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53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写给哥德巴赫的那一封信开始,数学家们就开始了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接力,欧拉和哥德巴赫,证明了n=3时费马大定理成立,并且创造了‘无限下降法’‘唯一因子分解定理。’”
“1825年,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法国数学家勒让德,在女数学家热尔曼的基础上,分别证明费马大定理在n=5时成立。”
“1839年,法国数学家拉梅改进了热尔曼的方法,证明了n=7时费马大定理成立。。”
“1844年,库博提出了‘理想数’,并且证明了对于所有小于100的素指数n,费马大定理成立。”
“1850年,库默尔创造‘理想数环’理论,证明了100以内除37、59、67以外的所有奇数费马大定理都成立,使证明问题取得了第一次重大突破。”
“但之后大半个世纪,费马大定理都陷入停滞。”
“直到1922年,英国数学家莫德尔提出莫德尔猜想,这个猜想可以扩充定义到费马大定理,1983年,德国数学家法尔廷斯证明了猜想。”
“1955年,日本数学家谷丰又提出了谷丰猜想。”
“1984年,德国数学家弗雷提出弗雷命题,如弗雷命题得证,费马大定理就与谷山猜想等价。”
“1986年,美国数学家里贝特证明了弗雷命题。”
“同年,怀尔斯耗费七年,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终于在1993年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完成了接力的最后一棒。”
“至此,从1637年费马提出费马大猜想,已经过去了三百五十年。”
“跨越三百五十年的时间里,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顶级数学家接力,才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期间,创造了‘无限下降法’‘唯一因子分解定理。’‘理想数’‘理想数环’‘莫德尔猜想’‘谷丰猜想’。”
说到这里,主持人突然加重了语气:
“而你,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以十七世纪的数学知识,完成了对费马大定理的论证。”
听到这里,弹幕再次一阵寂静。
一边是,跨越三百五十年的时光,数以千计的顶级数学家,
一边是,一个月,一位二十岁的大二学生。
当这两者划上等号,数万网友们,这一刻深刻体会到了秦诗诗拿到的这一份阿贝尔数学奖的分量。
也理解,为何短短半个月,原本需要数个月角逐和评选,才能从几十位数学家中最终选拔出来的阿贝尔数学奖就尘埃落定。
“我艹!”
“牛逼。”
“666···”
弹幕铺满整个屏幕。
网友们依旧是奈何心中没文化,一句我艹行天下。
一个人,一个月,对上数千顶级数学家的三百五十年接力。
这已经不是天才能形容的了。
“这是仙人对炼气期的差距了。”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就是秦诗诗的舔狗。”
“俺也一样。”
“·····”
“作为一个数学专业本科生,我只能说,这位的成果过于逆天了,怀尔斯两百多页的论证我花了三周看不懂,但她的十五页论文,我一个小时就看明白了。”
“赞同,在繁杂的是数学海洋中,发现公式和定理的本质,并提炼出来,这才是最厉害的。”
“·····”
斜眼看了一眼直播间内,小屏幕飘过的弹幕,秦诗诗目光淡然,心里思绪却是泛开来,开始飘啊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