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朗朝着观众露出张狂的笑容,然后在钢琴前坐下。
他摘下戒指放在琴盖上,闭上了眼睛。
“该选哪首曲子呢。”
他的主要曲目,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也不错,帕格尼尼变奏曲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在高朗和贝贝之间,没有比《贝多芬奏鸣曲》更特别的曲子了。
高朗通过贝贝的《悲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贝多芬的奏鸣曲才是能全面展示钢琴家技艺的最合适的曲子。
于是高朗准备了其中难度最高的,在发表当时除了贝多芬本人外无人能演奏的第29号奏鸣曲。
作品编号106,副标题“槌子键琴”。
高朗按下琴键的瞬间,贝贝露出了一抹难以捉摸的微笑。
###回忆钢琴创新与创作心路
1818年,维也纳。
“嘿,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啊。对吧,老师?”
这是一架新钢琴吗?
往里一看,发现有个小锤子和琴键相连,一按就能敲击琴弦,原来是这样的结构。
难道这就是槌子键琴?
<1)槌子键琴(Hammer(锤子)+Klavier(钢琴)):与大键琴、古钢琴不同,是一种具备强弱调节功能的现代钢琴雏形。>
伦敦的布罗德伍德送来的这架新钢琴呈现出诱人的红褐色。
“音量很大,而且踏板的运用应该也能很充分。”
费尔迪南特·里斯似乎在说着什么,我转过头去,果然听到他在那叽叽喳喳。
“该死的,我都说了多少次别在我后面说话,你才听得进去啊?”
“啊,抱歉。我太兴奋了。”
那家伙按照我教的,一字一顿地说着。看他嘴唇动的样子,就知道是兴奋得什么都想说。
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他便开始介绍这架新钢琴的特点。
他说这架钢琴音量更大,共鸣也更好,而且带有能控制音的开合功能的制音踏板和延音踏板(共鸣),效果非常出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能让演奏更加丰富、更有效果。
该死的。
我听不到这样的钢琴声,只能怪这没用的耳朵了。
“这种感觉怎么样?”
我坐在槌子键琴前,发挥想象力弹奏了几次,费尔迪南特便拍手叫好。
“别光叫好,给我解释一下!解释!”
“这部分和您想的有点不一样。要按照您说的演奏的话,可能得这样……啊,对了。”
“不错。”
有费尔迪南特在身边真是太好了。
多亏了这位出色的钢琴家,一些原本让我头疼的问题多少得到了解决。
“用这架乐器演奏您的曲子,会是什么效果呢,真好奇啊。”
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