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人比,他们更会玩。
张爱玲:“那么多钟点单独相对,实在需要有个交代。”
胡兰成:“我可以离婚。”
“他有没有略顿一顿?”
张爱玲在《小团圆》里紧跟的这句话太微妙了。
如果胡兰成有,张爱玲一定能感受到。记忆怎能出差?
那时胡兰成的妻子是应小姐,他第三任明媒正娶的女人。
前方有路障,且铜墙铁壁。而你直接就过去了,除非不是人啊。
这样穿行无障碍的车子,也只有胡兰成能驾驭了。
很多年后,张爱玲回忆当时也微微诧异了一下。
敏锐如她,当年也是昏了头了。
胡兰成没有路障,尤其是面对女人。他向来自由穿行。亦从不觉得有什么冲犯之事。非常惊诧胡的坦白。“我到南京,张爱玲来信,我在手里像接了一块石头,是这样的有分量。但并非责任感。”有分量而非责任感,风流才子稍稍转换思路,就啸歌而行,偷着欢喜了。
张爱玲也神奇。
胡兰成侃侃而谈,一坐坐五六个小时。每天他一走,张爱玲累得发抖,整个的人像淘虚了一样。她和姑姑两人都不说话,像大祸临头一样。
她暗下决定打破这恶性循环。张爱玲写信与他:你不要再来了。对于这种女儿家的小忧思,胡兰成只轻撇一下嘴角。第二天照常去,她则还是欢喜。
胡兰成吻为上。但是话说多了口干,像“干燥的软木塞”。他马上觉得她的反感,微笑着放了手。
这是张爱玲的初吻。
一个小说里的没有初吻之喜的女人,生活里原来也没有。
不仅如此,“一阵强有力的痉挛在他胳膊上流下去”。她想:这个人是真爱我的。
错了吧。
纵然你天赋异禀,敏锐彻底,但实践只有一回。
征服和爱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强硬的,一个是颤抖的。
有一段时间胡兰成没来,冥冥中,张爱玲也庆幸“其患遂绝”。面对情感,张爱玲至少有一半的清醒。已经超过所有过来人的“留三分清醒”。但她也终是肉身。你走我送,你来我迎。
如此而已。有时都觉得张爱玲也有风尘女子的从容。
后来就有了,“你既喜欢,我就给了你。”
男人征服的大前提就是女人俯首称臣。
遇到张爱玲,送他一句: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开出了花来。
把他对她的征服变成了她对他的感激、感动。且是义正情深,小女子重情完败大男子主义。
胡只好强行端坐:我亦“不过是爱悦,未必有要的意思”。
私下里,从头至尾都是费尽心力,以致苹果到手亦不是破涕为笑,而是更加哭得凶了。因为得来不易。
张比一般女孩子漂亮的就是没有幻想。她可以跟着情绪走,跟着感情走。但这都是在她敏锐的感觉之中的。一旦感情的线有所偏离,她也一样果决。即便有万般的不舍,她也是不会回头,不会苟且不会委曲求全。
这就是张爱玲。
深情而理性。
冷漠又无情。
时隔多年,张爱玲写《小团圆》,胡兰成有《民国女子》。
才女才子各自写出来,各有生花妙笔。对比起来看更有意思。
两个都不单纯的人,你走了六步,我走了四步。每一步都踏准了节奏,进退自如。各种假动作出神入化。爱情对于他们来讲,就是一堆篝火,他们围着篝火跳舞唱歌,无比快乐,但始终不会向前一步,浴火自焚,更不会像凤凰涅槃一般,得到重生。
篝火兀自燃烧,看着两个绝顶聪明的人被爱情玩了一把。
从头憾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