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见到赵鼎,高程是又喜又悲。
喜的是赵鼎给顶山郡百姓带来了生机,让他们生活在贫瘠的山地中也能填饱肚子。
悲的是赵鼎给顶山郡的社会带来了太多变数,人在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可在吃饱了之后就会有无数个烦恼。
面对这些烦恼,高程感到十分棘手,有时恨不得撂挑子不干。
“殿下,您就直说吧,到底是什么任务。”
“先说好,我不是你的属官,所以我有拒绝的权力。”
面对高程不配合的态度,赵鼎并未动怒,只是干笑两声。
在治理地方上,高程算是个能吏。
几个月来,顶山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许多乡村都引进了织布机,通过生产葛布获得了大量钱财,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即便没有引进织布机的乡村,也因高程雇佣村民修桥铺路,改善交通条件而获益。
如果不是因为赵炳突然登基产生的混乱,恐怕高程早就在吏部的考评中获得了一个优。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正因如此,赵鼎才需要高程的帮助,需要他为自己治理陇西。
在自己率军攻破三江国与关西国后,陇西最顽固的钉子已经被拔除了,剩下的汉民虽然尚武,却易于接受官府的统治。
总之,只要高程愿意去陇西就职,这片土地就会焕发勃勃生机,成为自己安全、富庶的大后方。
但问题显而易见,高程没那么容易答应自己。
“陇西已被征服,我根据地理条件、资源情况等,设置了三处行政区,既便于统治,又能减弱原有五国的影响力。但这还远远不够。”
“我想把陇西变成和中原一样富庶的地方,这样我们就拥有了向西拓展生存空间的桥头堡。”
“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陇西的条件和中原大不相同,想要让陇西的人口和经济得到大幅度的增长,非得派遣一能吏管理不可,思来想去,可用之人唯有你而已。”
赵鼎此话所言不虚。
在陇西生活的那段日子里,他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
陇西的西方是羌原,羌原的西方是西域,而在西域的西方,传闻有更广阔的土地。
数不尽的黑色石头裸露在地表,几乎堆积成山脉。
一口又一口黑色的水井不断喷涌,永无休止。
赵鼎知道这是什么,更知道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崛起的底气,这是足以掌控一个时代的关键资源。
上一世,自己的祖国因为缺少了这些资源而经历了长达数个世纪磨难,国家被欺凌,国民被屠杀,没有一日能够喘息。
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些资源,处处都要被人掐着脖子。
这一世,赵鼎不希望华夏和自己后世子孙再陷入想通的境地中。
高程不明白这些资源意味着什么,但他已被赵鼎的情绪所感染,不禁陷入开疆拓土,扬国威于域外的心思。
出将入相,这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高程虽是文人也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