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聪明人善于思考,所以能够举一反三,迅速掌握办事的规律。这样的可造之才很容易得到贵人的宠爱。
韩国大宇集团是一家名震海内外的大型企业,其分支机构遍布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集团创业后不断收购濒临破产企业,并且家家扭亏为盈。创建才5年便使出口额跃升至韩国第2位,20年则跻身50强。大宇集团的创始人金宇中,使近百家濒临破产企业被收购后起死回生,这些企业的十几万工人都很感激他,把他当作救星。
今天的辉煌,当然是金宇中拼搏而来的。但是,如果没有“汉城实业公司”总经理金容顺这个贵人相助,金宇中的事业能发展这么快、成为“速成财阀”,也许就要打个问号了。
1936年12月19日(也有说是1937年元月),金宇中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的大丘市,父亲是位大学教授。本来家境还不错,但他父亲在1950年去世后,家境一落千丈。年仅十三四岁的金宇中,只好一面上学一面当报童、卖蔬菜来维持生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金宇中从小很懂事,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他的邻居、也是同宗的“汉城实业公司”总经理金容顺看到他这么聪明懂事,对他产生了怜爱之情,决定帮助这个聪明、勤奋的孩子。
中学毕业在即,家境贫寒的金宇中没钱上大学是铁定的事实。正当他为此发愁之际,金容顺对他说:“孩子,你想不想上大学?”金宇中点了点头。金容顺说:“想上学就好!不必为读书费用担心,我来负担你的费用!”
金宇中感激地向金容顺致谢。在选择大学时,金宇中报考了延世大学商学院。他想学成之后,将来也像金容顺那样,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为社会出点力。
金宇中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延世大学,进入该校的商学院就读。金容顺支付了他上学的费用,使他更加勤奋学习。因为不努力学习,就连金容顺也对不起。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金宇中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一毕业就被金容顺接到他的“汉城实业公司”工作。
金容顺看到金宇中聪明,有意要培养他。把他放在自己的公司里,就有这层意思。所以没干多久,他就让金宇中担任公司贸易部经理。从这一点来说,金容顺是金宇中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贵人。为了报答金容顺的恩典,金宇中在金容顺的“汉城实业公司”一干就是好几年。在贸易部经理这个位置上,金宇中学到了不少实战经验,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7年,金宇中的一个贸易客户、“大都纤维公司”的老板杜大都,了解金宇中的志向后主动找到他,要与他合伙办实业。
杜大都诚恳地对金宇中说:“你有聪明的脑子,又积累了丰富的商贸经验。这样吧,由我垫付全部开办资金(两人各250万元),咱们合办一个经营纺织品生意的外贸公司。我只出资,公司由你全权掌管,怎么样?”
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金宇中哪有不同意之理。就这样,这年的3月22日,大宇实业公司挂牌成立。金宇中人生历程中的第二个贵人杜大都,帮他支撑起另一番天地。
金容顺、杜大都都没有看错人,金宇中的确是个精明的人才。凭借在汉城实业公司积累的经验,大宇公司在金宇中的经营下很快打开了局面,不久他就归还了杜大都帮他垫付的那250万元开办资金。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把杜大都那50%股份也买过来,将大宇公司完全据为已有。
20世纪90年代大宇集团全方位发展,成为韩国第三大企业集团。金宇中以自己的睿智赢得了贵人相助,也赢得了商场的一次次胜利。
“智者为王”,事业的成功需要用智慧去取得。单从借力的角度,为自己寻求一些大人物作为背景,从而使自己尽快得到提拔,英雄有用武之地,却是很值得研究。
智慧絮语:
贵人需要智者相助,同时也会给智者丰厚回报,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智慧的人都擅长于平衡术,他知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各方的利益趋于平衡,使得大家都皆大欢喜,这样的人往往为贵人所青睐。
8、见利忘义是典型的小人嘴脸
见利忘义是典型的小人嘴脸。这种人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不讲信用,不懂感情,奉行“有奶便是娘”的实用主义原则,与人交际是为我所用,谁对自己有利就依附谁、巴结谁、紧跟谁。需要时,可摧眉折腰寻找后台;遇事时,便溜须拍马拜门槛。在权势面前唯唯诺诺,吹吹拍拍,一旦达到了目的或一朝得势再用不着他人时,立即撕下虚伪的面具,又不断地去巴结新主,寻求新的靠山。这便是“小人爱财,不惜弃道”。这种人只能共得富贵,共不了艰难。遇到麻烦,为了一己之私利,可以背叛亲朋、背叛同志、背叛集体。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兽犹如此,何况人乎?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小人“做人”重于做事,“谋人”多于谋事,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划圈子、抱团子、傍大款、攀高枝上。他们交友是以利益为原则,如果得不到实惠,甚至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他们奉行的是“有奶便是娘”的信条,你今天帮了他的大忙成了他的恩人,如有人贿之以大利拉他来攻击你,他那副嘴脸马上变样想方设法打击你。
小人遇到恩人的帮助和提携,他日日思夜夜想的不是感恩,不是把事情做好,而是如何才能尽快地超越恩人的地位。恩人的肩膀能靠一靠的,他会踩着上;如果不可,恩人咸了他往上爬的绊脚石,那就对不起了,一脚踹开,毫不怜惜和犹豫。
魏忠贤进入了最有权势的部门,窃居了最核心的位置,贪欲和野心也随着膨胀起来。客氏与魏忠贤勾结,首先为其掌握更大的权力而扫除障碍。他们采取的震撼朝野的第一动作是谋杀魏朝和王安,保证在太监的二十四衙中树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其实魏朝和王安都曾经是魏忠贤昔日的好友和恩人,是魏朝将魏忠贤这一乡间农夫引荐人宫,后来,又是他不时地向主持宫事的王安好言荐举,魏忠贤才日益得以重用。故此,二魏曾结为兄弟。在魏朝发现他与客氏勾搭后,二人发生了矛盾,兄弟变成了仇敌。熹宗即位后,魏朝被赐名为王国臣,位掌兵仗局,一时成了实力派人物。这样魏朝在生活和事业上都成了魏忠贤的有力竞争对手。魏忠贤决心除掉这个心腹之患。
一次,二魏在一起饮酒,为争客氏斗骂起来,深夜惊动了熹宗。客氏自然支持魏忠贤,结果魏朝被勒令告病出宫。魏忠贤将其赶出了皇宫仍不放心,矫旨将其发往凤阳,并在路上派人将其生生绞死。魏忠贤除掉魏朝之后,矛头又指向位在自己之上的王安。
王安是明一代比较正直的太监,并且在朱由校登基皇位的斗争中,他立有不可代替的功劳。所以熹宗对他还是信任有加。在熹宗即位后就有意让他按任掌印太监,王安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但依照惯例要上表辞谢。而魏忠贤与客氏密谋乘机向嘉宗进言,准了王安的辞谢,立即把这一要职给了一贯依照客魏意愿行事的王体乾。
魏忠贤轻而易举地搬倒了王安,念他日前对其不薄,本想放他一马,可阴毒的客氏进言,不能留此后患!这样魏忠贤就指使私党参奏王安,熹宗也不问青红皂白就稀里糊涂地把为大明朝忠心耿耿卖命一生的王安降职到南海子净军,王安一腔冤屈无处诉说,当他匆匆赶到南海子后,按照魏忠贤的部署,王安竟然被断绝饮食,三天后没饿死,就被一刀斩杀了。
正直的王安被除,王安手下的太监也被魏忠贤即刻驱逐殆尽,同时拼凑以王体乾、李永贞等宦官为羽翼,暗中拉拢大学士沈滩为帮手,迅速在宫中形成新的权力集团。他还劝说熹宗在宫中选拔一批身强力壮的宦官组成军队,以备后用。魏忠贤自己同时掌握东厂大权,这样宫中的实权尽收手中,为他实现更大的野心和贪欲创造了条件。
魏忠贤勾结客氏,一朝得势,翻脸无情,对妨碍自己的同伙狠下毒手,一一扫除,这不但暴露出他篡权的野心,也表明了这个阴谋家品质的卑劣,真所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现实生活中,有些占有欲很强的人,他们的价值取向是非常现实的,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更注重现实的、经济的利益。只要有机会捞好处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做,有时候甚至会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恶意地背叛朋友。这样的人实在可怕。假若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也只能在知道他要怎么样的时候应对他,不知道他要怎么样的时候提防他。
智慧絮语: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