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孙翊虽然被江东将士誉为“小孙策”,
但他虽才华不及孙策,性情却更加暴躁。
让他登基,无异于引火烧身。
基于此情形,
能够稳住江东局势的人,非孙权莫属。
想到此处,孙策不由心中感慨:“原来仲谋是以这种方式上位的啊。”
随之投向孙权的眼神满含复杂之情。
关于太史慈的死亡,如孙策所料,确实与孙权有所关联。
这位心机深沉、号称“孙十万”的弟弟,并不是一位宽容大量之人。
据排行榜所示,
建安八年(203年)的江夏之战令孙权损失惨重,
当时太史慈因抵御山越叛乱而无法调动更多兵力支援,
这无疑会使孙权对他心存芥蒂。
当孙策还在时,太史慈可忠诚为臣;
但若孙策离世,以太史慈在江东诸将中的崇高地位,
即使名义上向孙权示好,后者亦不会真正对其释怀!
无论怎么讲,
孙权日后执掌江东,必须构建起自己信赖的力量体系。
太史慈的身份注定了他难以成为孙权的核心圈中的一员。
因此,当他逝世后,孙权毫不留情地收编其麾下私人军队,
分配给凌统、陈武、贺齐等亲信将领。
不仅如此,
除开个人猜忌外,太史慈之死还可能与曹操送来的一封信有关。
虽然在孙策看来太史慈拒绝曹操作法再正常不过,
然而这番行为在孙权眼中或许别有一番滋味。
面对公开招揽江东人才的局面,
太史慈表面驱逐使者,但私下里的互动究竟怎样,旁人无从知晓。
鉴于此前已存偏见,孙权对太史慈本就缺乏信任,
加之曹操此次行动,使其心中的疑虑更是进一步加深。
此外,太史慈欲图平定荆南四郡之举,
究其目的是出于个人抱负的扩张,还是为了孙权的领地,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孙权心中尚不明确。
喜欢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