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卖了多少?”
“我真的不知道。”
这个回答让我很不满意。我用一个问题向这位年轻推销员挑战:“你想在橱具生意这一行中赢得不朽的声誉吗?”
他受到诱惑并热情地回答:“要怎样才能做到?”
“很容易,只要打破公司所有时期的纪录即可。”
“不可能,因为纪录本身并不真实。当时,那位创纪录者是他女婿帮他推销的。”
这位年轻人失败的借口是“我无法做到,因纪录有假。”我重新使他确信纪录是合理的,并向他挑战说,“如果你打破所有的纪录,你的照片会和公司董事长的一起挂在总办公室。你可以上全国的报纸,成为世界性的推销员,公司将为你制造金壶。”
他动心了,但对销量估计不足。
我提醒他,可以利用他最好的一周销量乘以50就可能打破纪录。这时,他笑着说“对你来说,那是很容易的……”我打断他的话:“是的,你要做到也不难,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做到的话。”他仍然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但他答应回去好好想想。那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一个心血来潮时轻易设定的目标,在遭遇第一次阻碍时很容易就会放弃。
12月26日,他给我长途电话,他兴奋地说:“自从本月初我们谈话以来,我就开始精确记录下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我敲门时,作电话拜访时,举行说明展示时,打开样品箱时,我都知道已经得到多少生意,我知道每周卖多少,每天卖多少,每小时卖多少,我将打破那个纪录。”我插话道:“不,你不是将打破纪录,你是正在打破纪录。”
我这样说是因为他没有用“如果”,他的决定不是如果式的(专为失败做的决定)。他没说如果我没有汽车失事的话,如果我没有家人生病的话,我就打破纪录。他是说:“我将打破记录。”
以前他一年从未超过34000美元的业绩,当时这还不怎么坏。然而在第二年,还是相同的地区、相同的价格、相同的产品,他卖出的橱具总值,扣除退回订单与损失,竟达到104000美元,是以前的3倍。结果他打破了所有的纪录。公司遵照我跟他所讨论的方式给他酬劳,他得到了名声与“金壶”。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做好时间管理、有效的年度计划,就可以创造奇迹。他知道自己应该每周卖多少、每天卖多少、每小时卖多少,把自己的时间规划好,用上一年的最好纪录来激励自己,自然就能获得想要的成功。
有想法就去做
李开复说:如果不能做好计划、做好准备,再好的理想也只能是幻想或空想;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再多的兴趣也只能算是爱好;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意志,再诱人的成功也只是南柯一梦。
成功,始于想法,成于行动。只想不做,永远也不会成功。平凡的成功者总是靠着正确的想法和有效的行动,一步步踏上成功之路的。
想法是很重要,但它只有在被执行后才有价值。一个被付诸行动的普通想法,要比一打被你放着“改天再说”或“等待好时机”的好想法来得更有价值。如果你有一个觉得真的很不错的想法,那就为它做点什么吧。如果你不行动起来,这个想法永远不会被实现。
在我们的人生规划中,最艰难的一个步骤就是立即行动,将计划落到实处。行动就意味着你要开始停止梦想而切实地动起来。
渴望成功的有志之士,必须培养自己立即行动的习惯,鼓足有想法就去做的干劲。立即行动是各行业中首屈一指的成功人士的共同优点,这种能力会取代智力、才能和社交能力,决定你的人生道路。立即行动,也就是立即把思想付诸行动,这对完成事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虽然这个观念很简单,很多希望成功的人却正是败在这点上。
蔡大明是温州一个知名度相当高的鞋业公司的老板,他有一个弟弟叫蔡大亮,兄弟俩出生在温州农村。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兄弟二人凭借南方人特有的市场敏锐力,几乎同时看到了政府的富民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摆脱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于是,蔡大明兄弟俩决定每人办一个制鞋厂。
哥哥蔡大明说干就干,在他做出决定后,就马上行动起来了。他请来了师傅招聘了工人,买来了机器,采购了原料。不出半个月,蔡大明的制鞋厂就红红火火地开张了。一个月之后,蔡大明制鞋厂生产的鞋就开始走向市场,出现在各家商店的鞋柜上。而弟弟蔡大亮在有了开鞋厂的想法后,犹豫不决,迟迟不敢付诸行动。他想先看看哥哥干的结果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行动。
刚开始的时候,蔡大明的制鞋厂办得并不顺利。一会儿市场打不开,产品销路不畅通;一会儿资金出了问题,周转不灵;一会儿财务管理人员跟不上,生产管理混乱;一会儿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在厂里闹情绪。几乎所有农民企业家创业时可能要遇到的问题,蔡大明都一个不漏地全撞上了。起初,蔡大亮看到哥哥经营鞋厂遇到的这些问题和麻烦,还暗自庆幸自己的明智,心想多亏自己没有立即行动,否则也会像哥哥一样步履维艰。
每个人在创业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蔡大明经历的只是所有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撑过了这个最艰难的开始,后面的道路就平坦多了。经过了一年多的摸爬滚打,蔡大明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的制鞋厂终于渡过了难关。
看到哥哥的骄人成绩,蔡大亮后悔不已。他经过痛苦的思考,最后还是办起了自己的制鞋厂。然而,他已经丧失了最好的机会。当蔡大亮的鞋厂开始经营的时候,全国各地的鞋厂如雨后春笋般在温州、石狮、青岛、成都等地出现。蔡大明的鞋厂早办了一年,这一年的时间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市场,而蔡大亮则因自己的犹豫不决丧失了良机。到了2000年,蔡大明已在全国建立起庞大的营销网络,拥有资产数亿元。而蔡大亮的鞋厂则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发展,他只能为哥哥的鞋厂进行加工,资产连哥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做事业,不能等到所有条件都完美了才开始行动,因为总会有些条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可能是资金短缺、可能是人手不够、可能是市场排斥……外部条件是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的,你今天因为资金不够就将自己的计划推迟,等到你的资金全部到位的时候,市场早已变了天。因此,如果你想等到所有条件都成熟了才开始行动,那很可能你永远都不会开始。
现实世界中没有完美的开始时间,不如放开手脚来折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目前可以做的事情上。
不要烦恼下星期应做什么,也不要烦恼明天会做什么,你可以左右的时间只有现在。如果你过多地思考过去或将来,你将一事无成,因为明天或下周的事经常是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的。
请记住,美好的想法或创意本身并不能带来成功,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将想法付诸实践,做一个实干家,不要让美好的想法在心中慢慢陈旧。
敢于尝试生命才充满意义
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有句名言:“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
在约翰·戈达德15岁的时候,他就把他这一辈子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那时的他,是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他把那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他把表上的志愿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当戈达德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就开始抓紧一切时间来实现它们。
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了乔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他首次完成表上的一个项目,他还学会了只戴面罩不穿潜水服到深水潜游,开拖拉机,并且买了一匹马。
20岁时他已经在加勒比海、爱琴海和红海里潜过水了。他还成了一名空军驾驶员,在欧洲上空作过33次战斗飞行。他21岁时,已经到21个国家旅行过。
22岁刚满,他就在危地马拉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玛雅文化的古庙。同一年,他就成为“洛杉矶探险家俱乐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接着,他就筹备实现自己宏伟壮志的头号目标——探索尼罗河。
戈达德26岁那年,他和另外两名探险伙伴来到布隆迪山脉的尼罗河之源。3个人乘坐一只仅有60磅重的小皮艇开始穿越4000英里的长河。他们遭到过河马的攻击,遇到了迷眼的沙暴和长达数英里的激流险滩,闹过几次疟疾,还受到过河上持枪匪徒的追击。出发10个月之后,这3位“尼罗河人”胜利地从尼罗河口划入蔚蓝色的地中海。
紧接着尼罗河探险之后,戈达德开始接连不断地加速完成他的其他目标:1954年,他乘筏漂流了整个科罗拉多河;1956年,他探查了长达2700英里的全部刚果河;他在南美的荒原、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与那些食人生番、割取敌人头颅作为战利品的人一起生活过;他爬上阿拉拉特峰和乞力马扎罗山;他驾驶超音速两倍的喷气式战斗机飞行;他创作完成了《乘皮艇下尼罗河》一书;他结了婚并生了5个孩子。开始担任专职人类学者之后,他又萌发了拍电影和当演说家的念头。在以后的几年里,他通过讲演和拍片为他下次的探险筹措了资金。
将近60岁时,戈达德依然很年轻、英俊。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者和演说家。戈达德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他还受到过许多人士的亲切会见。他说:“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业。我对一切都极有兴趣,旅行、医学、音乐、文学……我都想干,还想去鼓励别人。我制定了那张奋斗的蓝图,心中有了目标,我就会感到时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围的人往往墨守成规,他们从不冒险,从不敢在任何一个方面向自己挑战。我决心不走这条老路。”
戈达德在实现目标的征途中,有过18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这些经历教我学会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尝试,”他说,“人们往往活了一辈子却从未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力量和耐力。但我发现,当你想到自己反正要完了的时候,你会突然产生惊人的力量和控制力,而过去你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体内竟蕴藏着这样巨大的能力。当你这样经历过之后,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都升华到另一个境界之中了。”
他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去努力实现他们。“‘一生的志愿’是我在年纪很轻的时候立下的,它反映了一个少年的志趣,其中有些事情我不再想做了,像攀登埃佛勒斯峰或当‘人猿泰山’那样的影星。制定奋斗目标往往是这样,有些事可能力不从心,不能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放弃全部的追求。检查一下你的生活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假如我只能再活一年,那我准备做些什么?’我们都有想要实现的愿望,那就别拖延,从现在就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