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奥尔德森盘提供热量和光线的太阳,位置与运行规矩,也跟其它天体截然不同。
它的太阳正好处于光盘中间,一上一下在光盘中间做垂直运动。
奥尔德森盘的昼夜交替现象,也十分有意思。
当太阳处于光盘顶部的时候,光盘的顶部就是白天,底部就是黑夜、
当太阳处于底部的时候,光盘的顶部就是黑夜,底部就是白天。
至于奥尔德森盘重量,起码有3000个太阳质量大小。
它的直径,更是长达2。41亿公里以上。
张雷对这数据感觉很模糊,随即在蓝星人书籍中寻找参照物。
很快,张雷就发现了一个标准模型。
宇宙中的天体,数不尽数,并且也极大。
为了方便计量和研究,因此蓝星人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理想天体,银河系太阳模型。
根据蓝星人书籍记载,太阳系,处在银河系外围,一条名叫猎户臂悬臂附近。
蓝星人称其为宇宙中最为标准的天体。
它有着八大恒星。
其中第三颗行星,蓝星,更是蓝星人构思的最理想的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这个模型中的太阳,直径达139。2万千米,其质量占据整个太阳系的99。86%。
太阳的直径大约是蓝星的109倍,质量是33万倍,体积是130万倍。
这就意味着,如果以太阳作为中心,构造出一个奥尔德森盘的话。
它的边际将延伸到火星轨道之外,同时它的高度也必须达到几千公里,其表面积将超过十亿颗蓝星。
张雷只算了一半,就被奥尔德森盘的相关数据震得头皮发麻。
他心中不禁直问,这种天体依靠蓝星人的力量,能造出来吗?
张雷带着相关疑惑,接着朝这本书后面看去。
原来奥尔德森盘的大小、体积、重量等因素,不是凭空随意设定,而是要根据相关物理规则来。
在蓝星人的天文学常识中,宇宙中所有有质量的天体,都是通过万有引力的相互吸引来维持稳定的。
要想让奥尔德森盘稳定运行、不发生坍缩现象,蓝星人想出两种方法。
第一种就是调整它的自身重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奥尔德森盘的质量,达到3000个太阳的质量时,这样它就有了比太阳更加强大的引力。
只不过要想获得3000颗太阳质量,那就需要拆解周围数百光年内的所有行星,卫星和小行星了。
第二种方式,更加匪夷所思了,那是给奥尔德森盘施加人造重力。
与引力不同的是,这种重力是由加速度或离心力产生的。
简单来说,就是让奥尔德森盘以一定速度旋转。
但这个速度必须适中,太快会引起自身坍缩,太慢则会被中间的太阳吞没。
书中最后,蓝星人,也大方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