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希腊罗马帝国毛片基地 > 第一部分从城邦到帝国第一章 文明从爱琴海上升(第3页)

第一部分从城邦到帝国第一章 文明从爱琴海上升(第3页)

赫克托尔有预感自己将葬身于阿喀琉斯之手,但是作为王子,他有责任保护特洛伊。阿喀琉斯在城下叫阵,他毅然离开了含泪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拿起长矛出城迎敌。

两位英雄在特洛伊城下进行决斗,从战车作战到贴身肉搏,打得难解难分。终于还是阿喀琉斯占据了上风,他绕着特洛伊城墙追逐了赫克托尔三圈,手刃了他为好友报仇。杀了赫克托尔,阿喀琉斯还不解恨,又剥下他身上沾满血迹的铠甲,用绳子将尸身绑在战车后面,将他的尸体拖得血肉模糊,才掉头返回阵营。一想起好友的死亡,阿喀琉斯就悲痛不已,他下令把赫克托尔抛尸野外,任野狗啃食。

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在城头看见儿子被杀,尸体还被如此残酷地对待,整颗心都碎了。他决定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儿子的尸体赎回来安葬。年迈的普里阿摩斯带上赎金,冒着生命危险来到阿喀琉斯的帐前。他扑倒在阿喀琉斯的脚前,流着眼泪亲吻了他的手,颤言道:“我有50个儿子,可是自从你们来到这里后,无情的战争几乎夺走了我所有的儿子,现在我最信赖最好的儿子也死去了。我不敢奢望他平平安安地活着,但是至少请你把他的尸体还给我吧。想想你年迈的父亲,说不定将来他也会像我一样不得不跪在一个青年的面前祈求他,亲吻杀害他孩子的人的手。请你看在你父亲的面上,把我可怜的孩子还给我吧!”

普里阿摩斯诚恳悲哀的话语和满头白发打动了阿喀琉斯的心,令他想起了同样在家乡等候自己归来的老父亲。他的心软了,送回了赫克托尔的尸体,并答应在赫克托尔的葬礼期间不发动进攻。特洛伊全城隆重埋葬了勇士赫克托尔。

赫克托尔战死了,帕里斯再也不能躲在兄长的羽翼下,只得出马迎战阿喀琉斯。阿喀琉斯非常自满,根本没有把帕里斯放在眼里,却不知道轻敌是大忌。太阳神阿波罗站在特洛伊这一边,帕里斯得到了阿波罗的神谕,知悉了阿喀琉斯的弱点,开弓一箭射中了他的致命处--脚跟。英雄阿喀琉斯倒下了,他如预言中所说的一样,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却赢得了无上的荣耀。

赫克托尔死了,阿喀琉斯也死了,如此一来,两方都失去了最重要的人物,战争又重新回到僵持状态。此时,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脑筋一动,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制造了一只大木马放在特洛伊城外,里面藏匿了许多战士。然后希腊联军烧毁了自己的营帐,登上船只,佯称回国,实际上是躲藏在附近。

特洛伊人站在城墙上,看到希腊人的船只逐渐远去,以为把希腊人打退了,他们欢呼了起来。欣喜若狂的特洛伊人打开城门后看到了木马,大家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古怪的大东西,围着木马议论纷纷。

此时,有人发现了木马腹下的希腊人,这个希腊人叫做西侬,是希腊联军特地留下的勇士,负责推动计谋的顺利进行。他假装哭泣地哀求特洛伊的饶恕,又恶狠狠地诅咒那些“背叛同伴”的希腊人,然后说这个大木马是献给雅典娜的祭品,献祭它的人会得到女神的庇佑,毁坏它的人会受到女神的惩罚。

特洛伊人听信了他的话,于是想将它当作战利品拖回城内为神献祭。阿波罗神庙的祭司拉奥孔看穿了希腊人的诡计,他从山上跑下来警告他们千万不能把木马拖回城里。正当特洛伊人举棋不定时,波塞冬派出两条毒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缠死了。特洛伊人惊恐万分,认定拉奥孔触怒了神灵,便不再怀疑,把木马运回城内。

当晚,特洛伊入围绕着木马载歌载舞,饮酒作乐庆祝胜利。每个人都陶醉于胜利当中,只有公主卡桑德预知到了即将来临的悲剧。她曾经表示要将一生奉献给太阳神以换来预知的能力,但是之后又反悔了,为了惩罚她,阿波罗让她的预言永远不被人们所信。所以当卡桑德心急如焚地说出预言时,没有一个人相信她。

深夜,当人们昏沉沉进入梦乡时,没有人发现广场上的木马出现了异样。趁着夜深人静,西侬轻扣马腹,给予暗号,希腊人悄悄从木马里爬出,偷偷打开城门,迎进等候在城外的联军。希腊人一涌而入,到处烧杀抢掠,许多特洛伊人还没来得及反抗便在睡梦中被杀死。成年男子被杀,妇女、儿童沦为俘虏,国王普里阿摩斯死在了宙斯的祭坛边,后宫的女眷被掳走了。其后希腊人放火把城池烧毁,昔日繁华的特洛伊城顿时成为一片焦土。

希腊人因为木马计得胜,后来,“特洛伊木马”一词成为了“骗人的诡计”或“为了打败敌人从内部潜入”的意思。

沦为废墟的特洛伊矗立在高岗上,后来的几千年里,不断地有人在废墟上建立城池,如同命运轮回一般,又不断地重毁重建。特洛伊城渐渐地被历史所淹没,成为了传说中的城市。直到19世纪一个德国人出现。

希腊城邦

当希腊人开始从黑暗时代苏醒之后,以氏族制度为基础的原始公社组织开始让位给新型的政治单位--城邦。它是古典文明的细胞,甚至当较大的政治组织凌驾其上时,城邦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媒介。

最初,古希腊人拖家带口从多瑙河下游和巴尔干半岛一带迁往希腊半岛。他们一路走走停停,有的入留在了希腊北部安家立业,有的人则继续南下,最后在希腊中部和南部的狭长平原地带停留下来,繁衍生息。出于安全、交往等需求,邻近的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形成村社。他们平常共同劳作、欢庆,在祭祀的日子,则一同聚餐分享祭坛上的食物。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部落和城邦。

古希腊人在到达希腊半岛后的数百年时间内,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城邦。最早建立城邦的是小亚细亚沿岸和爱琴海诸岛,希腊本±的雅典、优卑亚岛等地区紧随其后,然后是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克里特岛,最后是中希腊和北希腊。到了大殖民时期,城邦派出的移民又在海外建立了数不胜数的子城邦。

古希腊的城邦相当于一个以城市或以市镇为中心、联结周围农村而成的国家。不过各个城邦拥有一个共同的祭祀圈,共同崇拜一个神灵。中心城市是城邦的政治和社会中心,是围绕卫城而修建的。卫城往往建立在山丘之上,是神庙的所在地。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城邦都有城市,例如斯巴达城邦就是完全由农村组成的。

吉希腊的城邦多若繁星,具体数字无法确定,但是按保守估计,应不下于450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雅典、斯巴达、米剩都、底比斯、麦加拉等等。城邦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其中最大的斯巴达面积约有8400平方千米,雅典约有2500平方千米。除了这两个城邦之外,其他的城邦都比较小了,例如克里特岛的面积与斯巴达的差不多,岛上却有近100个城邦;中希腊的弗里斯面积只有1600多平方千米,却有22个城邦。有的城邦只有中国一个普通村庄那么大,可见城邦面积之狭窄。面积小,人口少,少者数千,多者也不过二三十万,怪不得后人称之为“小国寡民”。

古希腊城邦虽然“小国寡民”,但是他们之间的接触非常频繁。政治上,城邦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它们之间经常敌对,甚至会发生战争。但他们使用同一种语言,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各个城邦内部虽然矛盾不断,但遇到强大的外敌时则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从本质上看,城邦的特征是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亦即城邦的主权是属于有公民权的人。公民大会在各城邦都是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城邦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由公民集体决定。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多种多样,有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和僭主制。这些都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不同形式。

各城邦政治制度的区别主要在于公民范围的大小,公民参政的广度和深度,政治生活是否活跃以及公民内部集团事实上对城邦的影响力等。由于绝大多数公民实际上都参与公民事物,所以这种团体格外坚强,尤其体现在各城邦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城邦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在经济上,它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在政治上,城邦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它们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城邦之间常处于你争我夺的状态之中,战争是最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在历史上不断出现若干城邦结成的联盟,但联盟一般并没有使入盟各邦丧失独立性,相反,各邦的独立和平等一般都是联盟的基础,并且所有的联盟都非常脆弱、松散。城邦本位主义和多中心是古希腊政治上的一个特点。

城邦作为公民集体,不像在君主之下统治的国家那样,有一个高于所有臣民之上的最高权威,而是平等者的公社。遇上公民间有纠纷需要调解时,就需要借助于习惯和法律,因此,实行法治是希腊城邦区别于君主国及其他类型国家最重要的标志。

希腊城邦法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荷马时代,一些长老已作为法官在广场审理案件。那时尚无文字,所谓的法律也只能是一些不成文的习惯。但希腊人历来重视法治,当他们学会使用文字时,他们便开始颁布成文法。

在这方面,殖民地甚至走在希腊本土的前面。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两位法学家就是为西部希腊人立法的。斯巴达的来库古、阿哥斯的斐登、雅典的德古拉是希腊大陆的第一批立法家。接着,梭伦为雅典制定了详细的法律。大体说来,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希腊人广泛公布其成文法的时期。到古典时代,希腊许多城邦都公布了成文法。其中雅典颁布的法令最多,举凡雅典国家的大小事情,都在公民大会讨论后通过决议再公布,以让公民周知。

在希腊众多城邦中较为著名的有科林斯地峡上的科林斯、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希腊中部的雅典和伯罗奔尼撒的斯巴达。尽管它们同样建立在奴隶制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上,但各自代表着两种独特的类型,在许多方面彼此相反。一般而言雅典人是革新者,斯巴达人是保守者;雅典人支持民主政治,斯巴达人支持贵族政治;、雅典人富于冒险性,斯巴达人缺少创造性:雅典人温文尔雅,斯巴达人崇尚武力;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斯巴达像一座大兵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