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但愿我能听见上帝的声音:“在你逗我的子民欢笑的同时,你也使我莞尔开颜。”
一个人要培养幽默感,应该先要知道,人生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一个人只有在被关怀、支持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学习以幽默来面对挫折。
幽默也可以用来对抗焦虑,不论大人或小孩都用得到。例如在智力、性别、宗教、政治方面,有许多你无能为力却又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以幽默来化解。
在人生道路上,挫折和失败是常有的事,如果忍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得不到提高,则焦虑和紧张就会常常困扰我们的身心。假如你拥有幽默,也就具有了随环境变化不断加以调节自我心理的有力武器,即可利用幽默减轻生活中因失败带来的痛苦。
有位年轻人,一面查看那辆崭新摩托车被撞后的残骸,一面对周围的人说:“唉,我以前总说,有一天能有一辆摩托车就好了。现在我真有了一辆车,而且真的只有一天。”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对这个年轻人来说,车被撞已无可挽回,但他并没有看得很重,而是利用幽默的力量,既减轻了自身的痛苦和不愉快,又给围观的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还有人认为幽默还能激励士气,提高生产效率。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公司通过调查证实,参加过幽默训练的中层主管,在9个月内生产量提高了15%,而病假次数则减少了一半。测验则证明了沉闷乏味的人和具有幽默感的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幽默感心理调节功能和作用所在。
(1)经多次心理测验证实,幽默感测试成绩较高的人,往往智商测验成绩也较高,而缺少幽默感的人其测试成绩平平,有的甚至明显缺乏应变能力。
(2)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比较好的人缘,他可在短期内缩短人际交往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赖。而缺乏幽默感的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往,也会使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幽默面对,就是面对困境以幽默的态度处之。幽默可以调节紧张的神经,化干戈为玉帛,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幽默是生活中和艺术中各种喜剧形式的总称,包括一切能引导人开心的表情、体态、动作和心态。幽默是一种本能,人有了这种本能才能以快乐的态度来看待世界,处理事情,即使在失意的时候,也能自我安慰,一笑了之。幽默能引人发笑,使人思路敏捷,心胸开阔,防治心理疾病,增加心理健康。
(3)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幽默的人,总是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据统计,那些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并非都是最勤奋的人,而是善于理解他人和颇有幽默感的人。
(4)幽默能使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得更为乐观、豁达。所以,拥有幽默感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也会轻松自如,利用幽默消除工作上带来的紧张和焦虑。而缺乏幽默感的人,只能默默承受痛苦,甚至难以解脱,这无疑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
显而易见,人们具有幽默感,有助于身心健康。因此,要善于培养幽默感,如有机会可参加专门的幽默训练,但更重要的还是,从自我心理修养和锻炼出发来提高自己,释放心襟,开阔心胸。不要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学会善意地理解别人,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总是保持一种愉悦向上的好心情。
主动交际,缓解压力。交往是人的本能行为,主动扩大交际面,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使自己交际方式大众化,与人为善,主动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人生乐趣。
格森《笑论》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所以,重复单调的举动容易惹人发笑,像口吃、口头习惯、小孩子有意模仿大人。老头子常比少年人可笑,就因为老头子不如少年人灵变活动,只是一串僵化的习惯。幽默不能提倡这样一种“可笑”的论调,因为这样的所谓“幽默”只是把自然流露的弄成模仿的,变化不定的弄成刻板的。
如果我们学会自嘲,可以对自己心安理得,对周围的人也不加苛求。明末清初的怪才子金圣叹便是一例。金圣叹所写诗文,均富于奇气,既刻薄、又幽默,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金圣叹不但为文奇趣,而其日常的生活作风,也极为奇特,生性极其放荡、喜闲暇,除游山玩水外,更喜饮酒。正由于金圣叹的性情是放荡不羁,再加上明亡以后(金氏曾发誓不进清廷的仕途),其愤世厌俗的作风,最后,金圣叹终于招致杀身之祸。行刑前夕,狱中同时受刑诸人皆纷写遗书拜托狱卒寄给妻子。金圣叹见状,自知不免,乃亦执笔写成遗书一封,留给长子。然其遗书却只有寥寥数字:“字传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最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憾矣。”遗书不言他事,却教大儿子小吃之法,此真尽其幽默之能事,令人怆然莞尔不已!
许多人都以为西方人才懂得幽默,中国人是较为严肃缺少幽默感的民族。其实中国人的幽默感更是“高超”,不仅含蓄,而且是温柔敦厚的讽喻。自诗经、楚辞、诸子、国策,以致唐诗、宋词,无不充满温柔敦厚的讽喻笔调。白居易新乐府讽喻诗,就好像今天评论文章。庄子尤为古代幽默大师,他向朋友告贷未遂,却以“枯鱼”为喻;拒绝楚王诏命,则以太庙中锦缎包裹的死蝇为喻;与好友惠施辩论,从没有脸红耳赤过。孟子滔滔雄辩,抨击异端时,言辞比较锋利,但他劝齐宣王行仁政,却以“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厨”来循循善诱,实在是最富于幽默的一席话。
幽默是一种力量。如果在交往中不时地用点幽默“心计”,逐步掌握了幽默技巧,就会巧妙地应对各种尴尬的局面,能够很好地调节生活,使你的生活充满欢乐,甚至改变你的人生。
6.善意的谎言更美丽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不能说谎,“狼来了”的故事更成为经典般占据了我们道德观念的一角。可是,长大后,我们所接触到的种种谎言却推翻我们小时候所学的,谎言既能改变我们的道德观,必然有它的“实用价值”。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初中毕业后重考了两次才勉强进入高中,又因好几科不及格而被留级。这样一个大家眼中“无可救药”的学生,在多年后竟成了留美博士,如今则在一所大学里担任教授。我们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升高二那年的暑假,当我接到被留级的成绩单后,想到重考了两次才进高中,没想到大家都升级了,只有我还要留在一年级,我更是自暴自弃。每天只想到操场上打篮球,功课比第一年还差;眼看就濒临退学的门槛,但在这时,奇迹出现了。”
“有一天下午我逃课去打篮球时,场上有个年轻人要找我玩球,我和他激战了半小时,直到休息时才发现,原来他是我的生物老师。真惭愧,开学一个月了我都没上过生物课。不过自从这次以后,每次生物课我都不敢再‘逃’了。”
“接下来在一次实验课下课前,老师竟在班上宣布说我所写的实验报告很有创意,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再继续努力,日后必将能成为一个生物学家。刚开始我有些不相信,因为我的报告几乎一半以上是抄的,里面的实验步骤我也都没照规矩做。可是老师说得那么诚恳,一点也不像是在开玩笑。”
“从此以后,我就更加努力念书,不但生物成绩领先其他同学,其他科目也渐有起色,高中毕业时我若考不上大学,就要去找工作了;结果我不但榜上有名,而且还是我的第一志愿——师大生物系。我心里一直很感谢那位老师,就在谢师宴上我问他,到底那次我的报告有何特点?为什么老师要对我大力褒扬呢?”
“这位年轻的老师缓缓的说:‘正如你所说,那份报告如果认真评起分来,只怕连五十分也不该有。但我也只是想试试,善意的谎言是否对你更有帮助,如今看你的成就,证明我当初那样做并没有错。’听完他的话,连我自己也傻了。也领悟到了——善意的谎言比单纯的鼓励效果更大。”
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与希望适度的编一些谎言的时候,谎言就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了。
莎士比亚曾说过:“谄媚是煽动罪恶之鞭。”也许大家都这样认为,说谎是一种最要不得的行为,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偶尔还是需要些善意的谎言。
说谎就像个游戏,你要玩,就一定要熟悉游戏规则,生活中的谎言,必须是无伤大雅、不损人的,最好还要有积极的意图,而且要懂得适可而止,要不然,谎话说多了,心也变得僵硬,道德标准会歪曲,人格终会丧尽。
既然谎言是避不了的,我们不妨以宽容的心情来接受它,认真地来细说谎言。归纳起来,生活中的谎言可以分成以下三种:
①言不由衷:一般的谎言,如“你太太非常漂亮”、“你儿子很聪明”之类,尽管是言不由衷,但赞人又利己,听者虽有自知之明,但也乐于接受。这种谎言是“现代社交基本法”中的第一章——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