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胡叼。。。咳咳,某个知名墙头草到场,他也想不出洗地的切入点啊。。。。。。
毕竟物理学是要讲证据的。
这颗冥王星粒子不同于希格斯粒子,当初希格斯粒子之所以找了无数遍,很大原因在于它没有伴子可循。
但冥王星粒子却不一样。
它和盘古粒子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很多数据都可以通过计算定位出来。
在径迹探测系统的协作下,粒子的簇射过程是可以达到某个精细化的量级的。
虽然这个量级的单位可能是10的好几次方起步,人力看起来有些难处理,但对于超算来说还真不算啥事儿。
所以即便是最差最差的结果,这七家机构中至少也有一家能够找到哪怕一丁点儿的鼓包。
可眼下所有机构的报告尽皆一马平川,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了:
11。4514gev这个量级上,确实不存在任何的未知微粒。
也就是说。。。。。。
铃木厚人的拆台计划,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其实单纯只是以上这点的话,倒不至于让铃木厚人心态发生多大的变化。
毕竟计算失误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还包括了希格斯、特胡夫特甚至威腾等人,他还有这么些伴呢。
此时他真正担忧。。乃至恐惧的是。。。。。。
中科院计算出来的那个数值,不会是真的吧?
虽然923。8gev这个量级非常夸张。
但如果单纯从概率学上进行比较。。。。。。
【11。4514gev量级粒子不存在】发生的概率,是要远小于【923。8gev量级粒子存在】这个事件的。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
不同于日更三万的轻松写意,【钓鱼老日更十万字】与【钓鱼老日更五万字】都是小概率事件。
不过二者相比的话。
前者概率是要小于后者的,也就是前者更不太可能发生。
但一旦前者发生了,那么后者发生的可能性在情感上似乎也就没那么难接受了。
这次的实验就是这么个情况。
所以铃木厚人最担心的是。。。
如果科院真的发现923。8gev量级粒子,那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思来想去。
铃木厚人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在回荡:
封神!
想到这里。
铃木厚人顿时浑身上下一激灵,背后瞬间冒出了一大片冷汗。
当年他曾经亲手封堵上了华夏高能物理的最后一块砖,虽然去年被王贻芳院士带领的大亚湾团队给撬开了个口子,但整堵墙的封锁状态依旧保持着。
可如果今天让中科院既发现了暗物质,又计算出了另一颗伴子。。。。。
那么毫无疑问,这堵墙将会瞬间轰然倒塌。
不行。
绝对不行!
惊惧之下,铃木厚人的脑海飞快的转动了起来。
不能赌概率,那么还有什么盘外招可以阻止科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