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点点头,拿着触控笔思索片刻,在极光系统的喷柱图的右上角画了一块区域。
威腾将屏幕转回,认真看了好长一会儿:
“对易子函态区间在0。5以下一一这是真实的物理数据,也就是如果伴子真的存在,那么肯定是玻色型的了。。。。。。”
周绍平、特胡夫特等人也点了点头。
早先说过。
孤点。。。或者说盘古粒子的自旋是半奇数,也就是12、32或者52等等。。。。。
这里的自旋方向,是相对于轨道角动量的方向来定义的。
比如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的时候,就已经假设了一个z方向,然后解出的角量子数l就是相对于这个z轴而言的。
同样的道理。
自旋的上下也是对于这个z轴而言的,也就是微粒本身携带的自由度。
而徐云此前告诉过威腾,他发现的异常区域的双光子末态的自旋是2。(见446章)
所以根据奇数个粒子耦合规律不难分析出。。。。。。
如果盘古粒子周围真的有那么一颗‘冥王星’存在,那么它一定是玻色型的。
加之手征超多重态这个基底原理的影响。。。。。。
想到这里。
威腾的眼中不由闪过了一丝决断:
“好,就从susy框架入手吧,格罗斯、杰拉德、周,麻烦你们了。”
周绍平和特胡夫特道了声客气,便拿起纸和笔,协助威腾构筑起了框架计算。
依旧是在很早以前,曾经提及过另一个概念:
微粒这种物质之所以难以捕捉,除了寿命短之外,更关键是它的运动轨迹是不固定的一一这也是反复提及过的一句话。
因为粒子世界的‘空隙’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这就好比一条有着10小条赛道的跑道,一个运动员选取任何赛道的概率都是110。
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他会走哪条道儿一一除非你的终点是二仙桥。
然后把这条跑道的赛道扩大10的17次方倍,结果差不多就是粒子世界中供微粒行进的轨道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没有一颗微粒会永远走一条道儿,但随着观测数据的丰富,科学界却可以根据对应的部分属性来锁定或者排除部分赛道。
比如假设一个运动员的‘属性’是【虔诚的教徒】,那么他必然不可能选择666或者13——前者在圣经中代表撒旦,后者则是背叛和出卖。
又比如一个homo运动员,他走114514的概率就很高了。。。。。
这也是徐云计算出概率轨道的依据。
而在目前的科学界中。
除了开挂之外,计算微粒概率轨道的方式一共有两种:
第一种是电荷密度波。
它是指电子在空间中以周期性密度自组织的状态,其非常特殊。
这玩意儿往往出现在远高于室温并且没有博人传的地方,涉及电荷密度和原子轨道的调制。
这允许与该电荷密度波相关的希格斯玻色子具有额外的分量,即它可能是轴向的,包含角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