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荷兰帝国国旗 > 第二章 空手套白狼成为海上霸主(第4页)

第二章 空手套白狼成为海上霸主(第4页)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慢慢地美洲开始有更多的殖民者出现。

1620年,达普利茅斯来了一批朝圣者。那时起,荷兰西印度公司就想在这里建一个贸易基地。4年后,他们决定在曼哈顿岛上新建一个城镇,并把这个镇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从此,这个小镇便成了新荷兰的首都和重要港口。

【图13曼哈顿岛】

但在荷兰人来这里之前,这个地方已经有人居住了,定居在这里的是一个叫德拉瓦族的美洲土著部落。所以荷兰人与德拉瓦族人交涉,希望能用礼物来换曼哈顿岛。德拉瓦族人同意了。后来,有人说起这个故事时,说到当年用来交换这个岛的礼物无非就是一些小刀、斧子、罐子、壶、玻璃珠子和几匹布料等,所有的这些加起来总共才值二十多美元而已。

实际上,这个岛的价值用这点东西换取是远远不够的。但德拉瓦族人从来没有想过卖他们的土地。他们觉得,这些土地和阳光一样,是每个人都能享用的。德拉瓦族人有一个生存规则,就是他们会选择一个地方搭建简单的住房住下来,然后开始从事生产活动,包括种农作物、打猎、捕鱼等。当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几年,这里便再也无法满足他们的生存需求,然后德拉瓦族人就会再选择一块地,再生活,一直这样延续下去。

荷兰人刚开始提出交换时,德拉瓦族人觉得这些人也和他们一样,在曼哈顿岛住上几年便会迁移到其他的地方。他们想不到的是,在新阿姆斯特丹的生活的荷兰人一点也没有离去的念头,当然他们从来没想过要离开。他们不仅在岛上建了一座占地很大的城堡,还修了一条连接岛两端的道路。商船到这里后便停在岸边,然后荷兰人就把收获的东西装上去,并从船上拿下生活所需的物品。

新阿姆斯特丹镇以迅猛的速度崛起。印度、非洲的香料、糖、朗姆酒和盐通过商船运到了这里。土著居民用皮毛换这些商品;来自其他地方的殖民者也来到这个这里购物。很多地方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来到这个新兴起的小镇。这里很快就有很多房屋建起来了,另外还有很多旅行社(供客人休息的地方)、酒馆。这些小酒馆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大,发展到最后,新阿姆斯特丹的大部分建筑都是酒馆,占了这个小镇的14的建筑面积。

虽然这个小镇飞速发展着,但是城镇暗地里却慢慢地衰败。当房子的外墙变得斑驳时,人们也不去理会。道路被大坑、小坑铺满。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牲畜,到处都是脏兮兮的。晚上,酒馆里喝酒的人特别多,醉酒的人也很多;马车竞相在窄小的道路上比赛。这个小镇唯一的一座教堂也已经荒废了。位于镇中心的城堡也摇摇欲坠了……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个小镇,荷兰西印度公司派了很多长官到这里管理,但都无济于事,这个城镇注定是要衰落的。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647年,这一年,来了一位新的荷兰长官,名叫彼得·斯图佛逊。他是一个长得很魁梧的退役的军人,5月的一个早晨,他踏上了新阿姆斯特丹镇。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到这里就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他规定,凡是来酒馆喝酒的殖民者一定要自己交钱买店里的红酒和啤酒,所得的这些额外的钱就用于城镇的基本设施维护。牲畜一定不能随便放出来,以免它们在大街上乱窜。对酒馆的营业时间也做了限定,周末不得开门做生意。最为严厉的是彼得·司徒佛逊命令牧师们在礼拜日多布道!有一名殖民者受不了,向他抱怨,司徒佛逊怒道:“我要砍掉你的头,把它们切成一块块送回荷兰,这样它们就可以到那里去抱怨!”

尽管小镇的抱怨声不断,但是彼得·斯图佛逊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因为有更大的事等着他去处理,那就是岛上的英国殖民者越来越多了,而且这些殖民者企图想霸占这里。于是,英荷两国在这里的殖民领袖找了一个时间聚在一起商讨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最终商讨的结果是,把这个岛一分为二。

但不久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英格兰的国王詹姆士与世长辞了,王位就落到了查理二世手中。新国王上任时,向全世界宣告:荷兰在新阿姆斯特丹的土地从此归他所有了,随后把其当做礼物赠给了约克公爵。这时,荷兰人日夜担心的事终于来了,国王一宣告后,约翰公爵就立刻派了战船去北美洲,层层包围曼哈顿岛。岛上没有一个人能出去,同时,也没有一个人能踏上这个岛。在没有士兵、武器的前提下,新阿姆斯特丹上的荷兰殖民者担心不已,因为随时都可能会面临缺少食物的危机。于是他们去找到司徒佛逊,希望能够投降。

作为荷兰派驻美洲的总司令,司徒佛逊固然不希望投降,但是曼哈顿此时已经被重重包围,再这样下次,除了荷兰殖民者,就是本地的原住民都会面临温饱问题,在权衡了各方利弊之后,司徒佛逊只好投向了,就这样,这个岛属于英国了。

荷兰人投降后,英国举国欢喜,开始派军进驻新阿姆斯特丹,并把这里改名为“纽约”。名字是为了嘉奖约克公爵而起的。新来的英国长官带来了一个决定:在此地的荷兰人可以继续在这里生活,土地和房屋仍是他们的,荷兰语也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他们从此以后都不再是荷兰人。“任何人若不愿意成为英国公民,”他声明,“都可以和平地返回荷兰。”

英国人提出的要求虽然只有一条,但是却比千斤重,荷兰人辛辛苦苦发现了美洲这片新大陆,辛辛苦苦地经营起海港和城镇,要继续留在这里,就要成为“卖国贼”,变身为英国人,荷兰人做不到,身为荷兰曼哈顿殖民地军官的司徒佛逊第一个做不到,于是,荷兰人凭借着应有的骨气,淡然离开了这片新大陆。

在这里生活和奋斗了17年的荷兰人就这样被迫离开了这个地方,新世界的荷兰帝国已经没有了。北美洲从此也隶属英国了。

荷兰人悄无声息地就失去了美洲这块殖民地。

以鲁夫的智慧成为“海上霸主”

在讲述荷兰殖民史及新大陆、新航道开辟的同时,很多人会忽略了荷兰和西班牙、葡萄牙不同的地方,荷兰不止是开辟航线和殖民地,更是开辟了新的商机。在穿越欧洲、非洲和亚洲,甚至到达北美洲这么长的线路时,荷兰人带上的不止是征服海洋和殖民地的雄心,更带上了欧洲商贸往来的运输物资,贯通多个海洋大洲,荷兰就像海洋中的鲁夫,在利益的诱惑下伸缩自如,坚守“财富至上”的原则,灵活应变,以商业头脑,成为海上运输的霸主。

17世纪,世界范围内的贸易都很发达,具有世界性的贸易圈正在慢慢地形成,哪一个国家垄断了海上贸易,哪一个国家就可以成为世界贸易的老大。这个机遇被荷兰人抓住了,荷兰这个小国,仅有150万人口,但却是世界的经济贸易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荷兰的爪牙,因此,马克思把其称为“海上第一强国”。尽管荷兰是一个新兴国家,但是它在海上的贸易线拉得很长、造船业的规矩也是异常巨大。荷兰人最先是靠在北海捕捞鲱鱼富起来,在控制了北海捕鱼业后,荷兰人做了长远考虑,把大量资金投入发展造船业上。当时的荷兰,随处可见造船厂,如果全国工厂同时作业的话,那么很快就能造好几百艘船,荷兰成为了欧洲的造船中心

在这之前,欧洲的商船防御能力都是很强的。荷兰人是首个设计出这种只装货物的商船。

当然,这样做是顶着很大风险的,每次出航都充满着危险的气息,但是,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造船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比英国所造的船价格要低一半,最后,运费也会相应地降低。要知道荷兰人的野心很大,尽管有这样的好处,他们还不满足,为了追求和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对船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船很特别,船身又大又圆,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斯堪的纳维亚时,能够少交“过路费”,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甲板越小,所交的船税就会越少。因此,荷兰人就把船的甲板设计得非常小,船身却很大,这样的船能够获得更多利润。可以这样说,荷兰人就是靠这种船得到“海上马车夫”这个称谓的。

但想要在竞争中不被挤下去,单单靠这种特殊的船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那些“马车夫”。

驾驶船只的人,尽管食物短缺,但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拿委托人运送的货物。这样的气魄,为荷兰商人树立了好的口碑,为人们所称赞,赢得了整个贸易市场。

除了这些优势外,还有一点对荷兰非常重要,那就是海上霸权的制度为其提供了基本保障。早在1609年,荷兰人就已经在阿姆斯特丹市设立银行,不久后,银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荷兰很快地就变成了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此外,荷兰人非常聪明,成立了股票交易中心,开展一系列的融资和投资,于是,后人就把阿姆斯特丹的股票市场誉为“17世纪的华尔街”。这为荷兰取得海上霸主地位提供了资金保障。

【图14华尔街铜牛】

靠着蓬勃发展的造船业、完善的制度和发达的金融业,在17世纪,荷兰就已经取得了世界贸易的垄断权,真正造就“荷兰世纪”。1670年,西欧主要国家,如:葡、西、英、法、德等所拥有的商船总吨位加起来都比不过荷兰。荷兰的商船在世界各个地方巡行查看,几乎控制了各国的贸易往来,此时的荷兰,真的变成了世界贸易的“海上马车夫”。为了持续这种状态,荷兰不断加强自己的海上军事能力,并且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但是,就在荷兰专心专注于海洋霸权开拓的同时,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英国、法国的崛起更是势不可挡。

荷兰始终未能坐稳“海上马车夫”的宝座。17世纪前期,被荷兰垄断的海上贸易,严重阻碍了英国向外发展,因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荷兰就是因为与英国之间发生战争而慢慢地衰落下去的,英荷战争后,荷兰的光环彻底被摘除了。

16世纪下半叶,英国打败了西班牙,夺取了西班牙在海上的地位,瓦解了葡、西两国的殖民体系,慢慢地蜕变为最厉害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的胃口很大,想要独占海权、原料和市场,如此一来,英国与荷兰之间就避免不了矛盾的出现,最终导致两国开战。1651年英国制定并通过了《航海条约》,规定所有进入英国的货物,只能用英国的船只运输,或者由本国造的船运送到英国,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不能参与其中。我们都知道,荷兰是欧洲造船业的中心、最大的贸易中介以及全世界商品集散中心。一看英国的《航海条例》,就知道它是专门针对荷兰而设的,想要打击荷兰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荷兰肯定是不会承认这个条约的,而英国又是绝对不会废除条约的,在这种情况下,英荷海上大战一触即发,英荷战争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1652年5月,英、荷两国的舰队在多佛海峡起了冲突,7月8日,荷兰正式与英国转入战争状态。英国派出海军,把多佛海峡和北海封锁起来,想要阻止荷兰商船通行,而荷兰就积极防御,把舰队聚集在一起以保护商船。次年8月,荷兰召集全部海军与英国决一死战,以荷兰失败而告终。此次战役让荷兰失去了制海权,导致荷兰的经济系统崩溃。1654年4月,英、荷两国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被迫承认《航海条例》。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此次战争的导火线是位于北美的荷兰开辟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侵占了。165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发出宣战书。次年2月,荷兰同法国和丹麦结成同盟。1666年6月11日,敦刻尔克海战爆发,战争持续了3天。荷兰舰队在廖特尔海军上将的率领下,把英军打败了,但是胜利果实没有得到保护。同年8月4-5日,两国在北福伦角再次开战,此次战争中,荷兰被击败了。1667年6月,荷兰召集海军把泰晤士河口重重包围起来,摧毁了一部分英国军舰,严重威胁了伦敦,英国逼于无奈,于同年7月31日与荷兰签订《布雷达和约》,英国归还荷兰在战争时期被夺的苏里南(在南美),而英国则可以继续占领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1672年5月,已经结为联盟的英法两国对荷兰宣战,从陆地和海上对荷兰两路夹击,荷兰挡不住来势汹汹的敌军,只好把海堤挖开,以淹没国土的代价来让法军放弃进攻。1673年3月荷兰海军一鼓作气,把英国舰队打退。6月英法两国舰队在斯库内维尔海域两次与荷兰舰队开战,8月法国撤军,英荷双方损失惨重,无力再次交战,于是在1674年2月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标志着战争的结束。

英荷战争让荷兰元气大伤,不仅让英国夺去了很多殖民地,连最基本的航路也无法得到保障,国力日渐衰退。从此以后,曾经的“海上马车夫”失去了领头的地位,英国则替代了荷兰,成为新一代的世界最强国,而荷兰就退出了世界强国之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