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每天一条正能量励志语 > 第6章 不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第3页)

第6章 不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第3页)

金盏菊有淡黄和橘黄两种颜色,老人满怀热切的希望,选择了淡黄色的进行培育。经过精心的照料,金盏菊一株株拱出地表,一朵朵应时绽开。老人从中选出颜色最浅的做上标记,待其枯萎后选用这棵金盏菊的种子。用这种方式遴选含色素少的花,年复一年地培育,终于使金盏菊的颜色一年年泛白。

其间女儿远嫁他乡,丈夫撒手尘寰,生活发生了许多变故,都未能动摇老人让鲜花变色的信念。终于有一天,老人所培育的金盏菊已不染一丝杂色,呈现出一片圣洁的雪白。蓦然回首,已送走了20个春秋。老人抑制不住成功的喜悦,欣然将花种寄给悬赏的那家园艺所。

等待了将近一年,也就是种子育出芳姿的时候,老人接到园艺所长打来的电话:“我们见识了你培育的金盏菊,花朵的颜色确实洁白如雪。不过由于时间太久,过去许诺的奖金已无从兑现,你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老人兴致不减地说:“我只想问一下,你们要不要黑色的金盏菊?如果要的话,我也能把它种出来。”

自信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成功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与挫折失败,战胜他们的最基本法则就是心理上先做好准备。要有敏锐的目光,看清成功背后的真相,要有持续的毅力,坚持到困难向你退缩,要有勇气和行动,当发现困难的弱点后不失时机地给它致命一击。

4.恒心是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认为做事要有恒心,如果半途而废,就连朽木也折不断;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便是金石也能够被打穿。

“悬梁刺股”的故事历来被世人千古传诵,用来激励后人发奋读书、持之以恒。

西汉时期,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做事情不可心浮气躁,一口吃一个胖子,要追求恒久之道,恒心是到达目的地的捷径,只要持久不断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史泰龙的童年极其悲惨。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高中辍学便当了阿混。

史泰龙20岁的时候,下定决心要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他想当演员,因为当演员不需要文凭,更不需要本钱,而一旦成功,却可以名利双收。在“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下,他认为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头的机会。

于是,他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处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

很显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了。但是他并不气馁,因为他知道,失败定有原因。每被拒绝一次,史泰龙就认真反省、检讨、学习一次。他痴心不改,挫败之后又去找人……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的某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我被你的精神所打动。我可“给你一次机会,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史泰龙已经做了三年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了。他一想到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就告诫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全身心投入。

第一集电视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他从此开始走向成功了!

面对人生的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集中全力应付眼前的事情,永不言弃,以争取最佳的结果。成功的人并不是行动前就解决所有问题,而是遭遇困难时总能想办法克服。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或活动,遇到麻烦就要想办法处理,正像遇到沟壑就跨过去一样自然。

有的人整日无所事事,那是因为对人生毫无目标。如果制定了人生的目标,人们就会感到被许多事压着,而要想达到目标,就首先要完成这些任务。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于是便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地忙碌着,会抓紧时间去完成,使生活过得非常充实。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几十年光阴弹指一瞬。在这一生中,既要工作、养家活口,还要教育子女,待人接物……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所突破,这就需要向着目标努力,持之以恒的去奋斗。当你向着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开始走向辉煌。

5.在坚持中寻找失望

普鲁士国王率大军与英格兰军队激战,结果被对方打得狼狈逃窜。钻进一所隐蔽的老宅,国王灰心丧气地往干草上一躺,不由得陷入极度的悲哀之中。就在濒临绝望的时候,他看见一只蜘蛛在那里结网。为了转移一下注意力,他挥手抹掉那个蜘蛛网。

然而这一人为的破坏,没有动摇蜘蛛结网的意志。好像那倒霉的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蜘蛛又忙碌起来,没用多长时间就织好了另一张蜘蛛网。军队接连打了6次败仗,国王已经准备放弃战斗,由此他扪心自问:“假如我把蛛网破坏6次,不知这只蜘蛛是否会放弃努力。”

一次又一次,国王接连毁掉了6张蛛网。那只蜘蛛再一次出发,毫不气馁地又去织第七张网,并且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国王从这件事中获得激励,决心重整旗鼓,再次和英格兰人决一死战。经过极为缜密的准备,他重新聚集起一支军队,终于打赢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从英格兰人手中夺回了失去的领土。

别人放弃,自己还在坚持,他人后退,自己照样前进,看不到光明和希望,依然努力奋斗,这种人往往是成功者。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退休时已经积攒了一大笔钱,然而这时他又突发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

随后,他就全身心地开始推动这项事业。前期基础性工作包括建造一条1000英里(约1609公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圣约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400英里(约644公里)长的电缆线路要从人迹罕至的森林中穿过,所以,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建一条电报线路,还包括建同样长的一条公路。此外,还包括穿越布雷顿角全岛共440英里(约708公里)长的线路再加上铺设跨越圣劳伦斯海峡的电缆,整个工程十分浩大。

菲尔德使尽浑身解数,总算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了资助。然而,他的方案在议会遭到强烈的反对。随后,菲尔德的铺设工作就开始了。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塞巴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不过,就在电缆铺设到5英里(约8公里)的时候,它突然被卷到了机器里面,弄断了。

菲尔德不灰心,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在电缆铺好200英里(约322公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船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好像死神就要降临一样,就在菲尔德先生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试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了,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4英里(约6公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进行。这时,轮船突然发生一次严重倾斜,制动器紧急制动,不巧又割断了电缆。

但菲尔德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他又订购了700英里(约1126公里)的电缆,而且还聘请了一位专家,请他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这么长的铺设任务。后来,英美两国的发明天才联手才把机器赶制出来。最终,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结果它们都把电缆用完了。两船分开不到13英里(约21公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约13公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第三次接上后,铺了200英里,在距离“阿枷门农”号20英尺(约6米)处又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到爱尔兰海岸。

参与此事的很多人一个个都泄了气,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这时候菲尔德先生,如果不是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是他天才的说服力,这一项目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菲尔德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决不甘心失败。

于是,第三次尝试又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全部电缆铺设完毕,而没有任何中断,铺设的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电流又中断了。

好一个菲尔德,所有这一切困难都没吓倒他。他又组建一个新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1866年7月13日,新一次试验又开始了,并顺利接通,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是:“7月27日,我们晚上九点达到目的地,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都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

命运全在搏击,坚持就是希望。对于意志坚强的人,只要咬紧牙关,任何困难哪怕是死神都不会惧怕。

6.成功就在下一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