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处世不留余地,咄咄逼人。他们虽然也有充沛的精力、很高的热情,也有一定的才能,但这种人却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挫折。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过于天真,没有把握好露与不露的关系。
黑白经:
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谁标榜自己的个性是外向还是内向,也不可能随便给谁贴上标签。相反,大多数人却在追求着“二合一”式的为人处世规范。给人留下直爽印象的人,骨子里可能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小秘密,而那些让人老觉着阴险的人,则可能张口就称自己是个直肠子。其实,这就是一种深藏不露的处世哲学。
4、“故意装傻”要恰到好处
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如此。《厚黑学》提醒你:当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都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装装傻吧。
在人的—生中,尤其是那些置身于政治权力漩涡,明刀暗箭防不胜防,或者被人陷害,而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绝顶聪明的人为了幸免于难,就必须拿出生命去作孤注一掷,实行“假痴不癫”的计谋,这就把厚黑术运用到极致了。
在中国历史上,箕子是第一位行使假痴不癫计谋的人物。箕子是商朝纣王的庶兄,本名叫胥余,封子爵,身为太师。他是一个见微知著的人物,能准确地预知事物的结局。纣王继位不久,命工匠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箕子感叹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野菜汤和粗豆做的饭,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再穿粗葛短衣,也不愿再住茅房陋室,而要穿锦绣的衣服,乘华贵的车子,住高楼广室。这样下去,我们商国境内的物品将不能满足他的欲望,还要去征收远方各国珍贵奇怪之物。从象牙筷子开端,我看到了以后发展的结果,禁不住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的贪欲越来越大。他抓了上千万的劳工修建占地三里的鹿台和白玉为门的琼室,搜罗狗马珍宝,奇禽怪兽充塞其中。同时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裸体男女相逐戏。其臣比干相谏,纣王把他的心肝剜出,说:“比干自以为圣人,我听说圣人之心有七窍,倒想看看如何!”箕子复谏而不听,害怕残暴会临到自己,就诈癫扮傻起来,披散头发,胡言乱语,弃太师之尊而不为,宁愿被纣王关在囚里。正所谓“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久纣王死了,新朝周武王释放囚徒,邀箕子再出来做官,箕子不愿,暗里带了5000人逃避朝鲜去。武王没法,不得已落碍做个人情,封他在朝鲜建国。今平壤地区还存有箕子之墓。
明朝时,江西的宁王宸濠,阴谋造反夺权,就罗致奇才异能之士为党羽。宸濠很喜欢唐伯虎,派人拿一百两金子到苏州聘他来宁做官。唐伯虎被安置在别馆中,十分受优待。相处半年,伯虎见宸濠常做不合法的事,知道他以后一定会反叛,于是想辞职回乡,却又逃脱不得,不得已只好假装疯狂,每晚去妓院寻花问柳,痴痴癫癫如同色情狂,见丫环仆妇就追,在王府的妃嫔面前除裤解手,无端的哭,无端的笑,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一次,宸濠派人送礼物给他时,见他赤身裸体蹲在地上,用手玩弄自己的阳器并讥讽斥骂来人。来人只得把礼物带回。宸濠知道此事后说:“谁说唐伯虎是个贤德之士,他只不过是个疯子罢了!”无奈只好放他回家。几年后,宁王造反,迅速被剿平,宁王死,那班被尊为上宾的名士,都列为逆党,无一幸免,只有唐伯虎能及时诈癫扮傻,不受株连。
唐伯虎除了诈癫扮傻外,还因为他与宸濠并无恩怨,才得以侥幸逃脱;如今再说一个强者一方必欲置另一方于死地的故事,这个故事将进一步说明当人的生命危在旦夕时,诈癫扮傻几乎是唯一逃脱死路的计谋,如果不绝对地装得完全像,彻底地扮作疯狂,对手怎么会放过他呢?
“假痴不癫”从轻的角度说,是诈呆扮懵装聋作哑;从重的方面说,就是苦肉计,要损抑自己意志,戕害自己身心,且不容易诈扮,非到了最后关头,是不会轻易尝试的。一个丰满理智的人变成失去理性的疯子,要自己毁灭自己才能去瞒骗监视严密不遗巨细之眼,如果这个人不具备非凡的勇气,是不可能办到的。当然,作为一种计谋,—般人也是可以使用的,那自然不需要变成完全失去理性,只要把糊涂装到看似愚蠢那一步,蒙骗对方就可以了。
战国时,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弟子,共学兵法,曾有八拜之交,结为生死兄弟。庞涓为人刻薄寡恩,孙膑则忠厚谦逊。
庞涓求官魏国,拜为军师,屡建奇功,名声大振,显赫不可一世,却还忌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义兄、并曾发过愿“若有进身机会,必举荐吾兄”的孙膑。他认为孙膑有祖传《孙子十三篇》,才能超过自己,一旦有机会,便会压倒自己,所以始终不予举荐。
孙膑后得墨翟之荐,来到魏国。鬼谷子深通阴阳之术,算知孙膑之前途得失;但天机不可泄漏,只把原名孙宾改为孙膑,并给以锦囊一个,吩咐不到万分危急不得拆开。
魏王见了孙膑,即问兵法,孙膑对答如流,魏王大悦,想拜为副军师,与庞涓同掌兵权。本来就不希望见到孙膑的庞涓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膑实臣的兄长,岂可以为副职?不如暂且拜为客卿,等有了功绩,臣当让位,甘居其下。”于是魏王拜孙膑为客卿。
从此,庞涓与孙膑频相往来。庞涓心怀鬼胎,欲除义兄而后快,只想等孙膑传授了兵法再下毒手。
不久,两人摆演阵法,庞涓不及孙膑,就迫不及待,阴谋陷害孙膑,便一面在魏王跟前说话,一面捏造证据,说孙膑里通外国。魏王不由不信:听从庞涓之言,将孙膑一对膝盖削
去,又用针刺面,成“私:通外国”四字,庞涓还猫哭老鼠,又是痛哭,又是敷药,又是安慰。
对此,孙膑万分感激庞涓。庞涓便让孙膑把兵法写出,孙膑慨然应允。直到一天孙膑的近侍诚儿偶然听说庞涓单等孙膑写完兵法便立即绝其饮食之时,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无论写与不写,生命都将危在旦夕,便立即拆开锦囊,只见有黄绢一幅,上写“诈疯魔”三字,方长叹一声,决定依计而行。
晚饭照例送来了,孙膑正举筷子,忽然扑到地上,作呕吐状,一会儿又大叫:“你为什么要毒害我?”接着把饭盒推倒落地,把写过的木简向火焚烧,口里喃喃谩骂,语无伦次。诚儿不知是诈,慌忙奔告庞涓。次日庞涓来看,见孙膑满脸都是痰涎,伏地又哭又笑。庞涓问:“兄长为什么又哭又笑呢?”孙膑答:“我笑魏王想害我性命,而不知我有十万天兵保护;我哭的是魏国除我孙膑之外,无人可当大将。”说完,瞪眼盯住庞涓,又不停地叩头,口叫:“鬼谷先生,你救我一命吧!”庞涓说:“我是庞某,休认错人了。”孙膑拉住他的衣袍,乱叫“先生救我!”
庞涓回府,心中疑惑是孙膑装疯卖傻,想试探其真假,就命人把孙膑拖人猪栏。栏内粪秽狼藉,臭不可闻。孙膑披头散发,在屎尿中翻滚,有人送来酒食,说是瞒过军师偷偷送来
的,是哀怜先生被刖之意。孙膑心知其诈,便怒目大骂:“你又来毒我吗?”把酒食倾翻在地,使者顺手拾起猪尿及臭泥块给他,他却抢住送到口里吃了。庞涓得知,说:“他已经真狂了,
不足为虑了。”从此对孙膑不加防范,任其出入,只派人跟踪而已。
孙膑从此到处乱跑,行踪无定,早出晚归,仍以猪栏为室,有时整夜不归,睡在街边或荒屋中,捡食污物,时笑时哭,看来是真疯了。
后来,墨翟云游到了齐国,住在大臣田忌家里,得知孙膑被迫害之事,乃将孙膑之才及庞涓妒忌之事转告田忌,两人商定计谋,借出使魏国的机会,令一侍从扮作孙膑,偷偷将孙膑载回。孙膑回到齐国,仍不出名不露面,后来齐魏交战,孙膑大败庞涓。齐魏之役,庞涓被孙膑军队射死于马陵道。
“假痴不癫”是说扮作疯狂呆傻,而且必须做到完全像,让人看不出一点破绽,否则,在狡猾的,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对手面前,是难于蒙混过去的。在这个时候,你几乎没有朋友,不能信赖任何人,必须自己背负重荷,逃离苦难,先挽救生命再说,有了机会,再以静制动,彻底摧垮敌人。
黑白经:
在待人处世中,一个很重要的交往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因此,在待人处世中,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5、退是为了进,厚是为了黑
在待人处世中,如果情况对自己不利,再要继续下去很可能身败名裂,甚至丢了性命。那就必须考虑如何全身而退,先保住自己的本钱再说。此时,必须当机立断,决不可拖泥带水,这时最能反映出厚黑之士的功力深浅。因为,他们懂得如果本钱没有了,就一切全玩完。对于厚黑之士来说,此时的退是为了以后的进,眼下的厚,是为了下一步的黑。因此,做人要方圆有道,就必须讲究一点厚黑智慧。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辨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做人要圆。这个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会随波逐流,要潜移默化,绝不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在强大的对手高压下,在面临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虽然面临险境,或遇到突发事件而装傻看呆不及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来得壮烈、辉煌,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
明朝张崌崃任滑县县令时,有两名江洋大盗任敬、高章来到县城,冒充锦衣卫(特务组织)的使者拜见张公,并且凑近张公耳边说:“朝廷有令,要公开处理有关耿随朝的事情。”
原来当时有位滑县人耿随朝,担任户政的科员,主管草场,因为发生火灾,朝廷下令羁押在刑部的监牢里。张公听到此事,更加相信两人的身份。任敬于是拉着张公的左手,高章拥着张公的背,一起进入室内坐在炕上。任敬摸着鬓角胡须,笑着说:“张公不认识我吧!我是霸上来的朋友,要向张公借用公库里面的金子。”于是二人取出匕首,架在张公的脖子上。
张公抑制住内心的紧张,装出替他们着想的样子说:“你们不是为了报仇,我也不会因为财物牺牲性命。你们这样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被别人发现,对你们可相当不利!”
两个强盗觉得有道理。
张公又进一步说:“公库的金子有人看管,容易被发觉,对你们不利。有一个办法是,我向县里的有钱人借贷,这样你们可以安然无事,也不至于连累了我的官职,岂不两全其美。”
两个强盗听了更加赞同张公的办法。就这样,张县令不露声色地稳住了强盗,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合作,同时一条计谋酝酿成熟。
张县令传令要属下刘相前来,刘相到后,张公假意说:“我不幸发生意外,如果被抓去,会很快被处死。这两位是锦衣卫,他们不想抓我,我很感激他们,想拿5000两黄金当他们的寿礼,以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