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人们认为用植物和花卉制造的美容品毫无前途,几乎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资金,而洛列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此产生了一种奇特的迷恋之情。
洛列开始小批量地生产美容霜,她独创的邮购销售方式又让她获得巨大成功。在极短的时间内,洛列通过这种销售方式,顺利地推销了70多万瓶美容品。
如果说用植物制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种尝试,那么,采用邮购的销售方式,则是她的另一种创举。
时至今日,邮购商品已不足为奇了,但在当时,这却是前无古人的。
后来,洛列创办了她的第一家工厂,并在巴黎约奥斯曼大街开设了她的第一家商店,开始大量生产和销售美容品。
伊芙·洛列对她的职员说:"我们的每一位女顾客都是王后,她们应该获得像王后那样的服务。"
为了达到这个宗旨,她打破销售学的一切常规,采用了邮售化妆品的方式。
公司收到邮购单后,几天之内即把商品邮给买主,同时赠送一件礼品和一封建议信,并附带制造商和蔼可亲的笑容。
邮购几乎占了洛列全部营业额的50%。
洛列邮购手续简单,顾客只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洛列美容俱乐部",并很快收到样品、价格表和使用说明书。
这种经营方式对那些工作繁忙或离商业区较远的妇女来说无疑是非常理想的。如今,通过邮购方式从洛列俱乐部获取口红、描眉膏、唇膏、洗澡香波和美容护肤霜的妇女已达6亿人次。
这种优质服务给公司带来了丰硕成果。公司每年寄出邮包达99万件,相当于每天三到五万件。后来,随着公司发展,销售额和利润增长了30%,营业额超过了25亿,国外的销售额超过了法国境内的销售额。
如今,伊芙·洛列已经拥有400余种美容系列产品和800万名忠实的女顾客。
洛列的经历正好证实了金克拉的话:"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么你最好去找一条捷径,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拥挤。"
创新的高手不爱跟随在别人的屁股后边走,而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另辟蹊径走出自己的路,因而他们的成功往往令人叫绝,自己也很快在人群里脱颖而出。
创新,是成大事者通向成功的捷径,企业家的高低优劣之分也往往因此而产生。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出现一股寻金热,许多人都怀着发财梦争相前往。
当时,一个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想去碰碰运气,然而,他却穷得连船票都买不起,只好跟着大篷车,一路风餐露宿赶往加州。
到了当地,他发现矿山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而这些寻找金子的人,最痛苦的事情便是没水喝。许多人一边寻找金矿,一边抱怨"要是有人给我一壶凉水,我宁愿给他一块金币!"或"谁要是让我痛痛快快地喝一顿,我出两块金币也行"。
这些牢骚,居然给了亚默尔一个灵感,他想:"如果卖水给这些人喝,也许会比找金矿赚钱更容易。"
于是,他毅然放弃挖金矿的梦想,转而开凿渠道、引进河水,并且将引来的水过滤,变成清凉解渴的饮用水。
他将这些水全装进桶子里或水壶里,并卖给寻找金矿的人们。
一开始时,有许多人都嘲笑他:"不挖金子赚大钱,却要做这些蝇头小利的营生,那你又何必离乡背井跑到加州来呢?"
对于这些嘲笑,亚默尔丝毫不为所动,他专心地卖着他的饮用水,没想到短短的几天,他便赚了6000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是非常可观的。
在许多人因为找不到金矿而在异乡忍饥挨饿时,发现商机而且善加运用的亚默尔,却已经成了一个小富翁。
在经营的策略上,不要一窝蜂地跟着流行,这样只会把市场的恶性竞争提高,在相互砍价的割喉战之后,不但损失了品质,到后来还会入不敷出,导致投资失败,面临破产的危机。
有人说:"凡事第一个去做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去做的人是庸才,第三个去做的人是蠢才。"但是,我们偏偏看到,有的人即使编号第一千万个,即使挤破头也改不了一窝蜂的"习惯"。其实,想成功就应该出奇制胜,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发现别人未做过的事业,这才是成功的快捷方式。
学会改变,勇敢做自己
人之初,性本同。学会改变,勇敢做自己。
很多人长久以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热爱什么,一直很消极,生活没有目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又有什么意义,甚至找不到一个理由,来说明为什么必须要这样子的生活,所以一直过着消极的生活。他们自卑、胆怯,不敢正视自己,不能勇敢地面对社会。
西奥多·罗斯福,这位据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胆的总统,过去却是个自卑、胆怯、神经质的人。他在自传里说:"一次,我读到一本书,书中有一位英国军舰舰长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勇敢:你可以装作不害怕的样子,时间一长,你就真的变成勇敢的人了。我相信了这种说法。那时我害怕的东西很多,从大灰熊、烈马到士兵,见了就躲。后来,我让自己装出不怕的样子,果然,慢慢地就不怕了。我想,人的性格和情感都可以选择,你选择了勇敢,就会使自己变成一个勇敢的人。"
人之初,性本同。人从母体中脱胎而出的时候,无所谓胆大或胆小、外向或内向、乐观或悲观、自尊或自卑、开朗或抑郁、热情或冷漠、刚强或懦弱、洒脱或卑琐。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之所以性格千差万别、情感千姿百态,原因不单单在于先天的遗传和胎教,更在于后天的陶冶和选择,更在于勇敢地面对一切,勇敢地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迎难而上,学会随着时代的潮流改变自己。微笑着面对世界上的一切,那么也许你会离成功不远了。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许多人却并不知道。据心理学家调查分析,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至少有75%的人属于外界控制型,他们从小到大都认为:自己的情感是无法控制和选择的,愤怒、恐惧、怨恨、爱慕、喜悦、欢乐等等情感,只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个人对它无能为力;尤其是各种烦恼、忧愁和不如意的事,只能接受不能拒绝,更不能随意改变。倘若我们对这种观念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它是一种在自我迷雾心理驱使下的自我挫败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全听天由命",任凭不良情绪的摆布,结果往往是身未行而心先死、志未成而意先灭。所以说,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要学会拒绝,拒绝不开心的事,拒绝一切烦恼。但这所需的前提条件就是勇敢地走出自我,学会改变。
其实,人既能磨炼自己的性格,又能选择自己的情感,更能消除心理上的一切障碍。关键在于要用宽广的眼光去认识和看待外在的世界,用豁达的心境去认知和感受自身的经历,用顽强的意志去改造和优化周围的环境。
二战期间,一个名叫维克多·弗兰克的精神病学博士曾经在纳粹集中营里被关押了很长时间,饱受生活上的欺凌和人格上的侮辱。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因受折磨而发疯的人。他强迫自己不去看和想那些倒霉的事情,而是着力回忆自己以往经历过的各种喜事和乐事,并刻意幻想今后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好运和奇迹,使自己每时每刻处于无忧无虑的情绪之中,脸上常常浮现出灿烂的笑容。终于,当他从集中营里被释放出来,重新获得自由时,他的亲朋好友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在魔窟里受尽凌辱的人,竟能保持着如此年轻而不衰老的心境。
消除自我迷雾心理和自我挫败行为,主要在于培养一种崭新的个性,那就是要相信自己每时每刻都能做出情绪上的正确抉择。挑战自我的个性,而挑战自我的个性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要我们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勇敢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走向成功的人生。要知道,人的情感是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映,是一种主观上的可选因素,而不是客观上的必然因素。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忧愁和不如意的事,常常都是"庸人自扰"的结果。有些事本来并不严重,甚至根本不算一回事,可由于一些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够豁达大度,往往有意无意地强化了问题和障碍的"能量",使问题和障碍变成了一道道扼杀生命活力的绳索和一具具羁绊人生之旅的枷锁。
对于还在积极奋斗、努力改变自己、向成功迈进的人,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有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大多在平淡无奇的岁月中度过,而拥有激情和辉煌的岁月大约只占生命的5%。而且,这5%等不来,要用很长的时间甚至是毕生的精力去准备,去积累,去追逐。而要想真正拥有这5%,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勇敢地面对成功路上的每一个坎坷,因为机会垂青有心人。生活中常有人抱怨,命运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对他那么偏爱,而对我却这般吝啬?其实每个人面前的机会是平等的,只不过是有人在机会到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一旦机会经过,便当机立断,跃马驰骋。而那些沉湎于犬马声色、无所事事、自暴自弃的人,即使机会在面前,也会视而不见,坐失良机。阿基米德肩负着称王冠纯度的使命,在浴室洗澡都想着它,结果智慧的火花擦出了造福人类的大发现,不仅称出了王冠的纯度,而且发现了浮力定律。
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不能勇敢地面对;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没有机会并不可怕,怕的是不学会改变自己,而最终与机会擦肩而过。
有变化就会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