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只是最后的回光返照。
有句话说得好,
狼改不了它的本性。
他的幕僚们能够勉强暂时意见统一,全赖排行榜的压力所致。
为了让各自的前途有所保障,不得不如此行事。
倘若曹操一方力量稍显式微,袁氏阵营很可能迅即复归原貌,矛盾重重。到时候,
不只是众谋士难逃困境,
只怕就连袁绍自身亦无法幸免。
许昌城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操正与其几位心腹智囊密议,
在程昱、郭嘉等人的精巧布局之下,
曹丕“以魏代汉”的**已迅速得到控制。
毕竟,许昌早已经在曹操的严密掌控中。
即便那班汉廷官员了解到“以魏代汉”的预知之事,他们也不得不敢明言反对,
最多也就是在暗中搞点小动作。而此时,
除了不在场的荀彧之外,其余心腹谋士皆已聚集一堂。值得一提的是,
荀攸亦在其中。
虽然荀攸属于荀氏一族,并且是荀彧的堂兄,但从年龄上看,他其实比荀彧稍年长。
过去曾任太尉掾、尚书令,在大将军何进幕府内担任要职,经历的**与变故,远甚于荀彧。
他对当今天下动荡的局面及汉室日薄西山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同感。故此,
他内心的忠君情感远比荀彧要少得多。简而言之,荀攸的个性更偏向于务实。
他曾为何进身边的宠臣,与曹操、袁绍等人有过合作关系。
汉室现在的局面,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一点,荀攸内心十分清楚。
甚至不仅是刘协,即便是其他汉朝的**重生到这个时间点,也几乎不可能扭转命运!
汉家王朝将被替代,这在荀攸眼中已成定局。如果不是由曹魏取代。
最终也必定会被其他地方诸侯所建的新政体取而代之。因此,
当曹丕“以魏代汉”的消息公布不久后,荀攸主动前往司空府,表达了对曹操的效忠之意。
得到荀攸这样的全心全意支持,令曹操倍感欣慰!
他原以为荀攸或许会和荀彧一样,对汉室保有着不小的幻想。然而事实上,
荀攸显然是个头脑清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