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陆龟每次泡澡时间不宜少于20分钟,水温30-33度。
(13)多接受天然的阳光照射对陆龟而言是人为能给予它们最大的关爱。
(14)让它们吭墨鱼骨绝对是方便拿到的最天然最便宜最有效的补钙佳品。
(15)想养好它们,有几样设备是比较重要的:模拟阳光的UVB全光谱灯,底部加温用的加热垫,局部加温用的陶瓷加热器,空气加温用的除湿加热管。
(16)优质而合适的垫材和环境,会让你的龟健康快乐的成长。
(17)饲养箱在加温的情况下也不要忽略了保持空气的流通,这对龟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18)象苏和豹这样需要干燥环境的龟,幼体时无论温度如何都不建议散养.最好在能提供有除湿设备的饲养箱里,一般来说湿度保持在30-50就没问题了.不过大部分的苏其实也能适应较高的湿度,只要注意一下霉雨季节就行了.
(19)年幼的陆龟,特别是4-6厘米,可以说是较难饲养的。它们没有较好的抵抗力和对环境温度及湿度的适应能力。所以特别要细心喂养,否则会造成生长和健康上的问题。
(20)有观点说新购进的陆龟先要隔离饲养6个月左右才能和其它龟混养。
(21)很多人都觉得陆龟开食是个问题,其实很多说法都有道理,其实陆龟专用饲料用于初购陆龟开食和饲养中厌食的情况是很好的。
(22)千万不要以为你给陆龟吃蔬菜和水果就能满足其对水的需求,虽然泡澡的时候很多陆龟都会喝一些水,但那还是不够的。最好还是在饲养箱中放一个重水盘,让其不至于打翻,又可以随时饮水。
(23)很多饲主都迷恋大型的陆龟,其实要想养好大型陆龟的条件是比较难办的。以养苏卡达为例:成年后每月可消耗蔬菜300多斤以上。加上加温等其它的一些费用。每月要花费600元左右。饲养环境上也要求几十个平方。
(24)饲养陆龟需要的设备很多,大多数陆龟从加温到垫材,可以说出很多种。但其实新手没必要花太多的钱在这些东西上。
(25)陆龟的安全除了食物和温度湿度要注意,还包括很多其它的因素。
象龟个体大,肉味鲜美,是珍贵的观赏动物,因大量捕猎,已濒临灭绝。《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把本种列入附录l,而陆龟科的其他所有物种均置入附录2。
8。最大的爬行动物——咸水鳄
咸水鳄,为23种鳄鱼品种中最大型的,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由于它是鳄目中唯一颈背没有大鳞片的鳄鱼,所以亦被称为“裸颈鳄”。成体较大者全长6~7米,最长达10米,体重超过1吨,是现存最大的爬行动物。吻较窄长,前喙较低,吻背雕蚀纹明显,眼前各有一道骨嵴趋向吻端,但互不连接。外鼻孔单个,开于吻端;鼻道内无中隔,其后端边无横起缘褶而有腭帆。眼大,卵圆形外突。虹膜绿色,有上下眼睑与透明的瞬膜,也有瞬膜腺与泪腺。耳孔在眼后,细狭如缝。下颌齿列咬时与上颌齿列交错切接在同一垂直面上。 头后无枕鳞,亦无后枕鳞。颈部与头、躯无明显区别,颈背散列的颈鳞合成方块,左右各有1枚纤长骨鳞。驱干长筒形,为头长的5倍;背鳞16~17行,中背6行起棱而不成鬣,棱鳞入尾者最外1行离棱成2行尾鬣。尾粗,侧扁,其长超过头、体的总和,可作有力袭击。四肢粗壮,后肢较长,五出,第五趾短小,趾基有蹼,外趾全蹼,内侧两趾半蹼,内侧3趾有爪;肢体后缘鳞片起棱成锯缘。背深橄榄色或棕色,腹浅白色;幼体色浅,有深红斑点,或底色较深,有浅色斑点;吻色浅而明。
咸水鳄分布于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文莱、缅甸、柬埔寨、中国、印度(含安达曼群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岛、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所罗门群岛、泰国、越南。喜欢栖息于河口、沿岸、死潭及沼泽地,具备生存于淡水及咸水的能力,活动范围的改变会因为干湿季节的变换而改变栖地所在,等至成熟后会至咸水河岸边进行交配与领土攻占行为,而较弱势的河口鳄也会受到潮汐的影响而被迫离开沿者河岸找寻适合的栖息地。成鳄经常在水下,只眼鼻露出水面。耳目灵敏,受惊立即下沉。午后多浮水晒日,夜间目光如炬。幼鳄则带红光。5~6月交配,连续数小时,而受精仅1~2分钟;7~8月产卵。雄鳄独占领域,驱斗闯入者,一雄率拥群雌。常食鱼、蛙、虾、蟹,也吃小鳄、龟、鳖。咀嚼力强,能碎裂硬甲。
河口鳄肉可食,缅甸人嗜食鳄肉。泰国人不嗜鳄肉而珍视鳄胆,作为河口鳄
医治妇女的不孕症。鳄的分布区域既广,产量又较多,南洋人于食肉之外,也鞣鳄皮作革制作皮鞋、腰带、箱箧、手提包等,纹色美观,为精贵的装饰革制品,有很高的工艺价值。作为大型爬行动物,河口鳄也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是开发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之一。 河口鳄的皮张属传统鳄皮,腹部皮只有很少的或根本没有骨化。通常人工饲养的l一3岁河口鳄,其皮的腹部宽15—45厘米,这些皮多被分成15—24厘米、25—29厘米、30—34厘米、35—39厘米和大于40厘米等不同的档次来出售。窄皮多用于小的皮革制品,如手表带、钱包和皮鞋等,宽皮传统上用于皮靴、皮箱和旅行包等。皮革每提高一个档次,其价格就会上涨10%一15%,对于40厘米以上的大皮,价格相对要高出很多。河口鳄以背面皮质量较优,皮张价值高,畅销国际市场。河口鳄的头、脚、牙、爪以及背脊可加工成纪念品,或直接出售给旅游者,效益也比较可观。河口鳄的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氨基酸比例适中,并且还含有对人体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高级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肉味既有水生动物的鲜美,又有陆生动物的野香;同时还具有补气血、滋心养肺、壮筋骨、驱湿邪的功效,因而对咳嗽、哮喘、风湿、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由于鲜体内含有高效抗体和奇特构造的血红蛋白,可以极快地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血液摄氧能力,可极大地提高人体的健康质量。此外,河口鳄的卵、胆、肝、心、油、鳄尾胶、甲等都可以入药或开发为高级化妆品。
9.最久远的物种——扬子鳄
扬子鳄,又名鼍,俗称“猪婆龙”、“土龙”,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亦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扬子江),故得名扬子鳄。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已有两亿三千万年的历史。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有人称扬子鳄为“活化石”。也正是因为如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
扬子鳄与同属的密河鳄相似,但是体型要小许多。成年扬子鳄体长一般只有1。5米长,不如非洲鳄和泰国鳄的体型那么巨大。扬子鳄的体重约为36公斤,全身有明显的分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有很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全身皮肤革制化,覆盖着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黄色,腹部为灰色,尾部长而侧扁,有灰黑或灰黄相间手术纹。它的尾是自卫和攻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在水中还可以起到推动身体前进的作用。四肢较短而有力,它的一对前肢和一对后肢有明显的区别:前肢有五指,指间无蹼;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这些结构特点适于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陆地生活。
扬子鳄是水陆两栖的爬行动物,喜欢栖息在人烟稀少的河流、湖泊、水塘之中,它大多在夜间活动、觅食,主要以一些小动物(如鱼、虾、鼠类、河蚌和小鸟等)为食。但有时也会在白天出来活动,尤其是喜欢在洞穴附近的岸边、沙滩上晒太阳。它常紧闭双眼,爬伏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给人们以行动迟钝的假象。事实并非如此,当它一旦遇到敌害或发现食物时,就会立即将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动,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敌害或追逐食物。
人们常常用“鳄鱼的眼泪”来比喻那些假惺惺的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看到扬子鳄在进食的时候常常是流着眼泪在吃一些小动物,好像是它不忍心把这些小动物吃掉似的。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扬子鳄的眼泪并不是出于怜悯,而是由于它体内多余的盐分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腺体来排泄,而这个腺体恰好位于它的眼睛旁边。使人们误认为这个腺体分泌的带有盐分的液体就是它的眼泪,当它进食的时候,腺体恰好在分泌带盐分的液体,所以人们常常认为它是在假惺惺地怜悯这些小动物了。
扬子鳄忍受饥饿的能力很强,能连续几个月不进食。这主要是因为,扬子鳄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量地贮存在体内,以渡过漫长的冬眠期。
扬子鳄喜静,通常会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每窝可产卵10~20枚。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母鳄则守护在一旁,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具冬眠习性,每年10月份就钻进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4~5月份才出来活动。
扬子鳄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动物。扬子鳄离不开水,它在陆地上动作笨拙迟缓,一旦到水里,却如鱼得水。其实,也正是这种水陆两栖的特点,导致了扬子鳄的悲惨命运。扬子鳄筑穴的浅滩多被开垦为农田,丘陵植被被大量破坏,丘陵地带的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干旱和水涝频繁发生,使扬子鳄不得不离开其洞穴,四处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这种迁移过程又为自然死亡和人为捕杀创造了机会。扬子鳄多年来遭到了大量的捕杀,洞穴被人为破坏,蛋被捣坏或被掏走。而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大大减少了扬子鳄的主要食物——水生动物的数量。
我国从70年代开始了对扬子鳄大量的保护工作。1979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1980年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与此同时,我国人民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行动,使扬子鳄的数量有所上升。在今天的地球上,已经很难找到比扬子鳄生存渊源更为长久的物种了。它存活了两亿多年,战胜了数不胜数的地质、气候和生物灾难,这比什么都更能证明它作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