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择吉基础知识 > 第6章 年糕插秧时吃年糕寓意年年高(第7页)

第6章 年糕插秧时吃年糕寓意年年高(第7页)

逍遥游》中有言:“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例如《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以及其他习武人的文身等都是这种习俗的残存。

除了汉族,一些少数民族对纹身有更具体的禁忌。如基诺族、傣族有必须纹身的信仰。他们认为一个人如不纹身,死后就不能进鬼寨与祖先聚合,而只能当野鬼。除此之外,在自己身体上刻出纹样,标出一个独特的自我,也有让常会离开肉体而出游的灵魂返回自己身体时不致认错、不致犹豫不决的含义。高山族中的泰雅人纹身者必须是处男、处女。私婚者禁忌纹身。纹身施术中禁忌孕妇及其丈夫探视,否则以为伤口会血流不止。纹身创口未愈合前,禁忌与外人相见。一般妇女在经期时不施术,同族中有人死亡不施术,家族设陷阱狩猎不施术。如果违犯了这些禁忌,纹身就很难取得成功。排湾人(高山族的族群之一)还有月朔日不施术、有人打喷嚏时不施术、放屁不施术等禁忌。泰雅人在纹身时还不许家人穿花衣服,尤其是红色衣服。

灵魂禁忌

中国人俗以为,人体是由“形”和“气”二者合一而成的。这其中的“气”,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在中国人的俗信中,觉得影子大约就是自己的灵魂,或者是与灵魂有关的属于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东西。因此,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影子也总是小心对待的。

如旧时很忌讳和禁止别人踏踩自己的影子。如果身体有了病或者受到伤害而查不出别的原因,他们便会回忆是否有人踩过或伤害过自己的影子。在收殓死者,往棺木上加盖子的时候,也特别要小心,不要让自己的影子被钉进棺材里,以免健康因此受到危害。葬埋时,也要后退到离开墓坑一定距离的地方,用绳子把棺材续进墓坑中去,以免自己的身影落进墓穴,使自己受到伤害。阴阳先生也总是站到影子落不到墓穴内的坑沿一边,指点安葬事情的进行。掘墓人和抬棺人都用布条紧紧缠住手腕,以使自己的影子稳固地牵牢在自己身上,否则,影子掉落进墓穴便是大不吉利的事情。

不管是何种禁忌,都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目的,是人们趋吉避凶心理的外在反映。

人生病,是常有的事,因此也就免不了要服药。旧时民间,病人将康复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服药上。为了使服药产生良好的效果,病人在服药时,要从语言、行为上给以避讳,以求祛病消灾。

人们都希望药到病除,健康长寿,因

此在语言和行为上就会自我约束,以讨求吉

大利。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些服药期间的择吉中习俗。国语言禁忌上无论生病或受伤,都是人们不愿意看下到的情形。因此,人们从语言上对不吉利的五事进行回避,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如喝千药时忌讳说喝药,而把“喝药”改说成“喝

茶”。例如,在江西一带把喝药叫“喝好茶”。在湖北长阳一带把喝药称为“喝细茶”。甚至小孩出麻疹,在民间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出福花儿”。与病人谈话时,禁忌说某某人病死了等语。这些都反映了人

216

们的求吉心理。

◆煎药锅

煎药禁忌

江苏南京一带认为,药方单子不许反折,必须正折。否则,就是说药与病反,不得功效。抓好药,提着药包要直接回家,不准提上药包串门。那样,去串门的那家会认为你给他家带来病气、晦气。药包提回家后,也不准随意放置。如旧时浙江西南一带,药品不能放灶上,会犯了灶神,药力失效。

湖南一带,煎药的柴,切不可用樟树,“樟”与“张”谐音,这样会使八仙张果老动怒,而使药物失去作用。

煎药时,煎碎了药罐头是吉兆,表示病人不日即可痊愈。煎药也可以借别人家的煎药锅使用,但用毕后忌送还,因为“送药锅”等于“送病”。如在陕西的部分地区,民间自古就有一个习俗,一般家庭从来不买药锅子。因为人们认为,药锅子放在家里不常用,会招来疾病的。所以只有少数常年有疾病要吃药的人家才备有药锅子。如果需要药锅子,可以到有药锅子的家里去偷,而不是去借用。当地俗信认为,去公开借药锅子,会把人家的病疫一起借来,不吉利。而偷是一种暗中进行的活动,病魔是不会跟来的。用完后,再偷偷送回原处。有药锅子的人的家一旦发现自家的药锅子不见了,便知是有人偷走了,甚至能猜到是谁偷的,不仅不急,也不恼怒,反而还暗自高兴。

在浙江、苏南、江西等地,煎药不得在灶厨房,应用药罐、风炉在廊下或病人的房间煎服。药罐忌用盖,以药包纸漂水蒙罐口,纸干即药熟,可免药味随蒸气外泄。世谓灶王与药王为仇,两不相容,灶间煎药不利病人,药气亦扩散入灶间。其实,不在厨房煎药,是为防止油酱之类污染药物。

熬好的汤药不能拿过门槛。湖南一带认为,若将药拿过门槛,药被门神嗅过,药力便无效或相反,可能使病体不愈或病情加重。

服药禁忌

病人服了药之后,奉药之人要说:“避避疾,过别方。”这样祈祷病人可早日痊愈。生病的人服汤药后要将碗扣于桌上,表示不再生病服药。

药渣忌存放,要立即倒掉,认为药渣倒得快,病也好得快,但药渣也忌讳乱倒。如在河南一带俗有“药渣倒高不倒低”之说。又有忌讳倒在垃圾堆和厕所内的。因为民间相信,吃过的药渣仍然与病人的病体有一定联系,如倒放不妥,就会影响病人康复。汉族普遍以为药渣最好是倒在马路上,让千人踏、万人踩,可以把药渣踩碎踢飞,这样病者的病根就会转移到别处,或是被他人带走,这是驱病出门,托人消灾。

此外,春节期间忌讳吃药。否则,以为会常年吃药。也忌讳把药渣留在家中过年,以为不吉利。

民间剪纸,借用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并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雪圃乍开红果甲,彩幡新剪绿阳

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

大这是唐代诗人韦庄写的一首《春盘》诗,描中述了古人春节时在院门上挂门笺的情景。这国种门笺便是剪纸的一种形式,逢年过节挂在上门上,用于驱灾辟邪,招财纳福。当然,这下只是剪纸的一种用途,大多数剪纸,用于四五时节令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

四时节令中的剪纸

“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八是约定俗成的贴年画、贴窗花的日子。因此,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以后,姑娘和媳妇们“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子剪虎头”。那些庆贺丰收、六畜兴旺、延年益寿、吉祥美好的剪纸,体现着农家的希望,使俭朴的农舍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渲染了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也常使屋子的主人喜气洋洋,精神愉快。

不仅春节需要剪纸,在其他节日,巧手们也纷纷用剪纸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如在河南灵宝县,正月十五过后,人们要用黄裱218纸剪个金牛贴在大门上,下面还要粘一条纸带,纸带上用朱砂写上四句话:“新春正月

二十三,太上老君炼仙丹。家家门上贴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目的是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要爱护耕牛,做好春耕的准备。也有人说,这是为了驱邪除病。有些地方不贴金牛,贴的是剪纸的人、十轮葫芦等图案,也附有相应的说法。

还有,农历十月初一的“鬼节”,民间有用纸剪衣服、帽、鞋、被等并给长眠在地下的亲人烧纸的习俗,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三月清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剪贴“五毒”,以之避疫;七月七日乞巧节,姑娘相聚一起,剪花样、赛智慧;九月九重阳节,剪刻重阳旗,寓示步步登高等。

此外,每当旱灾、涝灾时,豫西人要剪个“扫天娘娘”挂在树上。扫天娘娘随风飘荡,把人们的无限希望带向远方。从人们心里来说,认为挂了“扫天娘娘”,求雨祈晴的目的就可以达到。

婚丧嫁娶活动中的剪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