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试图把它推销给我。我觉得,为医院买下那套设备,完全是我自己的主意。我接受了那些优越的品质,于是就把它订购下来。”
爱默生在他的散文《自己靠自己》一文中说:“在天才的每一项创作和发明之中,我们都看到了我们过去放弃的想法;这些想法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显得相当的伟大。”
多角度树立“第一印象”
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应酬恐怕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要知道,一次失败的应酬很可能会毁掉长期建立并连接起的关系。
避免在心理上的对抗
卡耐基认为,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方式,从理论上说,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是合理的。有许多事情,由于长期的习惯和惰性,变成无理。但你不要企图把这些不合理的习惯打破,不然的话,在应酬上,要遭遇到对方“心理上的抵抗”。所谓“心理上的抵抗气是指对方认为你不近人情,既然对方有些感觉,你的应酬效果就会大大减低。
关于这些“不合理”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例子太多了,最平常的小事,是日常见面那种礼貌。比如我们与友人见面,分明并无失礼之处,但一定说:“真是失礼得很,分明是别人邀请你去,但临行时总会说句:“打扰你了!”你去某公司任职,分明不是某人介绍的,但他问起你时,你会说:
“托你的面子,我进了某公司
但如果你不说这种不合理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你太不近人情了。不过,假如你到了欧洲或某些其他地方,你照上面的方式讲这种礼貌话,就不合适了。
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别人对你,或你对别人都是一样。
在应酬上,“第一印象”不好的话,如要挽回,就要作很大的努力,
“第一印象”非要特别注意不可。
塑造“第一印象”
卡耐基认为,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要注意服装。
有人会有异议:“服装哪会成为问题?应酬的内容最重要。”
你看见一个成年人穿了一条牛仔裤,你会有轻佻的印象么?你看某人穿的长裤裤管正中没有一条线,你会有“不好看”之感么?如果你的答复都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不能不正视现实。留意你的服装吧,这意思并不是叫你穿上最流行的、最时髦的衣服,只是请你穿得使人觉得有整齐、清洁之感,至于衣服是新、是旧,质料是好、是坏,都不成问题。
美国有许多家大公司对所属雇员的装扮都有“规格”,所谓规格自然不是指定要穿得怎么好看或指定衣料,而是“观感”的“水准”。
专家们所著的书中,提出应酬前的衣饰应注意的六点:
一、t鞋擦过了没有?
二、t裤管有没有线?
三、t衬衫的扣子全部扣好了没有?
四、t剃了胡子没有?
五、t梳好头发没有?
六、t衣服的皱折是否注意到?
不只在美国如此,其实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样。泰国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外勤员向公司报告,当他们向农民进行劝说工作时,穿得整齐比穿得不好在生意成绩上超过很多,可见农民们本身虽然穿得不好,但对穿得整齐的人,总是较有信赖感的。
所以,不要过份嘲笑“先敬罗衣后敬人”这种社会风习。
我们进行应酬时,应该重视一下现实,要推己及人,不然的话,便会遭受一些不必要的失败。
卡迪克在他所著的《应酬之道》中说:“和陌生人首次见面,最好用
介绍人做初次见面的话题。”这话是很中肯的。
应酬时间的长短问题,在一种适当的应酬上,有很重要的价值。当然,我们要从应酬的本质、目的和种类去加以判定,不可一概而论。但我们要知道,现在的市内公用电话规定基本通话时间是三分钟,这一规定是有过极深刻的研究才作出决定来的。它表示了一件小事情,应该在三分钟内了结。
如果事情不是一说即合,或需要辩论的,就可能花上一小时也说不定。但是一种不变的原则,就是我们应该尽量缩短应酬时间,要提防自己和对方产生“疲劳感气因为时间这种东西,有物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区别,当你和一位知己朋友谈了一小时,而他一看手表,啊呀,12点了,快没有公共汽车了,末班船也快开了……这样的应酬,是使人感觉到,分明物理的时间只有20分钟,心理上却有一小时以上的感觉。有些人参与应酬,对于物理时间满不在乎,却很重视心理上的时间,那就是说,当他对于这场应酬有兴趣时,他不计较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否则,心理上就有度日如年之感。
但毕竟我们人类是被物理时间控制着来生活的,所以最好还是不要浪费时间,方便自己,也方便了别人,更要紧的是使应酬本身有效。
卡耐基提醒我们记着,时间是应酬的最后一项要素,也是最重要的
因素,好好掌握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