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朱元璋在现代会怎样 > 第144章 宋元时期(第2页)

第144章 宋元时期(第2页)

朱元璋把橘子掰成几瓣,丢了一瓣进嘴里,一边嚼一边继续道,“伯温,宋学士,你们说说,咱把那些老儒士都打发到偏远之地去,你们可还有不满?”

“至于孔家,咱还是原来的打算。”

刘伯温微微叹了口气,“陛下此举,实乃高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老儒士,长期养尊处优,已然忘却了民间疾苦与儒家经世致用的根本。”

“前往偏远之地,于他们而言,既是磨炼,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身与改革的契机。”

“臣只盼他们能在这过程中,体悟陛下的良苦用心,明白改革是为了天下苍生,而非一己之私。”

宋濂神色凝重且带着几分忧虑,“陛下,虽说将他们派往偏远之地是个良策,但毕竟这些儒士在士林根基深厚,门生故吏众多。”

“他们若是远行,难免会有人在背后议论纷纷,毕竟当地的教育肯定会有所影响。”

“即使臣现在培养了一些能顶替他们的学子,可终究太少,难以填补他们离去后留下的空缺啊。”

朱元璋看着李奥嗑瓜子,也想吃,对徐达道“天德,给咱剥点瓜子,咱明天也让你来吃烧鹅。”

“是,陛下。”

徐达赶忙拿起瓜子细心剥起来。

随后才看向宋濂,“你说的确实在理,咱也没打算一下子把所有儒士都派出去,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在地方影响力大,且带头反对改革最为激烈的家伙。”

“先把他们这股领头的歪风给刹住,其他人自然就会有所忌惮。”

“咱也早让小牛在现代买了两个小型的煤炭发电厂和水泥厂,已经开始拆解,慢慢往咱大明送了。”

“届时,用这些新奇玩意儿吸引百姓的注意力,就算那些儒士离开后有人议论,也会被这些新鲜事物吸引过去,不再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儿。”

宋濂和刘伯温不禁略有诧异,两人对视了一眼。

毕竟宋濂最近一门心思都放在教学子上,而刘伯温则一直与商人磋商各种事宜,对这件事都未曾听闻。

刘伯温率先反应过来,赞叹道,“陛下此计甚妙。”

“有了这些新兴产业,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改善百姓生活,还能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让改革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推进。”

宋濂微微皱眉,“陛下,臣培养的那些学子,数量上怕是远远不够用啊……”

朱元璋接过徐达递来的瓜子,“放心,老二夫妇届时会亲自去主持事务,他那里还能抽调不少人去新的厂子帮忙。”

“同时,那些老东西怕是也隐匿了不少人口,咱还要靠这厂子把那些人口都引出来。”

“新厂子给出丰厚的待遇,好吃好喝还能拿工钱,那些被隐匿的人口为了过上好日子,肯定会心动。”

“只要他们露面,咱们就能登记造册,纳入官府管辖。”

李奥吐着瓜子皮道“大叔,一个东西你到底想引出多少东西啊,难怪都说你的心思深呢。”

朱元璋听了李奥的话,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李啊,这改革就像下棋,每一步都得算计好,一子落而满盘活。”

“这些隐匿人口,既是那些老东西的私产,也是咱们大明发展的潜在力量。”

“把他们引出来,既能削弱反对势力,又能壮大咱们自己,何乐而不为?”

宋濂满脸钦佩,赞叹道,“陛下这招实在是高!那些儒士和地方豪强隐匿人口,本就是为了扩充自家势力、逃避赋税。”

刘伯温皱眉,神色凝重,“陛下,为了确保顺利引出隐匿人口,怕需要安排锦衣卫暗中保护前来应聘的人。”

“毕竟,就算那些儒士离开后,有些隐匿人口不再受他们威胁,但还有地方豪强在从中作梗。”

“这些豪强势力盘根错节,手段狠辣,不可不防。”

李奥不以为然道,“直接让人拿喇叭在招聘工人的地方喊‘官府全力护佑,安心前来应聘’之类的话语,难道还有人敢光明正大的阻拦不成?”

“要是真有人这么做,那怕不是与谋反无异了。”

徐徐达还在给朱元璋剥着瓜子,闻言抬起头来,对李奥道,“小李啊,你可别小瞧了那些地方豪强。”

“他们和现代的黑社会没啥区别,暗中恐吓、设陷阱之类的下作手段,他们可都是老手。”

喜欢朱元璋到现代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朱元璋到现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