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认为女性更容易保留隐私。在夫妻关系中,妻子固然会有不少隐私,不愿向丈夫透露;而丈夫也有自己的秘密,是属于女性莫问的范围。
丈夫通常对妻子隐瞒的秘密。这些秘密,往往是那些足以损害他们大丈夫形象的事情。以下就是丈夫们认为有损他们男子汉形象,不能向妻子承认的“真话”。
关于对事业和工作所产生的焦虑。绝大多数男性,都以事业和工作上的成就作为个人形象评价的标准。因此,在妻子面前他们只夸耀自己事业上的成就。但是,私下里,他们对自己的本领并不如表面上所炫耀的那么信心十足。他们经常怀着一种恐惧感,深怕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但是这种恐惧感,他们绝不会向妻子透露,以免损害自己的男子汉形象。
其实,这种隐瞒是没有必要的。据调查,大多数已婚妇女承认,她们希望丈夫能告诉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麻烦、事业上的不顺心甚至失败,她们愿意分担丈夫对事业的担忧和恐惧。
她们并不认为这有损他们的男子汉形象;相反,对于他们敢于承认失败,妻子们认为这是一种有勇气的表现。同时,她们认为能为丈夫分担忧愁是两人亲密关系的一种表现,更能促进婚姻美满。
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反应方面。一般来说,男人灵敏迅速的程度较女人略逊一筹。在这方面,丈夫们经常受到威胁,但他们却不愿妻子知道自己的短处。他们护短的手法是沉默寡言。除非他们对于某些事物有足够的认识,否则就不会随便开口,言必有衷是他们的藏拙武器。
经常听到有的妻子说:“我家那位虽然话不多,可很有见地,一句能顶十句。”如果她知道了丈夫“话不多”的真正原因以及在说出“能顶十句”的一句前要经过多么痛苦的思索,她恐怕不会再用“很有见地”来评价了。
所以,“沉默是金”和“好男不与女斗”这些话,肯定是男人们想出来的。
对情绪方面依赖性的隐瞒。有的男人尽管外表一副铁汉本色,其实情感相当脆弱,在情绪方面依赖性极强。不过,丈夫大多数不愿意让妻子知道这种弱点,因此,他们在情感和情绪方面都故意表现出冷漠,不轻易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以免暴露弱点。对这一点,妻子们有不同的评价。
有的妻子认为,男人就应该像男人,“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才是英雄本色。更何况,妻子们把丈夫看作是自己终生的依靠,当然希望丈夫是个坚强的汉子,为自己遮风挡雨,提供避风的港湾。
有的妻子却不这么想。她们认为丈夫向妻子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感受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不会使她们觉得丈夫软弱,不会损害丈夫的形象。丈夫在妻子面前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会让妻子觉得丈夫是有血有肉的真男儿,会让妻子了解到“男人更需要关怀”。台湾一位著名女作家在谈到她丈夫时说:“爱他,只是因为透过一切外表掩盖的东西,看出他不过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有人疼的孩子。”可见,有时丈夫在妻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让妻子知道自己也需要关怀,并不会让妻子看不起,反而会使妻子更爱他、更疼他。
隐瞒非分之想。有的男人会对妻子以外的女人加以特殊关注。当然,这种非分之想只能暗藏心底,绝不会坦然表露,更不想让妻子知道。
可惜丈夫竭力想隐瞒的东西,妻子早就知道了,所以她们时时盯牢丈夫,以免他拈花惹草,同时心里也在暗暗叹息:为什么男人总是这么花心呢?英国唯美派诗人王尔德在他的《理想丈夫》一书中,透过一个女人的口说道:“男人一旦爱上了一个女人,肯为她作出他可能做到的任何事,除了一样,就是不肯爱她到永恒。”
其实,男人不仅在对妻子的感情上不能集中全副精神,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全神贯注。譬如,边吃饭边看报,对他们来说绝非难事。同时兼顾几件事,这是他们的专长,吃饭、看报同时进行,还算小意思,有些男人就有边看电视足球赛的转播,边剪脚趾甲,又边听收音机播放的相声节目,还偶尔会心一笑。真是天大的本事!
由此可知,注意妻子以外的女人,说穿了,是他们“同时进行数件事”的癖性使然。所以妻子也无需要太介意,只要没有越轨行为出现就可以原谅。
隐瞒对性能力的担忧。当男性对自己的性能力是否令刘方感到满足而忐忑不安时,他们绝不会告诉妻子,因为他们认为承认自己在性方面的无能,是最丢面子的事,是最没男子汉气概的表现。因此,作为妻子也不要在这方面去刨根问底,更不要在这方面讽刺、挖苦丈夫。
正如一位外国心理学家指出:忠诚于一个人,就要求做到谨慎、得体、保护、慈善、克制和敏感,这种要求比只是“告知真相”的简单原则不知要复杂多少。但另一方面,谎话和秘密容易加大夫妻间的距离,使夫妻之间产生隔阂。因此,在处理夫妻关系问题上,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好“度”,夫妻间应做到既有适当的“透明度”,又有适当“隐秘区”,这样才能使夫妻关系保留一点神秘感,增加双方的吸引力。
大度一点,不要斤斤计较
在我们的婚姻生活中,有很多夫妻就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争吵不休,有的甚至因为小事走到了婚姻的尽头。细细想来,当然是以小失大,真是得不偿失。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实在有点小心眼,太在意身边那些琐事了。
有一对夫妇,吃饭闲谈。妻子兴致所至,一不小心冒出一句难听的话来。不料丈夫细细地分析了一番,心中有些不快,与妻子争吵起来,直至掀翻了饭桌,拂袖而去。
比如,在有些人那里,别人说的话,他们喜欢句句琢磨,对别人的过错更是加倍抱怨;对自己的得失喜欢耿耿于怀,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易于敏感,而且总是曲解和夸张外来信息。这种人其实是在用一种狭隘、幼稚的认知方式,为自己营造着可怕的心灵监狱,这是十足的自寻烦恼。他们不仅使自己活得很累,而且也使周围的人活得很无奈,于是他们给自己编织了一个痛苦的人生。
要知道,人生中这种过于在意和计较的毛病一旦养成,天长日久,许多小烦恼就会铸成大烦恼。
其实,在这一点上,古代的智者们早已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早在两千多年前,雅典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斯就向人们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注意啊,先生们,我们太多地纠缠小事了!”后来,法国作家莫鲁瓦更是深刻地指出:“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这话实在发人深思。过于在意琐事的毛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失去光彩。显然,这是一种最愚蠢的选择。
其实,有些事是否能引来麻烦和烦恼,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它。所谓事在人为,结果就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学会大度,闭只眼来面对眼前的一切。
朱德同志还在年轻的时候,就特别注意同亲戚搞好关系。平时,他总是为亲戚排忧解难,做些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事情,使亲戚对他的印象特别好,彼此间相处得非常不错。
朱德年轻时,体格强壮,在四川老家,绝对算得上很有气力的人。每逢农忙时节,他总是很快干完自家的农活。而这时,朱德并没有歇着休息,他主动跑到亲戚家的地里去帮忙。
-天下来,朱德累得腰酸腿疼的。但他那时毕竟年轻,睡一觉后,又能恢复体力。第二天,他又拿起农具,继续帮亲戚收割庄稼。就这样,他从没喊过累,也从没抱怨过。
有一次,朱德去帮一个表叔收割庄稼。可这个表叔却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看到朱德来帮忙,就怀疑他要趁机偷自己的庄稼。所以,当朱德干活时,就时不时地注视他,特别是朱德要走的时候,还偷偷地打开筐子,检查是否拿走什么东西。
这一切朱德都看在眼里,微微笑了一笑,然后说道:“表叔,活干完了,我走了,我妈等我回家吃饭呢!”
说完,背起筐子,挥挥手走了,表叔看到这一切,惭愧地摇了摇头,心里不由暗暗钦佩自己这个亲戚。
不斤斤计较,这就是朱德与亲戚搞好关系的最根本原因。他不计报酬地帮助别人,就是帮了别人也不声张,好心相帮却被疑心也不抱怨。这种亲戚关系的处理方法,看似被动,却是主动。
大度一点,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事事“较真”;别把那些不值得一提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与利的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动辄大喊大叫,以至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别那么多疑敏感,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别把与你爱人接触的异性都认为是“第三者”之列而暗暗仇视之;也别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总是顾影自怜。要知道,人生有时真的需要一点大度。
大度一点,也是在给自己设一道心理保护防线。不仅不去主动制造烦恼的信息来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面对一些真正的负面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要处之泰然,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做到“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妙法,也是一种坚守目标、排除干扰的妙策。我们的精力毕竟有限,假如处处纠缠琐事,被小事所累,我们一生必将一事无成。
大度一点,也是一种豁达、大量与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告别琐屑与平庸的。而当你实现豁达与宽容,自然会产生轻松幽默,从而洋溢出一种性格的魅力。
大度一点,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大智慧。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锱铢必争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以小聪明做蠢事,占小便宜惹大烦恼;而不在意,乃是不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其乐无穷!
大度一点,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因为免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自己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
当然,大度一点并不等于逃避现实,不是麻木不仁,不是消极颓废处事的态度;不是什么都冷若冰霜、无动于衷的“木头人”。而是一种洒脱、豁达、飘逸的生活策略。倘能如此,自然会拥有一个幸福美妙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