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头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头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就带着这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猕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猕猴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也不剩了。
年轻时,对于某些事物的追求,如果缺乏理智判断,而只是一味地投入,不也像故事中的猕猴只是顾及掉落的一颗豆子。等到后来,终将发现所损失的,竟是所有的豆子!想想,我们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追求掉落的一颗!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让我们从猴子悲剧中吸取一个教训,牢牢记住:该松手时就松手。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慢慢走,请注意欣赏
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中,在一条风景很美的大道上,挂着一句标语,写着:“慢慢走,请注意欣赏!”
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生活,手脚不停,就好像在阿尔卑斯山上旅行,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过去,没有时间回一回头,或者停一停步子,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了匆忙和紧张,忙碌和忧愁。
有个好莱坞的歌王,曾经说了一些很感慨的话,他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急急爬到山顶上,就像参加赛跑的马,带着眼罩拼命往前跑,除了终点的白线之外,什么都看不见。我的祖母看见我这样忙,很担心地说:‘孩子,别走得太快,否则,你会错过路上的好风景!’”
“我根本不听她的话,心想:‘一个人,既然知道要怎么走,为什么还要停下来浪费时间呢?’我继续往前跑,一年年过去了,我有了地位,也有了名誉和财富及一个我深爱的家庭。可是,我并不像别人那样快乐,我不明白我做错了什么?”
这位名歌王继续说:“有一次,一个歌舞团在城外表演,我是主角,当表演完了,观众的掌声久久不停。这一次的表演很成功,我们都很高兴。可是这时候有人递给我一份电报,是我的妻子拍来的,因为我们的第四个孩子出生了。突然,我觉得很难过,每一个孩子的出生,我都不在家,我的妻子,独自承担养育孩子的辛苦。我从来没看过孩子们走第一步的样子,他们天真的哭笑,我都没听过,只有从我妻子那里,得到间接的描述。我想起祖母对我说的话……的确,我和我的朋友也疏远了,我好久没去摸书本,或者看看花园里的树木。我曾经答应和妻子一起去度假,总因为忙碌而取消了。”
有一位哲学家说:“单凭思想而不劳动,当然不能生活,但一生像机器一样不停的转,那更加没有意义。”
既然有机会来到这多彩多姿的世界里,就应该像一个旅行家,不仅要爬山涉水,走完我们的旅程,更要懂得欣赏、流连。想走的时候就走,想停的时候就停,随心所欲地去发现乐趣和值得珍惜的东西。
走的时候,是为了到另一个境界,停的时候,是为了欣赏人生。
走的时候,是为了到另一个境界,停的时候,是为了欣赏人生。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用套子套住了一只爪子,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生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在欧洲,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谚: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铁;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去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不懂得及早放弃的恶果。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杨绛在《干校六记》中所记述的,就是面对人生际遇所保持的一种适度的心态。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比如大学毕业分手的那一刻,当同窗数载的朋友紧握双手,互相轻声说保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止不住泪流满面……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能长相厮守呢?固守着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友情天空。
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正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点苦苦地守望呢?不如冷静地后退一步,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
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
知足者常乐
有位哲人曾说:“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正是因为欲望太多,从而造成心理贫穷。
其实我们每个人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或者是其他的任何物品……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你的,那些东西都是暂时寄托在你这里。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最后,物归何主都不得而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都视为身外之物。而贪婪者却把它们视为珍宝,到最后却往往是一无所获。
瞎爷的左眼瞎在他九岁那年。一场高烧之后,瞎爷忽然向他爹娘报告:我的左眼看不见了!两位老人一惊,忙过来用手在他左眼前晃,那只左眼果然像坏了的钟摆一样一动不动。他爹娘顿时就抹开了眼泪:一个独养儿子,瞎了只眼可咋着办!未料爹娘哭得正伤心时,他慢腾腾开了腔,说:“爹、娘,哭啥?应该笑才对!这场病不是才弄坏了我一只眼?总比两只眼都弄坏了要好吧?我比世上些双眼全瞎的人不是要强多了吗?”这番话先是把两位老人惊住,后想想也在理,遂止住了眼泪。
家境不好,爹娘无力供他读书,只好让他去私塾里旁听。爹娘很伤心,瞎爷劝说:我如今也已识了些字,我总比那些一天书没念、一个字不识的孩子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