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条“幸福的秘诀”可说是人生的一种修为和境界。照此修炼即使达不到张允和那样圆融的境界,至少也可让我们活得轻松些。
幸福的真谛
李先明毕业后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会。
那年冬天,李先明所在的城市划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低于这条线的便属于贫困户,在年前可以获得一些帮助。
李先明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菜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他们看到了露岀棉絮的被褥,看到补了还漏的搪瓷脸盆,那些黑乎乎、灰蒙蒙的贫困状况超乎他们的想象。可是当他们按着地址推开了又一户人家时,当时李先明以为,他们一定是走错了人家。
这一家窗明几净,有冰箱有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立得很整齐的书籍……然而,他们没走错。
这家的男人早几年病逝,欠下了很多钱。两个孩子,有一个带残疾。女人一份薪水养3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但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她说,冰箱洗衣机都是领导淘汰下来送给她家的,用用也蛮好的;孩子懂事,做完功课还帮她干零活……
这时,李先明才发现,漂亮的门帘是自己用纸做的,那些纸全是孩子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油瓶和盐罐擦得发亮。最让李先明惊奇且起敬的是进门时女主人递给他的拖鞋,那鞋底是磨秃了的旧解放鞋的底,齐齐地沿圈剪下,再用旧毛线织出带图案的鞋帮,穿着好看又暖和。
他们在这一家总共停了10来分钟,比别的人家稍稍长了些。李先明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确实贫困,但他也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的不贫困,他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的,这是因为,他们即使如此贫困,也不潦倒。
如夏之心
在物质方面的过分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充分利用已有的一切,尽量享受眼前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真谛!
白求恩的遗嘱
亲爱的聂司令员:
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们永远别了!请你给蒂姆?布克(时任加拿大太平党书记)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威灵顿街第十号门牌。
用同样的内容写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也写信给白劳德(时任美国太平党总叔纪)并寄上一把日本指挥刀和一把中国大砍刀,报告他我在这边的工作情形。
这些信可以用中文写成,寄到那边去翻译。
把我的相片、日记、文件和军区故事片等一概寄回那边去由蒂姆?布克分散,并告诉他有一个电影的片子将要完成。
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装在一个箱子里,用林赛先生送我的那18美金作寄费。这个箱子必须很坚固,用皮带捆住锁好,再外加三条绳子保险。
将我永不变更的友爱送给蒂姆?布克以及所有我的加拿大和美国的同志们。
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蒙特利尔的费朗西斯?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给也可以。在那里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绝不可以因为没有钱而把她遗弃了。向她说明。我是十分抱歉的!但同时也告诉她,我曾经是很快乐的。
两张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了。马靴和马裤给冀中的吕司令。贺龙将军也要给他一些纪念品。
给叶部长两个箱子,游副部长18种器械,杜医生可以拿15种,卫生学校的江校长让他任意挑选两种物品作纪念吧!
打字机和松紧绷带给郎同志。
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
一箱子食品送给董(越千)同志,算作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文学的书籍也给他。给我的小鬼和马夫每人一床毯子,并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
照相机给沙飞,贮水池等给摄影队。
医学的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
每年要买入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感觉遗憾的就是稍嫌孤闷一点,同时这里的同志对我的谈话还嫌不够。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让我把千百倍的热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诺尔曼?白求恩
如夏之心
爱之叶,不分季节;爱之松,没有年轮;爱之流,没有尽头。在黑夜的那端,爱是黎明之前最深沉的守候。
有一颗品味幸福的心
一位老师到一个贫困学生家中去家访。学生的父母都是残疾人,父亲双腿残疾,母亲是个聋哑人,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他的学生。一家三口就靠夫妻两个捡破烂度日,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当老师吃过晚饭走进学生家时,她们一家正围着餐桌坐着,桌上放着一些最普通的水果——孽芥。看见老师走进家门,学生立即高兴地跑过来拉着老师的手说:“老师,我家今天买了水果,请你吃水果吧。”便拉着老师坐了下来。于是,
老师看到了人间最温情的一幕。孩子的母亲慢慢地将孳养的皮剥去,先递一个给她。然后递一个给自己的孩子,再递一个给自己的丈夫。她不能说话,但当她将剥好的孽芥依次递给每个人的时候,她的眼中闪着幸福的光芒。孩子接过葦芥时,总是要让自己的母亲先咬上一口再放进自己的嘴里,吃时有意发出清脆的响声,一边还对着爸爸妈妈说:“真好吃。”孩子的父亲接过妻子递来的孽养,整个放进嘴里,然后慢慢地咀嚼着,舍不得咽下,仿佛在品尝着世间最好的美味。看着灯下一家三口吃着葦莠的场景,老师竟然陶醉在一种幸福的感觉里。
孽芥对老师来说可真是不屑一顾,因为她的家中总是放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只有吃不完烂掉的份儿,从未想过要到市场去买这不起眼的甚至称不上是水果的葦养。而老师在吃着各式各样水果的时候从未想过别的什么,更谈不上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了。可当她看着学生一家人这样吃着五角一斤的華莠的时候,忽然感觉到平时所追求的幸福是那样的简单,简单到只需用自己一颗心细细地品味。
如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