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的转运点就是临近的西昌城区,距离基地也就60多公里,所以转运的无人机在功能上就有一个要求了——不需要特别久的续航,但载重量必须要高。
因此魔改版的F-500,便这样应运而生了。
。。。。。。。。。。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
这台F-500无人共轴直升机很快便顺利从车板来到了地面,下方则被固定连接上了重力梯度仪。m。
看着这一机一仪的组合,徐云的目光在兴奋与期待的同时,也有着一丝忧色。
上头曾经说过。
无人机的运载与传统直升机相比,对测量环境的影响要低不少,尤其是在近地情况下。
但另一方面。
这种组合在平衡性能方面,却也必然要远逊色于传统直升机,所以对梯度仪自身的平衡模组要求很高。
在整个重力梯度仪的设计过程中。
测量模组出自徐云之手,黄雨婷的结构设计也符合奖励的图示。
唯独葛同友负责的平衡模组徐云没什么底。
虽然他对于葛同友这样的老航天人心怀敬意,但终究没有与他们在项目上有过接触的经验,心有忧虑实属正常。
不过葛同友并不了解徐云的想法,此时这个退休又被返聘的小老头亲自检查好了最后一个环节,回到李华身边,朝李华点了点头:
“老李,一切正常,可以试飞了。”
李华对他嗯了一声,表示自己明白。
同时翻过手腕,扫了眼手表:
“上午11点17分。。。。小郭,下一次有侦察卫星绕过基地是多久?”
郭子阳从身上取出了一台类似平板的设备,鼓捣了几下,很快说道:
“1小时16分后,WorldView-3会经过我们头顶,2小时11分钟后,Skysat会掠过西昌。”
李华隐隐松了口气,时间倒是充足。
目前大多数卫星绕全球一圈的时间都在90-120分钟左右,不过拍照间隔倒不一定是这个数字。
目前全球精度最高的卫星是海对面的锁眼。。。也就是KH-12,最高分辨率高达0。1m,造价20亿美刀。
这个造价相当于2条055大驱,或者23条山东舰,也是‘观测’咱们的主力卫星。
顺带一提。
咱们国内唯一有能力与KH-12一较高下的机构只有长光所,并且每年都有大量实用成果产出,结果之前长光年科研经费突破33亿华夏币的新闻一出,反倒一堆人在抨击浪费经费,也是相当令人无奈。。。。。
而除了KH-12之外。
每天掠过咱们头顶的‘商用’卫星数量也有不少,尤其是川省这类三线重地。
例如郭子阳提到的WorldView-3卫星,便是隶属于DigitalGlobe公司的侦察卫星,卫星照片分辨率0。3米。
Skysat则隶属于Pla公司,卫星照片分辨率0。5米。
没错。
Pla公司。
就是这家挂着所谓商业遥感的公司,当初公开了毛熊阿斯特拉罕州的阿赫图宾斯克国家试飞中心的照片。
所以很多时候国防事业真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的投入都不小。
视线再回归现实。