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的女人聪明 > 第一章 会说话是一种资本(第3页)

第一章 会说话是一种资本(第3页)

通俗地说话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技能,要想掌握得好,必须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在讲话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运用得当,运用自如。

语言的魅力在于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说话要具有魅力和说服力,就必须使用最平实的语言,而不是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音韵。所以说话的时候,每一句都要让人明白易懂,避免用艰涩词汇。别以为说话时用语艰深,就是自己有学问,有魄力的表现;其实,这样说话不但会使人听不懂,而且有时还会弄巧成拙,引起别人怀疑,以为是在故弄玄虚,卖弄自己,正如老子所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说话说得好应该根据听众对象的不同,采用恰当的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

1934年,中央警卫团刚划归中央军委领导,由叶剑英同志分管。警卫团的同志大多是由其他部队抽调来的,他们从炮火纷飞的火线上调来,都普遍不安心,想重返前线直接和敌人厮杀。叶剑英了解到情况后,召开了全团大会。会上,他提高嗓门大声说:

“中央警卫团应该改名,不叫警卫团,叫钢盔团。”

这话把大家弄懵了。接着,叶剑英缓缓解释道:

“钢盔是干什么的?钢盔是保护脑袋的,中央警卫团是保护党的脑袋——党中央的,所以应该叫它钢盔团,你们说对不对?”

大家恍然大悟,齐声说:“对!”

“人没脑袋行不行?”叶剑英追问。

“不行!”

“你们都是英雄好汉,到前方去可以杀千百个鬼子,但没有党中央领导能不能把鬼子打出去呢?”

“不能!”

只几句话,说得警卫战士心里亮堂堂的。

孙子兵法说:以奇取胜,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叶剑英没有正面解释警卫团有何重要意义,而是以一个极其通俗的比喻,紧接着连发几个问题,步步紧逼,把战士们心中的疙瘩一下子解开了。

在生活中,因为我们的说话对象多是普通人,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选取那些让人一听就懂、一说就明白的事例去作比喻,这样,人们在谈话时就不会因听不懂喻体而无法体悟其中更深的本体意思。

著名作家丁·马菲说过:“尽量不说意义深远及新奇的话语,而以身旁的琐事为话题做开端,是促进人际关系成功的钥匙。”

一味用令人咋舌与吃惊的话,容易使人产生华而不实、锋芒毕露的感觉。受人爱戴与信赖的人,大多并不属于才情焕发,以惊人之语博得他人喜爱的人。

尤其对于一个初识者,最好不要刻意显出自己的显赫,宁可让对方认为你是个善良的普通人。因为一开始你就不能与他人处于同等的基础上,对方很难对你产生好感。如果你摆出一副超人一等的样子,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

有一位记者问一位离婚的名人是否再嫁,她答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回答不能说不好,但是没有一定中国古典文学修养的人就听不懂。同样的问题,赵丹的夫人、作家黄宗英以喻作答就通俗易懂:“我已经嫁给大海了,再不能嫁给小溪,再嫁就嫁给汪洋。”

抗战胜利前一天,画家张大千要返回四川,他的学生们为他送行,梅兰芳等名流也到场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众宾客都愣住了,梅兰芳也不解其意,笑着询问:“此话作何解释?”张大千笑着朗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满堂来宾,笑声不止,宴会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张大千简单的几句话,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他灵活运用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俗语。

值得注意的是,在说话时要用普通话,这样才容易与人沟通,以免造成语言方面的障碍。

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外地人,来北京办事,下了火车需再坐一次公交车。他来到公交车站,站牌很多,还没来得及查清要坐哪条路线,就来车了。

他想,干脆问问售票员吧:“小姐,到‘前面’吗?”

售票员肯定地回答:“到。”

他就上车了。

可是坐了好几站地,也听不见售票员报他要去的站名。

他就问售票员:“还有几站到‘前面’呀?”

售票员似乎记起了他:“您到哪个前面?”

他非常吃惊:“啊——北京有好几个‘前面’啊!”

“那我可怎么找啊?”他拿出了纸条,请求售票员帮忙。

售票员一看地址,不知说什么好,原来他要去的“前面”是“前门”。

看看这个人,把“门”说成了“面”,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讲普通话,是语言规范化的需要。语言规范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多方面因素。人们为工作而东奔西走,平时接触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在言谈交往中,必须用约定俗成的、规范化的语言,才能共同理解说话的内容。

朴实无华的语言是真挚心灵的表达,是美好情感的展现。因而,语言的朴素美来自相互的处事态度,话如其人,言为心声,平时为人处事质朴真诚,说话也就自然不会扭捏做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